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漸轉向熱情、開朗。
健康——保持身心健康,才能心胸開朗,心情舒暢。
語調——假如你語言清晰,語音頻率高,轉折音柔和,則能使對方有明快的感覺。如果你還沒有這樣的水平也不必過分勉強,以免弄巧成絀,隻要多多注意就行了。
表情——麵帶笑容與有說有笑往往能給人以親切之感。如果你能隨時麵帶微笑,別人一定會喜歡你。
注意“停頓”
說話時的“停頓”是一種需要好的掌握的技巧。有意識的停頓,不僅使講話層次分明,還能突出重點,吸引聽話人的注意力;適當的停頓,能夠使聽的人明白你所講的內容分為幾個段落,前後互相照應。隻有有條理清楚的講話,才具有說服力,表現出很強的邏輯性,使別人佩服你的口才。如果不懂得適時的停頓,滔滔不絕地一直講下去,你會使人有急促感,對於你的講話也就“不知所雲”。
什麼時候要停頓呢?當我們轉換語言、承上啟下,或提示重點,總結中心思想的時候,就需要停頓;而停頓的時間按具體情況處理,短則兩三妙鍾,長不超過十秒為宜。
此外,如果你想表達出蘊藏在內心的激情,講話就應該抑揚頓挫,所以停頓並不僅限於聲音的停頓,還可以配合動作手勢進行。例如:低頭沉思;雙手握拳,作激動狀;說到關鍵處;雙目凝視;深深地歎息;緊皺眉頭,作痛苦狀;抬頭仰望天。
運用這些動作時,要自然、逼真,以免別人認為你是在故作驚人之狀。
少說“我”多說“你”
古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說:“不要老是說‘我想’,而是多詢問對方‘你認為如何’?”。的確,一般人在說話中總是“我”字掛帥。在一個雞尾酒會上,主人5分鍾內用了30個“我”字。我的車子,我的別墅,我的花園,我的小狗……你想想看,這樣能不令人生厭?
亨利·福特曾說:“無聊的人是把拳頭往自己嘴巴裏塞的人,也是‘我’字的專賣者。”如果你在說話中,不管聽者的情緒或反應如何,隻是一個勁地提到“我”如何如何,那麼必然會引起對方的厭煩與反感。談話如同駕駛汽車,應該隨時注意交通標誌,就是說,要隨時注意聽者的態度與反應。如果“紅燈”已經亮了仍然往前開,闖禍就是必然的了。
因此,多說“你”吧。這對你並不會有任何損失,隻會獲得對方的好感,使你同別人的友誼進一步地加深。例如:
你認為如何?你怎樣處理?你遇到這種情況會怎麼辦?為什麼會如此?你能舉一個例子嗎?……
每個人都是喜歡以自我為中心的。你若能暫時放棄自我,而提出對方感興趣的問題,讓別人也發表見解,你將會在人際關係上左右逢源。隻有在滿足別人心願的同時你自己的心願才能得到滿足。
不要排除他人
談話時排除他人,就女口同宴會時趕走客人一樣荒唐和不可思議。千萬記住,不要遺漏任何人,讓你的雙眼環視著周圍每一個人,留心他們麵部表情和對你談話的反應。在眾多人的聚會中,常有少數人被無情地冷落。假如被你冷落的恰巧是來日對你事業前途起關鍵作用的人物,那將是怎樣的後
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