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你有許多次走出國門的機會,我想你也有和我同樣的感覺。那就是,沒有什麼比身在國外一個人也不認識的感覺更空虛、更無聊了。
你獨自一個人走在國外的土地上,卻沒有一個人可以幫助你體驗這個國家真正的文化,沒有人邀你到他們家,讓你看看他們的實際生活,這是非常糟糕的事。
那麼,如何才能擁有一個國際性的人脈呢?
第一,參加國際性的旅行團隊。在旅行中,如果你不知如何去認識他,你不妨問一句:“你常旅行嗎?”會發現大多數人都喜歡談他們的旅行經驗,於是便能很快為你開啟一個全新的世界。
第二,可從外文圖書館或你的股票交易員那兒取得。在這些地方你可以認識到非常真誠的朋友。
第三,附近的大學。你可以找到與全世界最有廣泛聯係的學校或係所。
第四,如果你正在就學,國際學生組織是最佳的起點。
人脈可以帶給你全新的經驗及知識
筆者有一位朋友,從事推廣和銷售綠色營養食品,他為這個行業服務了8年時間,而且一直孜孜不倦,並以此為榮。8年的工作經驗使他成為優秀的營養師和生活教練。筆者因為與他相處的時間多,常常會聽到他有關營養學和養生之道的高論,潛移默化當中,筆者也學會了許多營養平衡和維護身體健康方麵的知識。試想,如果沒有這位朋友,以筆者自己本身的專業,一輩子也不知道這方麵的知識或經驗。
人脈是你牆上的一麵鏡子
“人脈資源”的第一層意義,便是從人與人的交往中學習。從人脈資源中獲得一種“人生資源”。在與人交往中,我們可以學到以下三種東西:
他人讓你更了解自己
一般人都愛犯一個毛病,就是自以為最了解自己。事實上,我們對自己的所知極為有限,幾乎無法具體地描述自己的個性、能力、長處和短處。當你以為“這就是真正的自己”時,通常隻看到“有意識的自我”和“行動的自我”,而這些都隻是自我的一部分而已。
我們很難掌握自己,惟一的辦法隻有拿自己與周圍的人比較,或者從人的交往中逐漸看清楚別人眼中的自己,有時候必須在多次受到長輩的斥責和朋友的規勸之後,才能恍然大悟,掌握到真實的自我。“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除非有別人作為鏡子,否則你永遠不會知道自己是什麼德性。
他人讓你更了解社會
我們習慣於從日常生活中了解這個社會,別人的生活經驗、書報雜誌和傳播媒介也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社會。可是從生活體驗中捕捉到的社會畢竟太狹窄了,就如“井蛙窺天”一樣,使我們難以做出準確的判斷。報紙和其他傳播媒體所提供的也隻不過是一張“地圖”,光靠這張地圖,當然更掌握不到活生生的現實。像這樣經由偏狹的個人經驗塑造出來的世界觀,都可能隨著人脈資源的擴大,才慢慢得到修正。
我們都記得從學校剛畢業時,常常聽到父母師長訓勉我們:“外麵的世界很現實的。”的確,外麵的世界和我們理想中的世界是太不一樣了。簡單地說,隻有與人交往才有可能掌握真正的現實社會,進而端正自己的世界觀。
他人讓你更了解人生
我們的一生中無時不在受著他人的影響,這些人可能是父母、親友,也可能是自己的上司和同事。從他們身上,我們不僅可以看到自己,更能了解整個社會,同時也因為他們的生活態度而認識人生是什麼。
人脈是一麵鏡子,通過它不僅可以了解自己、了解社會和了解人生。日常生活裏,我們還可以從四周的人身上學到很多東西,對於啟發靈感及增長智慧不無幫助。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人脈是成功的基礎
每個人都需要好的人際關係,希望跟別人相處融洽,建立好的友誼,溝通意見,互信互助。人際關係好的人,我們稱他的人脈好。人脈好是安全感的來源,是社會生活的基礎, 是創造輝煌的平台。人脈好,使自己左右逢源,神采奕奕,信心十足。
好人脈的基本特質是別人願意跟你相處,對你有興趣,賞識你的風采。別人信賴你,跟你接觸,並伸出友誼的手,相對的,你也會對別人發出信任和誠摯的回應。
什麼樣的人有人脈?古道熱腸者有人脈,和氣寬厚者有人脈,急人所難者有人脈,俠肝義膽者有人脈,通情達理者有人脈,禮讓謙遜者有人脈。
什麼樣的人沒人脈?無情無義者沒人脈,刻薄寡恩者沒人脈,自以為是者沒人脈,尖酸善妒者沒人脈,慳吝小氣者沒人脈,缺心缺肺者沒人脈,頤指氣使者沒人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