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人際交往讓你結識生命中的貴人(2 / 3)

改變人生抓“貴人”

在古代,所謂貴人就是指有權有勢或有錢有名的人。他們既然不同於常人,自然也擁有常人所不及的力量,可辦成一般人辦不成的事。但要想貴人為自己辦事,當然必須動一番腦筋,下一番功夫。

找貴人辦事,是許多人辦成大事的成功秘訣。對於一般人來說,貴人很難遇到,然而一旦遇上,就要緊緊地抓住,直到幫你辦完事為止。

在攀向事業高峰的過程中,貴人相助往往是不可缺少的關鍵環節。有了貴人,不僅能縮短走向成功的時間,還能加大你的籌碼。如果你自知能力缺乏,毅力有限,那就更需要“貴人”相助。

李鴻章早年屢試不第,“書劍飄零舊酒徒”,為此他一度鬱悶失意,然而1858年他卻受到了命運之神的眷顧,從一個潦倒的失意客一躍而成為湘係首腦曾國藩的幕賓,從此他的宦海生涯翻開了新的一頁。李鴻章拜訪曾國藩,牽線搭橋的是其兄李瀚章,李瀚章是曾國藩的心腹,當時隨曾國藩在安徽圍剿太平軍。有了這層關係,曾國藩把李鴻章留在幕府,“初掌書記,繼司批稿奏稿”。李鴻章素有才氣,善於掌管行文,批閱公文、起草書牘、奏折甚為得體,深受曾國藩的賞識。

有一次曾國藩想要彈劾安徽巡撫翁同書,因為他在處理江北練首苗沛霖事件中決定不當,後來定遠失守時又棄城逃跑,未盡封疆大吏守土之責。曾國藩憤而彈劾,指示一個幕僚擬稿,總是擬不好,親自擬稿也還是擬不妥當,覺得無法說服皇帝。因為翁同書的父親翁心存是皇帝的老師,弟弟是狀元翁同龢。翁氏一家在皇帝麵前正是“聖眷”正隆的時候,而且翁門弟子布滿朝野。怎樣措辭才能讓皇帝下決心破除情麵、依法嚴辦,又能使朝中大臣無法利用皇帝對翁氏的好感來說情呢?曾國藩為此大費躊躇。

最後,這個稿子由李鴻章來擬。奏稿寫完後,不但文意極其周密,而且有一段剛正的警句,說:“臣職分在,例應糾參,不敢因翁同書之門第鼎盛,瞻顧遷就。”這一寫,不但皇帝無法徇情,朝中大臣也無法袒護了。曾國藩不禁擊節讚賞,就此入奏,朝廷將翁同書革職,發配新疆。通過這件事,曾國藩更覺李鴻章此才可用。

話又說回來,如果一個人一無所長,是很難得到貴人賞識的。即使僥幸獲得高位,也肯定有一堆人等著看笑話。貴人也會比較謹慎,選擇一個“扶不起的阿鬥”,那不明擺著往自己臉上抹黑嗎?“相馬相出一個癩蛤蟆”,那可是天大的諷刺。“伯樂相馬”,同時“良禽擇木而棲”,所以雙方最好各取所需,以誠相待,投桃報李。

受貴人相助,有利也有弊。因為有些貴人提攜新人,是出於愛才,出於公心,但也有人是有私心的,為了培養班底,增強自己的實力。如果貴人倒台,身敗名裂,你作為他的黨羽,也要小心受到牽連,影響仕途、財運或名譽。

千裏馬沒有伯樂賞識永遠隻能是一匹普通的馬。一個人光有才能還不行,還需要有人來給你提供發揮才能的平台。因此,結交貴人,借梯登高,是想要成功的人必須學會的一門學問。

背靠“大樹”好乘涼

人生之旅充滿了艱辛的風風雨雨,光靠一個人的努力有時未免顯得有點孤單,因此,如果能夠為自己找到一棵可以遮風避雨的大樹,取得成功便易如反掌。

烈日當頭,為自己找到一棵乘涼之樹,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挫折與煩惱。當然,如果你本身天資過人,勤奮有加,那你可以說,我不必依靠他人,我要靠自己的努力來獲得成功,這當然是最好的了。倘若你自認本領不強,同時也想減少挫折,那不妨找棵樹靠靠,靠久了自然能夠出頭。很多成功人士都是如此走向成功的。

晚清商人胡雪岩可以說是富可敵國,他之所以取得驚人的財富,歸根結底就在於他找了兩棵堅實的“大樹”。

一個是王有齡,在他創業之初給了他很大的關照和幫助。在地方上,胡雪岩依靠王有齡的權勢,獲得了大量的訂單和機會,生意越做越大。

另一個則是左宗棠,左宗棠出自世家,以戰功謀略聞名,權高位重。胡雪岩為了結交左宗棠,靠上這棵“大樹”,費盡心思。他主要采用了兩個手段:

第一,對左宗棠進行充分的調查了解。胡雪岩知道左宗棠的脾氣,倔強固執,難以接近;同時因其戰功彪炳,頗為自得,喜歡聽褒揚之詞。並且他對左宗棠與曾國藩以及李鴻章等人之間的矛盾了如指掌,因而胡雪岩說話的言辭能正中左氏之心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