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由庫倫至布裏雅特蒙古(1 / 3)

十二日五次改期始就道東停西止又誤時,早十時,汽車果來,計改期已五次,真所謂“千呼萬喚始出來”,但不知“猶抱琵琶半遮麵”否。急登車行,乃至數處裝行李,約誤一小時,至總稅務處驗票,並正式束捆行李(未驗前不能束捆),又約一小時。正擬開行,車又發生毛病,修理重修理,複誤一小時半,始正式開行,已下午二時許矣。行不一小時,車後輪忽放炮,急易新輪,費數十分鍾始行。約一小時入山中,有牛車相值,急避道,不意道左有坑,為隆雪積平,不可辨,車竟陷入,人幾顛覆。同下車,用鍁斧斫地,凍堅不可破,拾許多石子填入,又不成,填以木板,仍不動,車夫不得已,破煤油木箱,填入輪下,坐客全體推曳,輪始出,約費二小時,已入晚矣。不久又陷雪中,幸人下車即出。複前行,遇牛馬車運木,一連百數十車,不敢不避,隻好停車待過,約二十分始過盡。再前行,四麵山中,鬆林密布,可知外蒙的北部,森林甚多。

九時半,始抵站,有一客棧,似中國車馬大店。外麵鬆牆,院中可放車馬,有布裏雅特車無數,都滿載貨物。入室,有滿間大木床,亦似中國北部客店中的大土床,可臥六七人。既困且餓,急出麵包、香腸,店中備有茶水,以飲以食。室內設備雖極簡陋,卻應有盡有,如洗麵處、飲水處、懸衣處、爐火、茶具等俱全。房費每人五角,尚不算貴。

十三日俄客店老女當爐午夜抵買賣城,早九時行,路平雪少,車行甚快。但依然行山中,忽上忽下,忽低忽高。道經一處,有屋十餘間,似華人種田者所居。沿途循電杆行,鬆林甚茂,葉尚青綠,不似杭愛山之有落葉者。

下午二時許,抵一俄人客店,係以老夫開設。有二老女,跣足帶銀耳環,照料茶水爐火。同行俄人,吃所備俄國菜飯,我仍食麵包、香腸。三時半行,途中皮輪連裂三次,各修理一小時許,始行。抵買賣城時,已夜十二時矣。距庫倫共四百八十裏。宿俄人客棧,清潔美麗,鐵床、電燈、枕毯等,無不備俱,每人房金三元五角。

十四日買賣城——兵卡華商內防處恰克圖——公園街市電影,早起,外出遊覽,聞鍾聲,望見一教堂,建築壯麗,步行去參觀。忽被一守卡的蒙兵追還。索文照,其勢洶洶,出示蒙俄證書,不理,荷槍實彈,送我至蒙古內防分處。譯者來,始知其地為蒙俄交界處,教堂在恰克圖,為俄境,過蒙古兵守卡處,即出蒙古境,須有出境文照,偷過者犯法重懲。告以係國民軍代表,初來此地,欲參觀教堂,並無他種情形,始釋放。留證書,換照。未幾,同行之俄人,亦來驗證書,換照。各出蒙幣三角,給一紙。

按恰克圖原包買賣城而言,為中俄分界。清康熙六十年,與俄國立約,定為陸路通商埠。雍正五年複立約定界,將舊市街全部劃入俄界,我國商民,乃別築新市街於其南,於是兩國市街相連。屬俄者俗呼後營子,屬中者俗呼買賣城,而皆名恰克圖,故初至者每誤越界。

內防分處之樓下,即郵政電報局。其南不數十步,有白牆綠頂的二層樓屋,是蒙古銀行。其對方黃牆紅頂的二層樓屋,是國民黨部和俱樂部。西街多中國商人,僅一二十家。據說:從前有數百家,蒙古革命時,全燒毀,僅餘一關帝廟,現在廟的附近,一片荒涼,痕跡猶存。近年因蒙俄兩方稅都加重,此交界地,又易犯法。日前有一華商,因二十四個婦人用頭梳,漏稅偷渡被查出,拘禁其人,並停止其商業。華商益畏懼,從此更有減無增。但中國工人,尚有千數百人。

十一時許,乘車至蒙古稅局,有車無數,我們的車,因蘇俄領事館派一人交涉,免驗放行。經蒙古兵卡處,一一驗照,始放車行。不數百步,又至蘇俄兵卡處,一兵偕行,至一兵卡處,驗證明書,蓋章始放行。又至蘇俄稅關,門高四丈許,車開入院內,行李一一解卸,我因有免驗照,未查驗。同行數人的行李,全被詳驗。凡護照證書,一一蓋章。待驗畢,已下午一時了。

再登車行,經俄人義塚地,各式墳墓,以千百計。約二三裏,至恰克圖。宿俄國一大旅館。時僅三時半,因出外遊覽。北行有一公園,有露天講演台,有電影場,有運動場,樹木千數百株。後有小學校,周圍樹木數百株,街上亦綠楊夾道。恰克圖與買賣城相連,卻別有天地。一則毫無樹木,一則樹林蔭翳。可知非天然之別,實人力之異。恰克圖三麵皆山,鬆林密茂,房屋多建山中,華商十餘家,僅數百人。據說:從前有數千人,多以苦工生活。自俄國革命後,大小工業停頓,遂至無法生活。現在留此者,大半娶俄婦。我到一華商雜貨鋪,買信封十個,用帝俄時的報紙包裹。回棧後,同行者見之,上有一像,說是反革命著名之一人,此報如帶至莫斯科,查出時有槍斃之罪,急投在火爐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