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人脈決定你的成敗(3)(2 / 3)

你也許正需要一份新工作、一棟新房子、一份有潛力的投資建議、提升你的專業技能,你可以去找專業人士谘詢,但你得為此付出金錢代價,相信隻要稍有生活體驗的人都會覺得從朋友網中免費獲得,是最快速、最安全的建議。朋友不僅是你日常生活的潤滑劑,也是你事業成功的催化酶。

近年十分火爆的MBA熱潮就是一個佐證,讀書不僅僅是為了知識充電,更為了搭建高品質的朋友關係,從而從中尋找商機。據說哈佛商學院的畢業生們,在讀書總結時,會把“建立朋友網絡”放在第一位。當然這並不是說,經營朋友關係就是要認識許許多多一塊吃吃喝喝的朋友,就是善於利用利害關係牽動許多人幫你做事,更不意味著要把不遺餘力拉關係當做頭等大事。健康的人際關係在於用自己的真心和他人建立一種相互交流和提攜的關係,不要夾雜太多的勢力和利害關係。

小王和小高是老鄰居,小高來自西北地區一個偏僻的小縣城,大學畢業後他們在一起工作,小高比小王早來5年左右。由於同在一間辦公室上班,更加熟絡起來。小高是個非常敬業的人,幾乎每天都要加班,盡管他們的工作並不忙,但每個周末小高都會來辦公室看看。大家都認為他是個“工作狂”。生活上,小高非常爽快,也非常喜歡結交朋友,跟大家一塊打牌、玩球。周末,小高經常會把小王他們這幫單身招呼到他家吃飯,最多的一次,居然去了20多個人,50多平方米的房子一下子擁擠不堪,年輕人在一起當然總是鬧得很,一頓飯吃了他們家半袋麵——就是吃餃子。他的妻子也為此忙得不亦樂乎。正因為常來常往,大家對他了解得越來越多。後來,單位調來一個領導,居然是小王父親的老同學,這實在是個湊巧。一次小王去看望這位長輩,話間談到了小高,小王隻是按照自己的觀點表達了對一個人的看法,完全是拉家常,沒有任何目的或者意圖。沒想到這成了一次機緣,小高被安排擔任一個項目的設計師,他本來就是一個天分極高的人,又非常勤奮,項目得到了上上下下的讚賞和欽佩。現在小高已經成了總設計師了。小高總認為是小王幫了他不少忙。其實,純粹是偶然。但正由於這些,小王和小高兩家比以前交往更多、更深了。

成就千秋偉業固然需要群雄彙集在周圍,但平常人的事業和生活也會有自己特有的方式,這是人際交往的魅力。

人脈是獲得幸福的條件

當我們初識一群人時,交際的進展速度跟接觸的頻率成正比。也就是說,如果你跟某位剛認識的朋友在開始時總是有機會接觸的話,你們的關係很快就會變近,形成比較親密的群體。道理很簡單,為什麼你會跟你同辦公室的同事、同班的同學很快形成親密關係,而跟其他同事或同學關係就遠一層了呢?這是因為你們常常見麵,常常接觸,彼此很快就認識了,了解了。人與人之間需要經常互通信息,互相交流,才能保持良好的關係。親戚之間,朋友之間,甚至剛認識的朋友,都要想辦法常常聯係。

中國人有很多禮節,碰上婚喪嫁娶等大事,親戚朋友就要參加,有許多場合還得送禮,這是幾千年來的傳統,這是很有必要的,因為這是親朋好友經常保持聯係的一種方式。如果一戶人家常年關閉門戶,既不“出去”,也不歡迎別人“進來”,那隻能是孤立了自己。

要保持良好的人緣,你必須跟你現有的朋友保持經常聯係。有空給遠在異地的親人、朋友打打電話,通通信,詢問一下對方近來的工作、學習情況,介紹一下自己的情況,互相交流一下,這是很有必要的,這點時間絕對不能節省。碰上親戚、朋友的人生大事,如果有空就盡量參加,如果實在脫不開身,那也得寫信或托人帶點什麼禮物,不然,怎麼算得上親戚朋友。

對方有困難的時候,更應加強聯係,許多人總是喜歡向親人、朋友彙報自己的喜事,而對一些困難卻不好意思開口,去掉這些顧忌,傾聽朋友們的喜怒哀樂,也把自己經曆的酸甜苦辣講給他們聽。

當自己的父母發生什麼事情的時候,自然不用多說,你一定會首先去看望他們。而當聽到叔叔、阿姨、舅舅等親戚或朋友家有人生病或遇上不幸的事,應馬上想辦法去看看,平日盡管因工作忙碌,學習緊張沒有時間來往,但親人朋友有困難時鼎力相助或打聲招呼,才顯出你們間的深厚情誼來。

另外,常常保持聯係對你自己會有許多好處,和親戚中的長輩經常聯係、談心,一旦你碰上什麼事情,如找工作、找對象等聽聽長輩、朋友的意見,或者找他們幫忙,對你也會有直接或間接的幫助。如果平時沒有聯係,困難時找上門去,別人是不會盡心幫助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