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人雖注重畜牧,但農林業並非全不相宜,內蒙無論矣,即外蒙境內,可耕可林的地方很多。除沙漠高山約占三分之一外,至少有一百餘萬方裏,可供農實之用,況高山亦可造林,沙漠非全不宜農,惟以水利未興,蒙人又在遊牧生活環境中,農業發達極緩。已墾熟之土地,在色楞格河和鄂爾渾河流域一帶,有幾個中小農村,農夫大半是漢人或俄人。西部科布多一帶,雖未開墾,實為一農業區域,以外蒙全麵積算來,已墾之地,不過五千分之一。每年農業物品總量約二二九五○噸,價值四百八十萬托格列克(蒙古元),約合美元一百七十二萬元。
至外蒙森林,多鬆、樅、樺、榆、白楊等,烏梁海最為繁茂,南部沙漠,僅有灌木雜草耳。
二十八日蒙古的物產金礦煤礦最富皮毛最多,蒙古地大物博,並非完全沙漠不毛之地,惟因交通不便,許多物產,知者尚鮮,貨棄於地,未免可惜!茲就各方調查所得者,分別動植礦各物,略誌如下:
(一)動物;
蒙古動物種類繁多,產額亦盛。除家畜駝、馬、牛、羊外,以狐、狼為最多。此外有羚羊、野馬、野驢、野豬、野羊、野貓、熊鹿、貂、狸、栗鼠、黃鼠、旱獺等。大興安嶺山中,多產虎豹。鳥類以鷲鷹為多,鵲、雉、沙雞、子規、雲雀、烏鴉、白鳥、野鴨等,亦不少。爬蟲類不少,中有毒蛇類,為內地所少見。昆蟲多峰虻等。魚類亦有。因蒙俗不食魚,繁殖日盛,圖拉河之魚極多。
(二)植物;
蒙古植物很多,不過隨地而異。北部多森林,產鬆、樅、落葉鬆、白楊、樺、杉、柳等,到處蒼鬱。南部陰山山脈附近,森林亦不少,多產白楊、樺、柳和矮小的檞類。戈壁沙漠一帶,雖樹木較少,然許多地方,灌木叢生,雜草繁茂。此外牧草到處都有,北部及東南部尤盛。內蒙及庫倫以北開墾的地方,農產物亦不少,作物如小麥、馬鈴薯、蓧麥、玉蜀黍、豌豆等。蔬類,如蔥、韭、蒜、菠菜、藥芹、西葫蘆、王瓜、西瓜、茄子、蘿卜、秦椒、百合等。又許多地方有藥材,如大黃、黃芪、甘草等,大黃尤為特產。
(三)礦物;
蒙古礦產很豐富,但無確實調查,許多尚未發現。已知者,興安嶺及阿爾泰山附近有金、銀、銅、鐵等礦。庫倫附近,金礦尤富。庫蘇爾湖附近,有砂金,烏梁海北亦有金礦。惟以上各礦,多為俄人所采掘,庫倫附近的金礦,尤全為俄人經營。此外尚有鄂爾多斯之鐵,喀喇沁之鉛,陰山山脈及阿拉善等地方之石炭、石棉、大理石、花崗岩等。鹽和曹達,更是到處都有。鹽係產自湖中,著名之吉蘭泰鹽池,產額最多。曹達亦產自各地湖中,輸出到內地很盛。又戈壁地方,有一種名瀚海石的美石,可供玩賞。茲將調查所得之外蒙礦產地方,及內蒙已開之礦產種類及坑數,詳記於下。
外蒙礦產地方如下:
(1)在土謝圖汗及車臣汗二部內者:
金礦套來海圖、召莫多、莫圭、博克勒、那林哈拉噶那、伊流老溝、布公台、補克流爾、苦的爾、那林。
鐵礦甘台子(恰克圖東南)煤礦那林湖。
(2)在三音諾顏汗及紮薩克圖汗二部內者:
金礦達什陶公旗、紮木養王旗、固爾固木群王旗、瑪尼公旗、陶保爾濟紮薩克旗。
鐵礦特木爾圖台站(蒙語特木爾即鐵的意思,圖是有的意思)。
煤礦額爾德尼貝子旗。
(3)在科布多境內者:
煤礦紮哈沁旗濟爾路朗、杜爾伯特納米爾。
鉛礦紮哈沁旗寶爾吉。
(4)在唐努烏梁海境內者:
金礦唐努山麓、庫蘇古爾泊附近。
白金礦庫蘇古爾泊東、薩彥嶺附近。
銅礦加達哈拉、烏素。
石墨礦庫蘇古爾泊附近。
石棉礦加達河西岸。
鹽礦達布遜山。
內蒙礦產更多,僅東四盟已開之各礦,共十九種,計二百○三處,分記如下:
金礦五十處水晶三處;
銀鉛礦十四處寶石五處;
金銅礦三處翡翠一處;
鐵礦一處泥炭二處;
石炭八十一處曹達十九處;
石棉六處硝石二處;
行油一處鐵泉三處;
硫磺一處花崗石一處;
螢石一處石灰岩四處;
砂金四處其他礦物一處;
(四)皮毛皮毛為蒙古出產大宗,茲就外蒙所產者,分誌如下:
(1)羊毛;
有抓毛、奎毛、羔羊之別,每年所出約千餘萬斤。分東、西二路,東遂係車臣汗部,西部係烏裏雅蘇台、烏梁海、科布多等處。東路毛粗而短,西路毛細而長,可織細呢。東路毛由張家口入口,西路毛,由歸化城入口。
(2)山羊皮外蒙各部皆有,每年產額約二百餘萬張,每張價值一元上下不等,南部所產者,其色青,皮板厚,西部所產者色淡,東北兩部所產者,其色雖青,而恒帶暗色。
(3)羔子皮外蒙各地皆有,每年所產約二百餘萬張。西部所產者最佳,出產亦多,花樣最好。東南北三部,出數不多,且毛粗而多花毛。
(4)括子即山羊羔皮,各部皆有,亦以西路為最多,每年所產,約百萬張上下。
(5)牛馬皮外蒙各部亦皆有,每年產額約五六十萬張,每張價值約四五元不等。
(6)駱駝絨以西南兩部為最多,東北兩部次之,每年所產約六百餘萬斤。
(7)灰鼠皮產地分東西兩路,每年約出二百餘萬張。
(8)黃狐皮亦分東西兩路,西路所產最多,色黃毛細,品位最高。東路所產,色淡毛粗,品位稍次。
(9)沙狐皮其產地亦分東西兩路,東路貨高,西路次之,每年產額約與黃狐皮同。
(10)猞猁皮此皮俄國產最多,蒙古產較少,每年所出,不過數千張。
(11)貂皮以烏梁海產為最多。
二十九日外蒙國際的關係外蒙與中國的將來外蒙古的國際關係,可說是在矛盾曖昧之中,這完全由於蘇俄外交家手段的巧妙,依然蹈襲帝俄時代“棄名取實”的政策。當民元年蒙古獨立時,有帝俄的《俄蒙協定》,承認其獨立。民四年六月,又有《中蒙俄恰克圖協定》,取消蒙古獨立,恢複中國的宗主權。民十年蒙古共和政府成立後,蘇俄與外蒙訂立《俄蒙條約》,承認蒙古政府為合法政府。民十三年又有《中俄解決懸案大綱協定》,蘇俄承認外蒙完全為中國領土之一部,並尊重在該領土內中國之主權。當時中國力爭取消《俄蒙條約》,加拉罕始終未允,這不是矛盾之至嗎!
又一個獨立國家,其要素固然為土地、人民、主權,但還有一件重要的,是經過國際的承認,否則不是國際群中的一分子。外蒙獨立,雖有完備的憲法,有完密的政治組織,但國際上發生關係,承認他獨立的,始終隻有俄國。其他各國,都沒有發生外交關係,且沒有注意到蒙古問題。有的認蒙古為“世界之秘密國”,無建立外交關係的必要,有的還認蒙古為完全中國領土之一部,不能有外交的關係。依照國際公法,不能認為獨立的國家。按照中俄協定大綱,名義上當然為中國領土,然事實上俄蒙互派使節,依然駐在彼此的京城,這不是暖昧之至嗎?
至中國和外蒙的關係,完全在一種不通聞問,不通消息,不互明了的狀態之下。外蒙國民黨,雖有親華派,然青年黨勢力日大,俄人暗中操縱鼓動,恐終敵不過親俄派的勢力。中國國民黨,雖本著總理的三民主義,扶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然實際上,對外蒙毫未過問,彼此幾斷絕關係。反不如蘇俄天天用著解放弱小民族的口號,在外蒙積極宣傳。並實際在黨的方麵,有完全支配青年黨行動的能力;在政府各機關,遍派顧問,財政外交司法各機關,可說是全在俄人掌握之中;內防處(隔別屋),更完全是俄人的勢力;軍隊由俄人訓練,第一外國語是俄文,帶有宣傳教育。如是蘇俄在外蒙的勢力,已經根深蒂固。所以就法律說,我們不能不認外蒙為中國領土之一部,即各國亦不能不認。但就事實方麵說,外蒙不僅不是中國領土之一部,並不是一個獨立共和國,直是蘇維埃聯邦領土的一部。現在雖有一部分蒙人,與中國國民黨聯絡,但中國革命,尚未完成,軍事未能一時終了,不暇顧及外蒙,坐視蘇俄勢力日進,將來不止事實上成為蘇聯的一部,即名義上,恐亦非中國領土之一部了。
茲將各條約重要之款錄下,可知俄人外交之巧妙與外蒙今日之地位。
一九二一年十一月五日俄國全權多和夫斯基,與蒙古全權叚宗(第一任駐俄大使),在莫斯科簽字之《俄蒙條約》。
第一條蘇維埃聯邦政府,承認蒙古人民政府為蒙古唯一的合法政府。
第二條蒙古人民政府,承認蘇維埃聯邦政府,為俄羅斯唯一的合法政府。
第三條兩締約國負有下列之義務:
(1)兩締約國,無論何方之領土內,不許有以“反抗他方或顛覆其政府為目的之團體及個人”之存在,同時“不許以與他方戰爭為目的之軍隊”,在彼此境內動員或募集義勇兵。
(2)不許直接輸入武器,或允許他國從其領土內通過輸入武器於“締約國直接或間接為戰鬥行為之團體”。
第四條蘇維埃派全權代表駐蒙古首都,派遣領事駐科布多、烏裏雅蘇台、阿魯頓布魯伊克(即恰克圖)及其他之都市。
第五條蒙古人民政府,派遣全權代表駐蘇俄政府之首都,派遣領事於蘇俄政府協定之俄境各地方。
第六條俄蒙間之國境,由兩國政府間特派之委員會劃定之。
第七條彼此締約國國民,居留於締約國他方之領土內,享有最惠國國民之權利與義務。
第八條彼此締約國之司法權,無論關於民事或刑事,在其領土內適用於締約國他一方之國民,但基於文明及人道之原則,兩國皆不得適用肉刑,兩國在執行刑法上之審判及判決,若對於第三國,與以特典時,他特典亦宜自動的,適用於締約國他一方之國民。
第九條由兩締約國之他一方,輸入或輸出之貿易品,宜納法定之關稅,但此等關稅律,不得超過“其他最惠國之民所交納之稅率”。
第十條蘇俄政府……對於前俄國在蒙古境內所設之電信局及電信裝置,無償的讓與蒙古人民政府。
第十一條為增進兩國之文化及經濟的關係計,俄蒙間郵政電信之交換及兩國間電信之解決,皆為重要,兩國對於本問題,宜另訂協定。
第十二條蒙古人民政府,對於在蒙古境內有土地及建築物之俄國人民,宜與以適用於最惠國國民同樣之土地所有權及租借權,但俄國人民,對此宜負擔交納法定租稅及租借稅之義務。
第十三條本條約以俄國文及蒙古文作成二份,從簽訂之日起,發生效力。
一九二四年五月三十一日,加拉罕與顧維鈞在北京訂立的《中俄解決懸案大綱協定》,有兩款關於蒙古問題的。
第二條兩締約國政府,允許本協定簽字後一個月內,舉行會議,商訂一切懸案之詳細辦法,予以施行。
第五條蘇俄政府,承認外蒙古為完全中國領土地之一部分,並尊重對於該領土中國之主權。蘇俄政府,駐在外蒙之軍隊,一俟蒙古撤兵之條件(即撤兵期限及彼此邊界安全辦法)在本協定第二條所定會議中商定後,即由外蒙全部撤退。但會議至今未開,蒙古問題,依然是未解決的懸案。三十日專賣酒店的擁擠遊俄證明書與保護券,早起,陳希文君拿來赴俄證明書和保護券,說是蘇聯使館昨晚送來的,按赴俄須在中國領得護保,今由庫倫往莫斯科,故發“證明書”,等於護照。其文如下:
為發給證明事茲有中華民國人馬鶴天前往蘇聯共和國經本署查核屬實相應發給證明書一紙請沿途文武官吏查驗放行照料一切,本證明書由本大使簽字蓋章、有效期間自發照之日起至五月一日止,又特別送“保護券”一紙,即免驗書,可說是特別優待。原文如下:
為發給保護券事茲有中國甘肅省教育廳廳長馬鶴天君前往蘇聯共和國參觀所有馬君行李等件過境時應予免驗放行為此發給保護券一紙以便邊關查驗,本保護券由本大使簽字蓋章,靜候月餘之遊俄護照。業已領得,並發保護券,可說是“喜出望外”。
本日為星期日,下午到街上購物,因舊曆年關已屆,較平常星期特別熱鬧,至小店前,男女擁擠,人聲鼎沸,不知何故。遠望門內,有木棚出者,人手一瓶,詢問行人,始知為政府所設的專賣酒店。因蒙人嗜酒,政府不能完全禁止,乃用此限製辦法。現在年關,隻餘三日,家家須飲年酒,但全庫倫僅有兩店,每人隻許自購一瓶,故人人爭先恐後。足征蒙人之嗜酒成性,亦足知外蒙政府對國民健康之注意。
三十一日麵包以外百物貴貂帽一頂價百元,上午出外購物,準備赴俄用品,食物買麵包、牛油。麵包有一種圈形的,大如中國婦女之手鐲,每斤蒙幣三角,比較他物,可謂價最低廉。因麵包為俄國輸出大宗,運至庫倫甚便,故價較廉。他物則極昂貴,如一鐵瓷茶壺,價至三元五角,因係西伯利亞火車中必要之物,隻得照買。長筒皮靴一雙,價三十二元,因大昂,買絨製的,價十七元。辦公處郝君,買皮手套一雙,外皮內毛,價六元。
下午至公興號買物,遇內防處包君(內蒙人),買貂皮帽,僅皮價八十元,據說手工需五元,緞麵等在外,合計近百元。蒙人無論貴賤男女,少講究美帽,多者百數十元,少者十元或數十元。現值舊曆年關,人人預備美帽一頂,價較平時更昂。
二月一日蒙古護照之迅速俄禁綢緞蒙禁華幣,上午赴內防處領蒙古護照,見處長,詳詢中國革命進展情形,略舉所知以答。告以急需赴俄,請其速發護照。立命主管人員照辦,須臾送來,可知外蒙各機關辦事之迅速。原文如下:
蒙古國民政府內防處為發給護照事今有中國革命軍代表陳繼淹谘開國民軍派來代表馬鶴天有要事通過阿魯頓布魯伊克(即恰克圖)至蘇聯國請發給護照茲由本處照發期限十日該員過境時查驗攜帶行李應即放行勿得留難護照即留由阿魯頓布魯伊克內防分處呈送本處為要為此發給蓋印護照,蒙古民國十七年二月一日第八號,內防處長簽字、領護照後,已近十二時,至外交科擬領前被搜去的日記等物,已無一人。下午複去,仍無人,因明日係中國舊曆元旦,多上街買物。
晚,俄人某君,送來兩包東西,托我帶至莫斯科。問是何物,漫答禮品,從外按摸,似為綢緞。據聞俄禁綢緞入口,查出充公並罰洋,此次因我有保護券,所攜行李,到處免驗,故托攜帶,亦未可知。又外蒙禁止中國現洋出境,查出重罰,友人令我注意。
二日中國舊曆元旦五日內禁煙不禁賭,國民軍辦事處,循俗預備酒菜,煮水餃。蒙古普通人,亦於本日休息。惟外蒙政府,按蒙古舊曆放假,本日尚辦半日公。上午再赴內防處領取前被搜去之物,據說物在三音諾顏汗部,已去電報,但尚未得複,不知是否在部,抑在途中遺失,可謂遁詞。因我們到庫已四十餘日,去領數次,依然不得要領,必係不願發還,不然,何至辦事遲緩如是。
下午赴街上遊覽,看看中國商人在庫倫過陰曆年情形。各商號都貼紅紙對聯,與內地同,聯詞亦多普通商店所用之文,與內地同。但亦有切合在蒙地營商者,如一家寫“對燭三更夢”,“辭家萬裏人”,“是他鄉客”,“作異地人”,令人動鄉國之念。又一家寫“國民開商戰”,“同胞挽利權”,尚有國家觀念,他一家似套此聯,而略改數字的,為“國民開商棧”,“同胞共和業”,半通不通,讀之可笑。又各小店,非玻璃窗者,多於紙內貼五色紙人,亦頗美觀。
外蒙政府,禁止放炮,故無一家放炮的。外蒙政府各機關,休息五日,在這五日內,除吃鴉片、押寶外,一切不禁。如打麻雀、鬥紙牌等等,都在非正式許可之中。
下午到同鄉大盛魁商號去看,見院中供天地牌位,獻一整羊,室內供財神關帝,也獻種種食物。號夥數人,正在那裏打麻雀。大盛魁在外蒙革命前,為蒙古第一商號,資本約三千萬元,到處有分號。其掌櫃到各地時,蒙人迎送數十裏。革命後,共和政府令全蒙各地,凡欠大盛魁債者,一律不許償還,總計欠債約百萬元。故現在各地商號,一律停止售貨,隻暗中做借債事業,類於票號,號夥十數人,皆山西人,依然有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