如果再這麼審下去,貫高肯定會被活活打死,必須想辦法撬開他的嘴。
這時,一個叫泄公的中大夫站出來說:“我和貫高是同鄉,比較了解他。他是一個講究道義、不肯背棄諾言的人,讓我私下去問問是什麼情況吧。”
劉邦對貫高也比較感興趣,便答應了。
當泄公來到獄中後,貫高因為遍體鱗傷而不能行走,已經奄奄一息了。
都說,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
貫高見泄公來看望自己,眼睛有些濕潤,但沒有落下淚來,因為流淚不是他的風格。
“貫高,你這是何苦啊?如實交待了,不就得了,省得受這皮肉之苦。”
“泄公,你是劉邦的說客嗎?還是不要白費心機了。”
“哪裏,我是奉命來探望你,了解實情的,趙王到底有沒有參與謀刺皇上的事情啊?”
“按照人之常情,誰不愛自己的父母妻子。如今我的三族都要被論罪處死,哪有拿自己親人的性命去換趙王活命的道理。我之所以頑強地活著,隻是想換來趙王的清白,因為趙王確實沒有反心,謀刺皇上的事情都是我們這些人幹的。”
接著,貫高向泄公訴說了他們謀殺皇上的原委和趙王根本不知底細的詳情。
劉邦開始反思,難道自己錯怪張敖了?
這個懦弱的女婿無論怎麼看都不像是刺殺自己的主謀。再說,自己的女兒魯元公主整日以淚洗麵,呂雉也不斷從中斡旋。這些場景每天都在自己麵前上演。
於是,劉邦從輕發落張敖,封他為宣平侯。對於主犯貫高,劉邦也準備赦免他,畢竟這種忠勇之士比較少見。
這件事本可以就這樣塵埃落定了,但貫高聽到這個好消息後卻有另外的想法。他認為:自己之所以麵對酷刑選擇了痛苦地活下來,是為了辯白趙王確實沒有謀反。如今趙王已經被釋放,自己的職責已經完成,死了也沒什麼好遺憾的了。況且自己有謀殺君主的罪名,還有何顏麵活在世上!即使皇上給自己生路,也有愧於心。
於是,貫高帶著微笑割斷了自己的喉嚨,為自己的生命畫上了圓滿的句號。貫高的這種舉動讓人唏噓不已,他生得張揚,死得個性,活有活得理由,死有死的追求,最終把自己打造成了一個罕見的標本。若論極致美,不過如此而已。
劉邦因為“好酒及色”,自從被立為漢王之後,擁有眾多的姬妾是不足為怪的。除了結發妻子呂雉外,他最寵幸的就數戚姬了。
戚姬,名懿,下邳(今江蘇邳州)人,祖籍秦末漢初定陶(今山東定陶),曾隨劉邦征戰四年。她是西漢初年的歌舞家,擅長跳“翹袖折腰”之舞,舞姿優美,嬌軀翩轉,極具韻律美。另外,戚姬還擅長鼓瑟,節奏分明,情感飽滿細膩。劉邦常常不由自主地隨聲唱和,高興時開懷大笑,憂傷時則唏噓不已。
雖然劉邦與呂雉是患難夫妻,呂雉也為劉家犧牲了不少。但劉邦對呂雉的感恩要大於愛,他更喜歡能歌善舞的戚姬,更願意與這位美人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