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卷 第七十五章 老將出馬,一個頂倆(1 / 2)

易立太子的風波暫時就這樣過去了,但每當想到這件事,呂雉都感到後怕。幸虧冒出個周昌,否則還不知道會出什麼亂子呢。必須徹底打消劉邦易立太子的念頭,否則自己就沒有安生日子過了。

哪個重量級的人物能幹成這件事呢?想來想去,能左右劉邦決策的人物就隻有留侯張良了。隻要這個人為太子劉盈說話,劉邦一定會改變對太子劉盈的看法。

但張良在建國後為了明哲保身,不爭名利,不問政事。若想讓他為太子劉盈說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過,為了兒子的將來和自己日後的富貴和權勢,呂雉還是決定走一趟。

呂雉的登門拜訪讓張良犯難了。清官不問家務事,何況是帝王家的事,立一個必然破一個,如果站不好隊的話,必將後患無窮。所以,張良不想蹚這渾水,但呂雉在朝中的勢力不容小覷,也是得罪不起的。

再說,太子之位事關重大,不可輕易更立,大儒叔孫通說得好:“太子天下本,本一搖天下振動。”天下剛剛穩定不久,隻有順應現狀,無為而治,才能穩固漢朝江山。

鑒於一名臣子應該負的責任,他覺得應該攬下這個差事,但是如果麵對麵向劉邦提建議目標太大,如果惹毛了劉邦,自己也不會有什麼好果子吃,所以,他決定當一名幕後推手。

張良的建議是:把“商山四皓”請來為太子助陣。隻要讓皇帝看到這四個老家夥和太子在一起,這事兒基本就算辦妥了。

我們先來看看“商山四皓”是何許人也。

“商山四皓”本來是秦朝的四位博士:東園公唐秉、夏黃公崔廣、綺裏季吳實、甪裏先生周術。秦朝滅亡後,他們隱居在商山(今陝西省丹鳳縣城西)。這四個人都是八十多歲的白胡子老頭,不僅年紀大,而且名聲在外。

劉邦久聞他們的大名,曾請這四位老人出山為官,卻被毫不留情地拒絕了。他們對做官沒什麼興趣,更樂意過清貧安樂的生活,還寫了一首《紫芝歌》以明誌向:

莫莫高山,深穀逶迤。

曄曄紫芝,可以療饑。

唐虞世遠,吾將何歸?

駟馬高蓋,其憂甚大。

富貴之畏人兮,不如貧賤之肆誌。

這樣看來,這四位高人寧願清貧終老一生,也不願意為漢朝效力。劉邦覺得這四個老頭子也沒幾天日子了,既然用武力把他們強製弄下山,也不見得能發揮什麼大的作用,便作罷了。

總的來看,這“商山四皓”見多識廣,是隱居在山林中的世外高人。

呂雉有些犯難了,想當初自己的老公都沒辦成的事情,自己能辦成嗎?

張良笑笑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隻要太子舍得大把花錢, 並親自寫一封謙恭的聘書,用豪華車去接,再派能言善辯的人去請,四個老家夥就不會拒絕了。”(今公誠能無愛金玉璧帛,令太子為書,卑辭安車,因使辯士固請,宜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