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韓信平定齊國時,手握重兵,他沒有想過造反;後來被封楚王,雄踞一方,依舊沒有反意;現在,他被貶淮陰侯,羈留長安,無權無兵,卻產生了強烈的造反念頭。其實,這都是被不厚道的劉老三逼的,韓信不是普通人,不會甘心過這種近乎於軟禁的生活,所以,他要抓住這個機會翻身。
在我們看來,韓信已經錯過了造反的最好時機,在沒兵沒權的情況下造反,勝算的幾率微乎其微,但韓信的忍耐已經到了極限,與其苟活在世上,還不如搏一搏,畢竟大多數的事都有運氣的成分,這次他把籌碼押在了陳豨身上。
再看陳豨,他對韓信的崇拜有點狂熱,馬上表態,“我一定聽從將軍的指教。”
就這樣,陳豨帶著韓信的期望去趙國邊境上任了。
望著陳豨越來越模糊的背影,韓信開心地笑了,他好像在茫茫大海上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似的。但事實證明,陳豨不是韓信的救星,韓信抓住的不過是一根腐朽的爛繩子而已。
不管是誰,手握重兵必然會引起領導的猜疑,即使你曾經和領導的關係很鐵,也架不住流言蜚語的攻擊。如今,走馬上任的陳豨統領著漢帝國最精銳的野戰部隊,自然就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按照常理來說,處於這種風口浪尖,理應踏實做人,低調做事,但偏偏陳豨是個很高調的人。他不僅是韓信的粉絲,也是戰國時四大公子之一信陵君魏無忌的超級粉絲。
魏無忌的愛好是養士,曾號稱“門客三千”。陳豨認為這是很拉風的事情,也效仿起來。
其實,這種事很容易招人猜疑,因為戰國之際,王權衰落,門客是一種特殊的政治勢力。信陵君在關鍵時刻就是依靠侯嬴和朱亥盜取兵符的。如今天下一統,戰亂已休,你養這麼多門客做什麼?陳豨純粹是沒事找事。
一次,陳豨曾休假回鄉路過趙國,趙相國周昌看到陳豨的隨行賓客有一千多輛車子,把邯鄲所有的官舍都住滿了,可謂牛氣衝天。而且陳豨對待賓客用的平民百姓之間的交往禮節,而且總是謙卑恭敬,屈已待人。
陳豨不僅手握重兵,還明目張膽地培養自己的私人勢力,難道他要圖謀不軌?這就不得不讓人懷疑了。
周昌看在眼中,急在心裏,懷著一顆忠誠的心,不遠千裏親自回到長安,當麵向劉邦做了專題彙報,結論是:陳豨有異心,將來可能會反叛。
知人知麵不知心,本以為陳豨是個靠得住的實在人,沒想到心裏卻藏著這麼多壞水。
查,一定要徹查。
於是,劉邦把調查陳豨違紀的是全權交給了周昌處理,周昌也不敢懈怠,暗中安排人進入代郡,搜集陳豨及其門客的犯罪證據。
陳豨手下的門客良莠不齊,三教九流,什麼人都有。趙國發生的大量案件,貪汙受賄、巧取豪奪等等,多少都和陳豨以及他的門客扯上了關係。
不久,周昌便把關於陳豨犯罪的報告交到了劉邦的案頭。劉邦很生氣,準備對陳豨采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