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麟聽完張遼的話後,便像是開竅了一樣,立刻說道:“我懂了,隻是,如何練氣呢?我沒有學過。”
張遼聽後,也是感到一陣詫異,他知道高麟師承祝公道、祝公平兩個人,沒想到這兩個人卻沒有教授給高麟的練氣之道。他笑了笑,說道:“我見公子天資聰敏,就算從現在練氣,也會很快便能趕超前人,來,我教公子練氣之道,三年之後,公子再行修煉兵器,必然能夠事半功倍。”
高麟很是誠懇,坐在那裏,跟著張遼學習練氣之道。他一點就通,學起來也十分的快,所以基本上沒有遇到什麼困難,缺少的隻是名師的指點。除此外,張遼還親自教授他騎術,讓高麟倍感受用。
從此後,高麟便虛心向張遼請教,張遼將高麟帶回宛城,從體能上來鍛煉高麟,讓高麟逐漸地體會到了一個小軍人的快樂。
……………………
洛陽,皇宮大殿內,樞密院行政辦公室。
賈詡、荀攸、郭嘉、蓋勳四個太尉,接到了盧橫的奏表後,不禁覺得有些詫異,沒想到剛剛五歲的高麟,便將盧橫救出來了。而且,從盧橫的信息中,還知道了另外一個人的名字,那就是諸葛亮。
四位太尉大人不敢有所隱瞞,全部如實上奏給了高飛。高飛聽後,一陣詫異。詫異的不是自己的兒子,而是諸葛亮。
“諸葛孔明,我讓司馬懿在琅琊府一帶一直在找你,沒想到你居然已經在大耳賊那裏了,居然……居然還給我下戰書?”高飛詫異地說道。
司馬懿如今備受高飛的信賴,原因是第一次科舉他將司馬懿的名字給抹掉了,後來帶著司馬懿去遊曆了一圈後,也讓司馬懿見到了什麼事戰爭,對司馬懿以後的影響很大。後來,司馬懿再次參加了科舉考試,這一次他依然以他傲人的才華奪取了文科狀元。高飛沒有再將他的名字抹掉,而是將司馬懿外派到徐州的琅琊府去擔任知府,順便讓他走訪各地,遍訪人才。
因為,司馬懿曾經舉薦過的一個叫鄧翔的人,結果在武科考試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高飛認為司馬懿有識人之能,便暗中交給了司馬懿一個任務,那就是找一個叫諸葛亮的人。
兩年來,司馬懿幾乎走遍了琅琊府,但是均無所獲,上報給高飛,高飛繼續讓司馬懿找,後來,再也沒有接到司馬懿關於諸葛亮的消息。
沒想到,諸葛亮竟然已經跟隨劉備了,這讓他不由得一陣懊惱。
“給卞喜傳令,讓他秘密潛伏到荊州,尋找一個叫龐統的人,務必將此人給我帶回來。”高飛痛失了諸葛亮,又想起了龐統,心想諸葛亮投了劉備,龐統未必,便下達了密令。
本來,高飛對於張遼的損兵折將甚是痛斥,可是當他知道諸葛亮是關羽的監軍時,那麼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當密使走了之後,高飛又親筆書寫了一封信,然後派出特使,快馬加鞭,趕往徐州琅琊府,讓特使將書信送給司馬懿。
“既然諸葛亮已經出山了,那麼司馬懿,也應該登上曆史的舞台了。”
賈詡、荀攸、郭嘉、蓋勳不知道高飛為何那麼執迷於司馬懿,他們看到的除了文采之外,其餘的什麼都沒有了,因為司馬懿連一場仗都沒有打過。
蓋勳聽後,首先抱拳說道:“皇上,司馬懿還太過年輕,雖然這兩年治理地方有方,琅琊府一片太平,但是未必就是打仗的料。臣以為,還是派遣老將合適。如今我國經過五年的休養生息,國力昌盛,兵精糧足。五年來,我軍一直采取守勢,將士們都憋著一股勁,以臣的愚見,此次荊漢挑釁,我軍損失慘重,理應調遣大軍,予以反擊,起大軍二十萬,一口氣吞掉荊州。”
郭嘉也是歇了五年,五年內處理公文十分的枯燥,聽到要打仗,便立刻來了精神,抱拳說道:“皇上如果要派遣兵馬討滅荊漢的話,臣願意擔任隨軍軍師。”
高飛看了賈詡和荀攸一眼,問道:“二位太尉大人是何意見?”
賈詡、荀攸道:“臣等附議!”
如果您覺得《橫掃三國的東方鐵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3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