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新疆輪廓(1 / 2)

新疆位吾國西北極邊,介於中亞細亞與蒙古高原之間,外依蔥嶺,內捍長城,東南連甘肅、青海,南通西藏,東北接外蒙,西南界印度、阿富汗,西北臨蘇聯之西伯利亞、中亞細亞。東西廣凡三千七百餘裏,南北袤可三千裏。麵積約五百五十六萬三千四百方裏,幅員龐大為全國各行省冠。大於東北約一倍,大於江蘇十四倍,大於浙江十五倍,合而言之,宜抵內地十八行省麵積三分之一。地當北緯三十五度與五十度之間,東經七十五度至九十五度之間。然幅員之廣如此,人口僅有四百萬眾,不及上海一隅之地。

新疆地勢既遼闊,交通又極困難,國人遂目為絕漠荒原,相率裹足。實則蘊藏之富,氣候之美,有出人意表者。蓋其地雖遼隔海洋,幾完全屬於大陸性,但以天山橫貫,將全省分成二段:天山之北,寒勢較烈;山南向陽所在,則氣候溫美,四時略同,全年青翠,花果繽紛,雖江南莫可與京。

境內山脈均自蔥嶺來,其分支行經省內者,有天山、昆侖、阿爾泰諸山脈,分述如下:

天山脈

天山又名雪山,以其終年積雪故名。漢書班超傳注:“西域有白山,終歲有雪,亦名雪山”蓋即指此。是脈由蔥嶺迤邐向東北行,繞阿克蘇、烏什、庫車之背,達於伊犁,乃折而經迪化之南,鄯善之北,直奔鎮西,止於哈密之東,全長凡三千裏,橫貫本省,故新疆有南北路之稱,山行起伏蜿蜒,氣勢磅礴,為宇宙間偉大奇觀。其間峰巒往往突入天際,最大者,為汗騰格裏山,高達一萬二千餘公尺【1】,即天山極高點也。

昆侖山脈

自蔥嶺東南行經印度喀什米爾之北部,折入新疆之南,以迄西藏邊境,是即昆侖山脈也。東折為察察嶺,橫障於新疆,西藏境上,再東為托古茲達板(蒙古人呼山為達板),一名冷嶺,逶迤入新疆之南部,是為本省之主幹。至青海界上,合為勒科爾烏蘭達布遜山。由此分為二支:一支西北行,為阿勒騰塔格嶺,又名阿爾金山,折東為阿斯騰塔格山,接甘肅青海界上之祁連山脈;其一則東走入青海,為巴顏喀喇山脈,更南入青海至西藏界上為唐古喇山脈。

阿爾泰山脈

一名阿勒壇,又作阿爾坦,蒙古語呼金為“阿爾坦”,故亦名金山。自天山之珠勒都斯山分支西北行,出博羅塔拉,折東而北,經塔爾巴哈台,循額爾齊斯河東南行入蒙古境,其間主幹崛起,連綿不絕。

本省高原為天山山脈與昆侖山脈合抱而成,群山如環,地勢高峻,河道雖於外流。除北部之額爾齊斯河,西流經蘇聯境,北達注於北冰洋外,基餘各水,大抵止於境內,流者為河,瀦者為湖泊。河之大者,天山北路有伊犁河、額爾齊斯河,南路有塔裏木河。

伊犁河

此為天山北路之大川,有二源:上源為崆吉斯河,源出焉耆西北山中;一曰特克斯河,源出汗騰格裏山北麓,合而西流,複與哈什河相連合,西經霍爾果斯,入蘇聯境之巴勒哈什湖。全長一千四百餘裏,支流甚多,渠水縱橫,甚富灌溉之利。上遊可運木筏,下遊利於舟楫。

額爾齊斯河

為阿爾泰西一大河,源出阿爾泰山南麓,彙克林河、布爾津河、哈拉斯河、哈巴河、阿勒克別克河,西北流入於蘇聯境之齋桑淖爾;複西北會額畢河,注於北冰洋。此為本省河流出口之僅有者。

塔裏木河

此河為葉爾羌河、阿克蘇河、和闐河、烏蘭烏蘇河,四大河流彙合而成,為南疆第一大川。自和闐戈壁之北經羅布淖爾與渭幹河相彙,全長三千六百餘裏。天山南路殷富之縣,肥沃之區,多在其沿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