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電視購物市場分析。

一、台灣地區電視購物的市場發展過程與現狀。

1992年,“無線快買電視頻道”為台灣地區有史以來的第一個電視購物頻道,隔年營收即達新台幣1.2億元,至1998年更創下50億新台幣以上的營收(資料來源:台灣地區《中國時報》1998年4月8日),之後,陸續有其他業者進入電視購物產業,但販售商品多以美容、豐胸或是增高藥品為主,各業者之間商品重複率高、節目品質粗糙,加上商品療效誇大,時常引發消費糾紛。然而,其每年營業額仍可維持在新台幣50~100億元間,顯示出台灣地區電視購物的市場潛力。

針對早期電視購物的商品,台灣地區於2000年正式通過《食品衛生管理法》,直接影響電視購物所販售的商品販售限製,相對也提高了經營電視購物的門檻。EHS東森購物以專業企業化的經營管理,成立專屬電視購物頻道,以嶄新的呈現方式,一改過去電視購物頻道畫質粗糙和商品品質低劣的負麵形象,開啟了電視購物的新紀元。龐大的市場商機,吸引各家業者競相投入,以下就台灣地區各家電視購物業者做一概述:

EHS東森購物。

EHS東森購物是率先以專業模式進入電視購物市場的業者,成立於1999年8月11日,並在同年12月21日正式首播。

目前共有五個電視購物頻道,東森購物除了以電視為銷售平台外,同時也整合購物指南(東森購物指南)、互聯網(ETMall)和行動裝置等媒體平台,形成一個完整無店鋪購物通路網絡,並開設自營DeMon保養品牌的實體店鋪。

截至目前,台灣地區東森購物頻道的會員數達520萬人。2008年彙亞資金管理有限公司入主東森購物之後,其目標積極開拓中國大陸電視購物市場版圖,企圖打造華人世界第一個購物王國。

富邦momo購物台。

成立於2004年9月,由富邦金融業投資成立,並與韓國電視購物業者Woori(Woori於2007年更名為LOTTEHomeShopping)進行技術合作交流,目前已開設momo一台、momo二台和momo三台,會員數達300萬人以上,除了電視通路外,該公司亦開拓互聯網(momoshop)、購物指南等虛擬通路,並將觸角延伸至實體通路,在2008年1月開設momo藥妝連鎖店,2010年10月開始經營momo百貨公司,以多元化通道觸及消費者。

ViVaTV中購媒體科技公司於2005年1月開設電視購物頻道,並命名為“VivaTV”,除經營電視通道外,同時也經營互聯網與平麵雜誌(ViVaTV美好生活誌),主要營運商品以食品和日常生活用品為主。截至2008年,會員人數達130萬人,2009年3月,ViVaTV成為日本三井產業的子公司,該年營收達新台幣60億元。該公司正積極籌備第二台開設的計劃。

森森百貨森森百貨公司新台幣4億元,於2009年11月2日成立U-life電視購物頻道,並於2010年1月1日試播,營運策略以電視為主,輔以互聯網和購物指南的電視購物平台,目前也與中國大陸電視購物業者進行合作布局。

綜觀以上台灣地區電視購物的發展,可發現電視購物業者相當積極投入互聯網和購物指南或行動裝置等無店鋪的銷售通路。

根據台灣地區經濟部統計處資料,2009年台灣地區零售業營業額年增率為1.59%;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無店鋪零售業”的年增長率卻高達10.05%,顯示電視購物業者的無店鋪零售的交易模式已逐漸為消費者所接受。

此外,EHS東森購物與富邦momo購物台也開設實體通路,企圖從虛擬店鋪延伸到實體店鋪,透過多元通道,達到觸及消費者極大化。

根據台灣地區的《工商時報》(2010年6月22日)報導,2011年台灣地區電視購物成長率將上看五成,顯示台灣地區電視購物市場仍有成長空間。再者,EHS東森購物、富邦momo和U-life積極將市場拓展到中國大陸地區,電視購物業者西進中國大陸成為一種趨勢。

中國大陸電視購物市場需求,為何能吸引台灣地區業者大舉轉移目標?

以下將針對中國大陸市場發展概況與未來發展進行討論。

二、中國大陸電視購物的市場發展過程與現狀。

珠江電視台於1992年率先推出電視直銷節目。1995年,北京電視台BTV成為中國大陸第一家電視購物業者。順應當代中國大陸求快求方便的生活方式潮流,短短幾年內,開設電視購物節目的電視台業者高達數百家,銷售規模達人民幣幾十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