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30以後靠人脈賺錢(1)(1 / 3)

哈佛大學為了解人際能力對一個人的成就所扮演的角色,曾經針對貝爾實驗室(Bell Lab)頂尖研究員做過調查。他們發現,被大家認同的傑出人才,專業能力往往不是重點,關鍵在於“頂尖人才會采用不同的人際策略,這些人會多花時間與那些在關鍵時刻可能有幫助的人培養良好的關係,在麵臨問題或危機時便容易化險為夷”。

剛大學畢業的人是憑著勤奮、敬業、肯被剝削才能被器重,並擁有機會做大一點的事情,而工作幾年以後如果仍然被人尊重,絕不是因為能夠像20歲的毛頭小子那樣加班熬夜,或者能陪人喝下兩斤白酒,也不是因為他一個人能當兩個人用,而是因為他通過工作以來所建立的人脈和交際圈子。每個人的體能會下降,知識也會落伍,唯一增長的就是人脈。

若將一個人30年的事業生涯分成三個階段,第一個10年的重點應在於培養專業。年輕人在這個時間,並不需要刻意把重心花在建立關係上,而是利用每一次把事做好的機會,附帶建立人脈。第二個10年是專業與人脈並重的階段。這時,除了靠工作上的往來建立人脈,也可以發展出私人的社交圈。在事業生涯的最後10年,人脈關係將優於專業,因為專業的部分會有你的下屬幫你完成,而你的人脈關係也就是能為這些專業升值的地方。 “三十歲以前靠專業賺錢,三十歲以後拿人脈賺錢。”這句話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人脈就是金礦

每個人都有一座等待你去挖掘的金礦,豐富的人脈網絡就是你的這座金礦,而你從中多發掘一個朋友就會為自己多帶來一條財路。隻要你善於開發,每一個人都會成為你的金礦。

多結交一個朋友,必定可以多為你帶來一個財富機會,所以千萬不要忽視和放棄與周圍每一個人建立好人脈的大好機會。你所認識的每一一個人都有可能成為你生命中的貴人,成為你事業中重要的支撐。我們先看下麵的一個例子:

以前,每遇到同學聚會、朋友結婚之類的,楊某都很積極地參加。但現在楊某卻因為長期派駐外地而很少參加了。但這次一個舊同事的婚禮搞得大張旗鼓,雖然楊某和這位結婚的同事隻是偶然謀過麵,但是懷念以前的公司,也想見一見老同事,於是楊某還是參加了,畢竟,用禮金換來和老朋友的一聚也是件高興的事情。赴宴的前一天,楊某家裏還出了點事情,當時有些想放棄,但是已經應承的事情還是最好信守諾言。到了婚禮現場,有一點點失望,好幾個答應要來的同事都沒出現。但是宴席上碰到一個剛回國的前同事,正在找工作,而楊某那時的公司也正在招人,於是相互留下聯係地址。之後,這位前同事順利通過麵試,又成為了楊某的同事。他入職半年後,楊某收到了推薦獎金,六千多元,而這推薦獎來源於那次婚禮,但那次婚禮,楊某隻是付出了禮金兩百元而已。

一個人的成長、發展、成功、成才都是在人際交往中完成的,甚至一個人的喜怒哀樂也都與他的人脈關係息息相關。沒有人際交往人們不知道會麵臨什麼樣的遭遇,沒有人際交往又何談家庭、社會和國家,更談不上個人的“錢途”和發展了。

莫洛擔任美國摩根銀行股東兼總經理的時候,年薪高達一百萬美元,後又擔任了美國駐墨西哥大使,一時在美國聲名鵲起。但最初僅僅是一名法庭書記員的莫洛,後來緣何有如此驚人的成就呢?莫洛一生中最大的轉折點,就是他被摩根銀行的董事們看中,被推上摩根銀行總經理的寶座,一躍成為全美商業巨子。據說,摩根銀行的董事們選擇莫洛擔當此重任,不僅是因為他在企業界享有盛名,更因為他在企業界和政府官員中具有好人脈。

人脈越寬,路子越寬;朋友越多,賺錢的機會自然也就越多。幾千年來,這已經被無數的經驗和教訓所驗證。一個優秀的人,往往能影響他身邊的人,能接受他們,使自己與他們之間的關係更好。好人脈是成大事者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我們挖掘人生金礦的必經之路!

人脈是一種可再生資源

一個小國的國君,他要出門到遠方去。臨行前,他把自己身邊的三位信臣召集起來,按照各人的才幹,給他們一些銀子。後來,國王回國了,就把大臣叫到身邊,了解他們經商的情況。

第一個大臣說:“主人,你交給我;5000兩銀子,我巳用它賺了4000兩。”

國王聽了很高興,讚賞地說:“好,你既然在賺錢的事上對我很忠誠,又這樣有才能,我要把許多事派給你管理。”

第二個大臣接著說:“主人,你交給我1 500兩銀子,我巳用它賺了1 500兩。”

國王也很高興,讚賞這個大臣說:“我可以把一些事交給你管理。”

第三個大臣來到主人麵前,打開包得整整齊齊的手絹說:“尊敬的主人,看哪,您的500兩銀子還在這裏。我把它埋在地裏,聽說您回來,我就把它挖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