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位不甘寂寞的下屬來說,至關重要的恰恰不是唯唯諾諾,而是把自己的不同見解恰到好處地向上司表明。而避免矛盾,隻能暫時奏效,如長此以往,下屬吃不香睡不甜,人格受貶,上司則耳不聰目不明,指揮失當。
當你想要向上司提建議時,盡量用暗示的方式去說,而不要當麵與上司交涉,要給上司留下足夠的餘地。
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斯大林在軍事上最倚重的人有兩個,一個是軍事天才朱可夫,一個則是蘇軍大本營的總參謀長華西裏也夫斯基。
斯大林在晚年逐漸變得獨裁,“惟我獨尊”的個性使他不能允許世界上有人比他更高明,更難以接受下屬的不同意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斯大林的這種過分的“自我尊嚴”感曾使紅軍大吃苦頭,遭到本可避免的巨大損失和重創。一度提出正確建議的朱可夫曾被斯大林一怒之下趕出了大本營,但有一人例外,他就是華西裏也夫斯基,他能使斯大林在不知不覺中采納他的正確的作戰計劃,從而發揮著傑出的作用。
華西裏也夫斯基的進言妙招之一便是潛移默化地在休息中施加影響。在斯大林的辦公室裏,華西裏也夫斯基喜歡同斯大林談天說地地“閑聊”,並且往往還會“不經意”地“順便”說說軍事問題,既非鄭重其事地大談特談,講的內容也不是頭頭是道。
但奇妙的是,等華西裏也夫斯基走後,斯大林往往會想到一個好計劃。過不了多久,斯大林就會在軍事會議上宣布這一計劃。於是大家都紛紛稱讚斯大林的深謀遠慮,但隻有斯大林和華西裏也夫斯基心裏最清楚,誰是真正的發起者。
正是在這些閑聊中,華西裏也夫斯基用自己的思想啟發了斯大林的思想,以致斯大林本人也認為這些好主意正是他自己想出來的。但不管怎樣,從效果上看,華西裏也夫斯基達到了他的目的,使他的建議能夠被斯大林所采納,並成為斯大林最為倚重的人之一。
有些問題是應該由上級來處理的。事實上,如果這些問題不讓他來處理的話,他會很惱火。因為,這些涉及權力或會產生糾葛的事情是與你不相幹的。
也有些問題在你的職責範圍之內,而你又非常希望得到他的幫助,當你真的要向上級提出這種問題時,最好向他征求建議,而不要懇求解決方法。
與其說:“某某公司不願付最後一筆貨款”,然後等他說應該怎麼辦,你還不如說:“我沒有辦法讓某某公司支付最後一筆貨款。如果您有什麼建議的話,我將十分感謝。”
這種方法能誘使上級做出積極的反應,因為你不是要他承擔責任,隻是想獲得他的知識和專長罷了。但是,這種方法也有其局限性。如果你連續不斷地向上級提出建議,他很快會感到厭倦,而且,很可能他對你也會感到不耐煩。所以,如果問題確實是你自己的,最好的辦法是將它留給自己,並且自己去解決它。
具體說來,以下幾種不同的情況要區別對待,並且采取不同的方法才能達到你的目的。
當上司的決策出現明顯的錯誤時,可采用下列方法使之改正:
(1)讓上司自己動搖信心,例如可以說:“您真敢冒險!”或者“哇!您真是勇敢。”語氣裏帶上點懷疑,比直說:“你的計劃太冒險。”要好得多。
(2)不要怪上司而要怪客觀原因,例如:“要不是形勢變化太快,您的計劃一定會大獲成功。”
(3)表麵恭維,暗中出招,跟上司說:“換成我還真想不出您的辦法來,我原來想……”表麵上說上司比你聰明,經驗豐富,實際上達到說出你自己想法的目的,上司聽了也許會動心。
(4)詢問上司還有沒有別的辦法,或許上司會反問你有什麼想法,也可能上司會產生一些新的構想,而看起來,這一切也是他想出來的。
(5)請上司把他的想法解釋一下,在解釋的過程中,他可能不必等你提出來,自己就察覺有漏洞。
(6)采用假設性暗示,例如“如果這種產品銷路不好怎麼辦?”你也說得不過火,又能使上司重新考慮。
當上司對你心懷疑慮時,你不妨也用暗示的方式去試探一下:
(1)把握好提出問題的時機,別在他忙得焦頭爛額、心情懊喪或者出了家庭糾紛的時候接近他,最好是在有你參與的某項工作接近成功,大家都心情輕鬆,在一起聊天的時候提出來。
(2)要講究提問的技巧,例如問他“還需要我做什麼事?”或者“還有什麼要我補充?”上司的回答可以看出他對你的評價。
(3)不要專門和上司談這個問題,這樣會讓上司覺得不自在,很多上司比你討厭受批評還討厭評價部下。
(4)學會察言觀色,如果上司總是對你冷淡、不耐煩,而對別人卻不是這樣,顯然他是對你不滿意。在這種情況下,除非你立下大功,否則不要問上司對你如何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