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 西餐宴會餐飲禮儀(1 / 3)

西餐講究的“4M”

吃西餐講究“4M”。Menu——精美的菜單,Mood——迷人的氣氛,Mu-sic——動聽的音樂,Manners——優雅的進餐禮節。西餐又分法式、英美式和國際式,不同的民族習俗和用餐規格、擺台樣式也有所不同,但其基本要領還是一致的。吃西餐使用的餐具有刀、叉、匙、盤、杯等。一般講究吃不同的菜要用不同的刀叉,飲不同的酒要用不同的酒杯,因此不懂不要裝懂,跟著主人去做不會有錯。

西餐具的擺法是:正麵放著湯盤,左手放叉,右手放刀;湯盤上方放著匙,再上方放著酒杯。餐巾放在湯盤上或插在水杯裏,麵包奶油盤擺在左上方。

普通西餐的上菜順序是:麵包、湯、各類菜肴、布丁、咖啡或紅茶。在正式宴會上,內容可能會更加豐盛。就餐者應熟悉一下菜單,不要一上來就吃飽,接下來便無力他顧了。

吃西餐時應右手持刀,左手握叉,先用刀把食物切成小塊,再用叉送入嘴裏。用刀叉切割食物時必須用叉子牢牢按住所切的食物,刀緊貼在叉邊上一麵劃開;不要用力過猛而撞擊盤子發出刺耳的聲響。一般應切一塊吃一塊,每一塊以一口的量為宜。待全部切好後再一塊塊吃是美國人的習慣。假如你習慣用右手持叉進食,那麼盛取食物時,通常是叉尖朝上,每一次盛取的量也應以一口為宜,叉上堆得滿滿的是不雅觀的。吃正餐時,刀、叉的數目與上菜的道數是相等的,並按照上菜的順序由外至內排列,刀口向內。取用刀、叉時,應按照由外向內的順序,吃一道菜換一套刀、叉。當吃完一道菜後,應將刀、叉平行排放在盤子上,刀右叉左,叉尖向上,刀口向內,這就表示這道菜已用畢;而若暫時離席,刀、叉應交叉擺放或擺成八字,叉尖向下,表明這道菜尚未用畢。用餐過程中,餐具一定要適情作出正確的擺放,以免服務員或賓客誤解造成難堪。

西餐中的匙是專門用來喝湯的(喝咖啡用的小匙例外),俗稱湯匙。它不宜用來進食,但可以與叉並用,幫助叉盛取食物。匙、叉並用盛取食物與刀、叉並用盛取食物有一點相同之處,即匙應將食物撥到叉的內側,而不是外側。用匙喝湯也頗有一番講究。盡管今天不會有人想直接用嘴對著盤子喝湯,但真正知道怎樣喝湯才是合乎禮儀規範的也不盡然。喝湯時,應當右手持匙左手扶著盤子,由湯盤沿朝著中心的方向慢慢舀去;喝了剩少許時,可以用左手把湯盤靠自己的一邊稍稍提起,再用匙輕輕地由裏向外舀去。喝完以後,湯匙應放在盤裏,匙心向上,匙柄置盤子右邊緣外。

除了餐具的使用需要掌握正確的方法外,用餐時,還有一些常規的禮儀規範應當了解和遵守。主要有:不論是用叉進食或用匙喝湯,均不能將叉、匙的整體放入嘴裏。一般用叉進食時,嘴唇是碰不到叉齒的;用匙喝湯時,隻將匙的1/3放入嘴裏。

對自己喜歡吃的食物,不要站起身子到餐桌的另一頭去夾或主動要求添加。自己不愛吃或不能吃的食物,當服務人員或主人分夾給你時,一般也不要拒絕,可取少量放入盤內,並表示“謝謝,夠了”。不想再添酒或根本不喝酒時,隻要輕微做一個手勢就可以了,切不可用手蒙住酒杯或幹脆將酒杯倒扣在桌上。

用餐時不要狼吞虎咽,要一小口一小口地吃,咀嚼食物、喝湯,都不要發出聲響,口內含有食物時,不要說話,以免食物落出。如果湯菜太熱,不要用嘴吹,可稍等片刻略涼時再吃。

遇有吃麵包,可用手撕下一塊,用刀塗上黃油或果醬,把麵包托在手上吃,用叉子叉著麵包吃或把麵包浸在湯中撈出來再吃,都是不合適的。吃麵包吃到連調味汁都不剩,是對廚師的禮貌。注意不要把麵包盤子“舔”得很幹淨,而要用叉子叉住已撕成小片的麵包,再蘸一點調味汁來吃,這才是雅觀的做法。

吃豆子時,可用叉麵就食,不要一粒粒地叉著吃。吃麵條可用湯匙輔助叉子,也可隻用叉子。不能用刀把麵條切斷再吃,可以用叉子把麵條卷起來送入口中。吃點心必須用叉子,即用叉麵鏟起來吃,但千萬不要用手給別人拿點心,需為他人取點心,可以刀、叉托住送過去。

吃有骨頭的肉時,可以用手拿著吃。遇有烤雞、龍蝦時,也可用手撕著吃。用手取食前,有時會送上一小水盂(銅盆、瓷碗或水晶玻璃缸)水上漂著玫瑰花瓣或檸檬片,這是專供洗手用的,切不可誤解為飲用水而鬧出笑話。當洗手水和帶骨頭的肉一起端上來時,意味著“請用手吃”。用手指拿東西吃後,應將手指放在裝洗手水的碗裏洗淨。吃一般的菜時,如果把手指弄髒,也可請侍者端洗手水來,洗手時兩手輪流沾濕指頭,輕輕刷洗,然後用餐巾或小毛巾擦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