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三駕馬車
2010年12月2日,川航集團公司召開了具有重要曆史意義的管理人員大會。大會由四川省國資委主任彭渝主持,李成雲副省長宣布川航集團公司高層管理人員任命,省委常委、省國資委黨委書記王少雄作重要講話,省國資委黨委副書記雷建、省委組織部幹部處調研員楊天利出席。
公司製是現代企業製度的一種有效組織形式,公司治理結構是現代公司製的核心。川航集團過去是一個國有全民所有製企業,實行廠長經理負責製。“十一五”
期間,川航集團公司在省國資委的大力支持下,積極嚐試公司重組改製,並做了大量艱苦的努力。這次大會,標誌著川航集團公司改製圓滿完成,並成為四川省在“十一五”期間最後一家完成公司製改造的省國有企業。這次改製,將使川航集團公司加快多元化發展進程,激發出新的內在活力和市場競爭力。
川航集團公司曆經多年的改製,終於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一次沒有成功的重組改製
2005年3月28日,四川省國資委、中外運空運發展公司、四川化工控股公司在成都錦江賓館共同簽署了《四川航空集團公司改製重組出資人合作意向協議書》。
三方出資人一致同意以增資形式對川航集團公司進行整體改製。此項協議書的簽訂,標誌著川航集團公司改製進入實質性階段。省委副書記甘道明和三方代表出席了簽字儀式。
新公司的股本結構為:四川省國資委以川航集團公司經評估審計確認後的全部淨資產作為出資,占注冊資本49%,中外運和四川化工則以現金出資,分別占注冊資本的49%和2%。新公司所募集的資金將主要用於擴大現有航空運輸主業及其相關產業,並積極利用各自的資源和優勢,最終將新公司打造成西南地區的現代物流平台,實現“做優做強,進而做大”的四川航空產業的戰略目標。
三方代表以戰略發展的眼光,在合作談判中友好協商,互諒互讓,就協議內容達成了共識,充分體現出合作誠意。如果合作成功,必將對新川航的發展和打造中國西部物流中心產生重大影響。
省委甘道明副書記在講話中說,川航集團是省屬重要國有骨幹企業,近年來抓住航空市場快速發展的重要機遇,取得了一個又一個驕人的業績。中外運是國內唯一從事航空貨運代理的上市公司,也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國際航空貨運代理企業之一,既有資金優勢,又有中外運集團強大的背景優勢支撐。四川化工也是省屬實力雄厚的特大型企業,對川航改製有很強的互補性。川航集團整體改製,引入戰略合作夥伴,完全符合省委、省政府關於做強做大川航集團的要求,符合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也是川航集團自身發展的內在要求。
藍新國總裁在講話中則強調,三方基於共同的經營理念和價值觀,本著進一步做優做強進而做大四川航空運輸產業,實現企業產權主體多元化,建立現代企業製度的目標,著眼於通過優勢互補,共同打造“空地一體化物流產業鏈”的發展方向,走到了一起,實現了中央大型企業與地方骨幹企業的聯合,實現了上市公司與國有獨資企業集團的聯合,實現了空地資源“天地合一”的聯合。
然而,這個眼看就要實現的合作卻最終沒能實現,三方不得不“分手”。
川航集團改製成就“三駕馬車”
在川航集團2010年12月2日的管理人員大會上,李成雲宣布:四川航空集團公司正式更名為“四川航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原川航集團總裁、黨委書記藍新國任公司董事長兼法人代表,原四川省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王鳳朝任副董事長、總經理,原川航集團公司副總裁李海鷹任黨委書記。
在新任“三駕馬車”中,大家對王鳳朝雖然有所了解,但卻並不熟悉,其實他在四川企業界早就頗有名氣。他1965年12月出生,1986年7月參加工作,曆任四川長虹電子集團公司設計師、處長、副總經理,2004年7月任副董事長兼總經理,研究生學曆,高級工程師。2005年9月調任內江市副市長,2007年10月調任省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在長期的領導崗位上,他積累了豐富的大型國有企業經營管理和國資監管工作的經驗,是一名從企業一線技術人員逐步成長起來的優秀複合型領導幹部。
王少雄在講話中指出,當前川航集團正處在一個承前啟後、改革發展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公司的領導班子進行了調整,運營管理要加快升級,改革重組要深入積極,發展的方式要戰略轉型,這些都是決定川航未來發展的核心要素。如果在這個時期能夠找準方向,攻堅克難,川航就能夠乘勢而上,走上更快更好的發展通道,在經營規模、市場規模上又有一個大的提升,爭取到更大的話語權和發展空間。反之,持續健康經營就無從談起,甚至深層發展也將麵臨嚴峻挑戰。
王少雄從生產形勢平衡良好、經營業績持續提升、市場擴張取得積極進展、黨建工作積極推進四個方麵,對川航近年來狠抓企業內部管理,不斷增強安全管控能力,努力提升服務品質,大力實施市場拓展戰略,加強投資板塊資源整合力度等各項工作取得的突出業績給予了充分肯定。同時結合公司改製和班子調整後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四條要求:一是要適應現代企業要求,不斷完善公司治理結構,著力構建科學高效的內部運行機製;二是準確判斷形勢,推動戰略轉型,實現公司健康持續快速發展;三是加強和優化資源整合,穩步推進兼並重組,不斷提升公司整體規模和實力;四是充分發揮黨組織作用,增強黨建工作時效性,為公司的改革發展提供保障和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