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對上司的工作有所思考並形成建議時,可以這樣對他善意提醒:
(1)要先試風向,如果發現上司表現出防衛姿態,最好趕快改變話題。
(2)要逐級反映你的意見,越級抱怨會減少你說話的分量,減低別人對你的信任。
(3)提出批評的每句話都要有根據,否則上司會認為你無中生有。
(4)指責上司的錯誤,同時要給他提供如何處理才更好的建議。
(5)提出困難向上司求助,好讓他自己察覺哪裏出了問題,或許你不指出來,他就已經體察到了你的難處。
(6)批評的目的是為了改善工作,因此問題解決了,功勞歸於上司,你才能永處順境。
當上司犯錯時,聰明的做法是為他承擔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老板也有錯了的時候。這時候,你要裝作不知道,事後盡力去彌補就是了。
中國人酷愛麵子,視尊嚴為珍寶。有“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的說法,尤其做老板的更愛麵子。作為老板,他在樹立起權威,若不慎做了錯誤的決定或說錯了什麼話,如果下屬直接指出或揭露上司的錯誤,無疑是向他的權威挑戰,會讓他很沒有麵子,會損害他的尊嚴,刺傷他的自尊心,相信一個最寬宏大量的老板也無法忍受。
老板錯了的時候,也要維護他的尊嚴。要選擇合適的時候或場合,采取合適的方式,以免傷害老板,自討沒趣。
老板出現失誤或漏時,害怕馬上被下屬批評糾正。有些人直言快語,肚裏藏不住幾句話,發現老板的疏漏就沉不住氣。有一家公司召開年終總結大會,老板講話時出了個錯,將一個數字說錯了。
一個下屬站起來,衝著台上正講得眉飛色舞的老板高聲糾正道:“講錯了!講錯了!那是年初的數字,現在的數字應該是……。”結果全場嘩然,把老板羞得麵紅耳赤,情緒頓時低落下來,他的麵子頓時被一句突如其來的話丟得一掃而光。事後這名員工,因為一點小錯誤被解雇了。
當然,也有人做得很好。有一家公司新招了一批員工,在老板與大家的見麵會上。老板逐一點名。
“劉婧(倩)”。
全場一片寂靜,沒有人應答。
一個員工站起來,怯生生地說:“老板,我叫劉婧(竟),不叫劉婧(倩)。”
人群中發出一陣低低的笑聲。
老板的臉色有些不自然。
“報告經理,我是打字員,是我把字打錯了。”一個精幹的小夥子站了起來,說道。
“太馬虎了,下次注意。”老板揮揮手,接著念下去。
沒多久,打字員被提升為公關部經理,叫劉婧的那個員工則被解雇了。
表麵看來,這個老板沒有什麼水平,打字員在拍馬屁。實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知識欠缺,犯錯誤出洋相難以避免。作為下屬,有什麼必要當眾糾正呢?
如果這個叫劉婧的員工當時應答,事後再巧妙地糾正就不會傷害老板的麵子。好在那個打字員承認自己錯了,才巧妙地讓老板從尷尬中走出來。
老板有錯時,不要當眾糾正。如果錯誤不明顯不關大局,其他人也沒發覺,不妨“裝聾作啞”,等事後再予以彌補。
有一個老板在會上將一組財務數據講錯了,一個做財務工作的下屬沒有馬上糾正,他在做財務報表時,將老板說錯的數據糾正了過來,老板看到財務報表時,才知道自己在會上說錯了。因此,對這個員工的好感大增。
有時,老板的錯誤明顯,確有糾正的必要,最好尋找一種能使老板意識到而不讓其他人覺察的方式糾正,讓人感覺到老板自己發現了錯誤,而不是下屬指出的,一個眼神,一個手勢甚至一聲咳嗽都可能解決問題。
張作霖在一次給日本“友人”題詞時由於筆誤,把“張作霖手墨”的“墨”字寫成了黑,有人說:“大帥,缺個土。”正當張作霖一臉窘相時,另一個卻大喝一聲:“混蛋,你懂什麼!這叫‘寸土不讓’!大帥能輕而易舉地將‘土’送給別人嗎?”一句話即保住了張作霖麵子,後來他成了張作霖的左膀右臂。
為領導排憂解難,能使他對你另眼相看
任何人要想在辦公室獲得老板的賞識,就應該盡量尊重領導的好惡。這不僅僅是做人的修養,也是做事的策略。
作為下屬,不管你能力有多強,領導不信任你也無濟於事。換取領導對你的信任,是你獲得器重和日後謀求晉升的基礎和前提。
要想使上司對你另眼相看,除了要能在工作上獨當一麵之外,還能為領導的其他瑣事排憂解難,這樣的下屬才能得到更多的垂愛。
例如,上司經常找不到需用的文件,你能盡快替他將所有檔案和文件係統整理好。要是他對某客戶處理不當,你可以得體地代他把關係緩和。他討厭做的一些工作你不妨代勞。這樣,當上司覺得你是一個好幫手後,你自己也可以多儲存一些工作本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