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疚情緒,是體內一種“悄悄的小聲音”對你說的結果。那種“悄悄的小聲音”就是你的良心。內疚情緒並非隻存在於個別人的體內。事實表明:不論你的本質是好還是壞,隻要你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你都會時不時體驗到內疚情緒,尋覓到它的蹤跡。
在某種程度上,內疚情緒的存在並非壞事。它配合著積極的心態會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內疚情緒可以促使你進行第二次思考,甚至能激勵有德行的人產生美好的思想和行動。但是,並非所有的內疚情緒都能夠產生良好的結果。當一個人有了內疚情緒,而又不用積極的心態去排除它,其結果往往是極為有害的。
偉大的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說:我們的工作進展得愈遠,以及我們對神經病患者精神生活的認識和研究愈深,我們就愈清楚地感覺到,兩個新因素迫使我們最密切地注意到,它們就是抵抗的來源……這兩個新因素,都能包括在‘我需要得病’或‘我需要受苦’的表述中……這兩個新因素就是內疚感或犯罪的覺悟……”
弗洛伊德是正確的。因為內疚情緒常常會像惡魔一樣,誘導你去毀滅自己的性命,毀壞自己的身體,摧殘自己的精神,或者用其他方法殘害自己,以贖清所犯下的罪過。
當然,在人類文明日益提高的今天,內疚情緒直接殘害個人身心的例子已不多見,然而不容否認的是,由內疚情緒引發的下意識心理依然潛伏在人的內心深處,並時不時出來操縱你的思想和行為。
下意識心理能像有意識心理一樣,有效地運用它自身的力量。如果你不能用積極的心態去除自己的內疚情緒,下意識心理就能把你纏結得愈來愈緊,最終,引起一些自我傷害的行為。
有個青年人在一次正當防衛中,失手打死了一個酒後無理取鬧的人。雖然他明白自己並沒有錯,可他一想到醉鬼撇下的孤兒寡母,便覺得自己罪大惡極。內疚情緒更像毒蛇一樣吞噬著他的身心。背負著“良心的譴責”青年人整日鬱鬱寡歡,不到3年,他便不堪折磨,撒手人寰了。
麵對可怕的內疚情緒陷阱,你必須學會克服,給自己以走出內疚陰影的勇氣和信心,如此才不會導致心理上的僵化和變異。不然,你就會像脊柱出了問題的駝背人,永遠無法挺起胸膛麵對世界,甚至會像正當防衛的青年人那樣,以命抵命。
安迪還在大學讀書時,偷了別人9274美元乘飛機前往佛羅裏達州,不久,他又持槍搶劫,被抓獲投入監獄。不久他獲大赦出獄,參加了軍隊。然而,即使在軍隊中,安迪也仍然屢犯“偷竊”的老毛病。就這樣,安迪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滑下去,但他作案愈久,就愈感到內疚。開始安迪還沒有自覺地感到更多的內疚,因為他犯罪的自覺意識變得遲鈍了,但是他的下意識心理卻在積累著內疚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