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淨山三大古寺佛教文物考(1 / 3)

梵淨山三大古寺佛教文物考

金波

前言

梵淨山位於貴州省東北部的銅仁地區印江、鬆桃、江口三縣交界處,是雲貴高原向湘西丘陵過渡地區同時也是武陵山脈的主峰。明清以來,梵淨山成為了一大佛教名山,隨著各種考古資料的發現,越來越能夠有力地支撐梵淨山作為第五大佛教名山以及彌勒道場的論斷。梵淨山總麵積567平方公裏,最高海拔2572米,曆代所建的寺廟百餘座,其中,明清兩次敕封修建4大皇寺,48大腳庵,使梵淨山成為馳名全國的佛教名山。

根據貴州大學中國文化書院張明老師在《梵淨山佛教源流考》論述:梵淨山載於史籍,始於漢代。兩漢時期,梵淨山稱“三山穀”,因其三座主峰高聳,為沅江支遊辰水發源而得名。故《漢書·地理誌》雲:“武陵郡辰陽縣……三山穀,辰水所出。”兩漢時期,梵淨山屬“武陵郡”,是武陵“五溪”之一“辰水”(今錦江)的源頭。辰水向東經辰陽(今麻陽縣)注入沅江,辰水河穀地帶是當時出入貴州的孔道。今辰水流域內的鬆桃、麻陽等地均發現漢代墓群,足見漢代梵淨山地區已經有一定開發。而且東漢馬援將軍征討“五溪蠻”,朝廷也理當關注此地,故中原人士已知該山為辰水發源。“三山穀”沿用至南北朝時期,北魏酈道元《水經注》雲:“沅水又經辰陽縣南,東合辰水,水出三山穀。”張明老師指出,梵淨山是貴州曆史上最悠久的曆史文化名山,不僅具有兩千多年傳統文化底蘊,而且具有一千多年佛教傳承曆史。明清時期,梵淨山兩次敕封加冕,形成4大皇寺、48大腳庵、五方朝山道路的格局,為梵淨山成為中國著名的彌勒菩薩道場奠定了基礎。

一、印江縣西岩寺[北宋乾德三年(965)]

據《四庫全書·史部·貴州通誌》卷十:西岩寺,在印江縣城西五裏,甲山寨下,宋時古刹,後圮。明嘉靖間重修,毀於兵。國朝康熙十九年複建,紆曲而上,宏敞高曠,巨石壁立,林木蔥蒨。下有敲梆岩,以石擊之,聲如梆然。《四庫全書·史部·大清一統誌》卷三百九十六載:西岩寺,在印江縣西五裏,宋時建,明嘉靖重修。

西岩寺位於印江縣城甲山村,是梵淨山核心地區最早的寺廟。現在仍保存有清代高僧臨濟第三十五世廣超和尚墓塔和民國時期重修摩崖一方。據印江縣文管所所長魏小鬆介紹,在西岩寺山腳原有古代摩崖多處,可惜因民國時期修築印江至德江公路而被破壞。但在西岩寺隔河相對的李家邊一村民庭院中,還保存有民國二十一年(1932)重修西岩寺的石碑三塊。經實地考察,其中一塊石碑明確記載西岩寺是宋元時期的古廟,這與《思南府誌》、《印江縣誌》所記載的西岩始建於北宋乾德三年(965)相印證。這一重大發現將梵淨山佛教曆史從已知的明代向前推到了北宋初年,梵淨山佛教曆史因而也從四五百年前延伸到了一千多年之前。

此外,在印江縣民族陳列館還珍藏一塊“西岩仙跡”古匾,是西岩寺流傳下來的宋代文物。整塊雜木,左端朽殘,滄桑厚重,傳遞出悠久的曆史信息。西岩寺古碑、古匾不僅證明西岩寺是當之無愧的梵淨山祖庭,而且證明梵淨山作為一座貴州著名的千年佛教名山,的確實至名隨。

二、印江天慶寺(明代)

天慶寺,位於印江縣建廠鄉金廠村,大約建於明代,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明神宗賜封為皇庵。清康熙十二年(1673)第二次敕封。現存天慶寺有房屋四間,天井由大石板鋪就,經過與銅仁政協龍雲清處長共同測量,總麵積為23.1米﹡8.5米=196.35平方米,其中長度最長的一塊石板長8.2米、寬2.1米,麵積17.22平方米,麵積最大的一塊長6.7米、寬2.6米,麵積17.42平方米。傳說這些石料都是韋陀率天上六丁六甲神將從開采工地上運來的。可見天慶寺當年在梵淨山佛教中的地位。

在印江縣民政局楊再榮老先生的筆記本上,考察組還看到了楊老先生轉抄於李新茗先生《大清康熙帝敕封天慶寺皇庵文》抄本,經整理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