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深化轉型(1 / 3)

第43章 深化轉型

如何看待2011年的工作?如何進一步深化對戰略發展的理解?如何把握容易出現問題的各個環節?如何確保戰略保障能力的同步提升?各級領導班子成員要重點關注什麼?

2012年2月3日,川航股份公司圍繞上述5個問題召開了年度工作目標解碼會。

會議由黨委書記張桂龍主持,9名公司領導圍繞各自分管工作作了目標解碼發言,3名同誌提交了書麵發言材料。李海鷹總經理在主題發言中,提綱挈領地闡述了2012年工作的主要思路、重點難點、目標任務和需要把握的主要環節,明確提出了川航戰略轉型的路徑和方向,即:航空安全管理推進安全模式轉型,商業模式推廣堅持廣度、深度“兩手抓”,保障能力提升兼顧“鋪攤子”、“打基礎”,文化品牌營造做好“練內功”、“搞規範”……

這次會議,總結了前期戰略轉型的經驗做法,明確了深化戰略轉型的目標任務。隨著會議精神的全麵貫徹,川航深化戰略轉型的各項工作迅速展開。

從硬件到軟件全麵升級

川航“十二五”規劃提出,“向信息要成果”,並為此采取了大量措施。2012年10月29日,收益管理係統試運行。11月3日,大客戶係統投入運行。12月上旬,旅客信息服務係統試運行。

收益管理係統,作為航空公司必不可少的現代化管理係統之一,通過遠期預測、超售、優化等科學手段,使每一航班的每一航段的每一座位以最合適的價格出售,從而獲得最大收益。而正是預測、超售、優化這三大核心功能,無一不左右著航企的競爭力。

航空業以其淡旺季明顯、產品不可存儲、具有規律性等特質,成為收益係統發展的天然沃土。根據曆史看未來——預測功能最能體現收益管理係統這一根本原理。5年數據對比圖表,曲線的波穀波峰總是驚人的吻合。但人腦畢竟難以精準、完整地處理海量數據,收益管理係統則可以通過采集過往幾年的曆史數據、總結規律、建立模型,有效控製未來360天以內的航線,實現比較準確的遠期價位及艙位鋪墊。

目前,根據國內市場環境,川航收益中心把遠期的所有航線,3至7天內的非協調、獨飛以及國際航線,全部交由係統管理,其他航線均采用“係統建議+人工決策”的方式管理,極大地節省了航線員數據收集、分析的時間,讓他們把更多精力放在與營業部、商務代表聯動等工作上。此外,此舉也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了傳統的航線管理模式過多依賴於航線員資質、經驗的問題。

長期以來,超售在為公司減少虛耗、帶來利潤的同時,也給現場部門帶來很大的善後壓力。雖然自2010年起,公司把超售與現場的聯動特別納入“九大聯動”,但這一雙刃劍始終依靠人的主觀能動性,去拿捏兩者的平衡。收益管理係統通過運用統計學、運籌學運算,分析海量航線數據、旅客購票行為,計算出每條航線在不同時段的超售參考值,科學地解決了這一難題。

10月29日,經過近10年的醞釀,川航引進美國PROS公司設計的收益管理係統上線試運行。PROS公司最新的P6係統,依據中國民航市場存在協調運價的情況,特別引進了自由競爭機製,在導入他航的數據後,係統可為航線員提供合適的共飛航線競爭參考策略。川航收益中心把10條國內航線、2條國際航線作為首批“試驗田”,培訓了27位骨幹航線員成為首批用戶。

“川航是所有上線收益係統裏學習效率最高的公司!”在係統培訓結束後,PROS公司的專家如是評價。

技術的進步,讓改變發生,讓管理升級。2012年12月18日上午,國內最先進的全視景A320飛機動態客艙模擬器在川航集團公司培訓中心投入使用,這是國內首批、西南地區第一台新型飛機動態地麵訓練設備。這次,川航總投資近6000萬元,先後建造培訓場地,引進由西安飛豹空港設備公司生產的飛機動態客艙模擬器、A320係列服務模擬訓練艙、A330及A320係列的各類型艙門訓練器等係列設備,全麵升級培訓中心的硬件實力。

川航此次全麵啟用的培訓中心客艙訓練項目,占地約6700平方米,有全視景A320動態客艙模擬器和水上訓練場。這架“飛機”與眾不同,它沒有“翅膀”,卻長著強勁的“腳”。模擬各種飛行動作就要靠這些“腳”的運行來實現。這架動態客艙模擬器長16.85米、寬15.7米,包括廚房、盥洗室、艙門、應急出口及各類應急設備,與真實的飛機客艙並無兩樣。艙體內部的每個舷窗和艙門觀察窗均安裝有液晶顯示器,並用三維動畫模擬出各種飛行姿態,如起飛、正常巡航、降落等場景。

客艙模擬器還能滿足乘務員與飛行機組、空警、安全人員的聯合訓練。與動態客艙模擬器相連的是水上訓練場,既能滿足水上撤離訓練要求,還配置有救生筏,可模擬登筏、水中登筏等情景,供完成水中求生、水中營救等訓練科目。

與此同時,川航集團公司還投入3000萬元,對客艙訓練場地進行了擴建、改建和裝修,專門設置了語音教室、CBT教室、急救教室、形體教室、化妝教室等功能教室,保證學員經過訓練能快速掌握工作技巧,使客艙訓練項目走向係統化。

川航培訓中心以飛行駕駛及乘務培訓為主營業務,此前已擁有3台A320飛行訓練模擬機、1台飛行訓練器等,在滿足自身乘務培訓的同時也對外提供服務。目前乘務員培訓客戶已有成都航空、西藏航空、祥鵬航空、西部航空、首都航空、天津航空等10家航空公司,每年有近5500名乘務員在這裏接受培訓,近1000名新乘務員從這裏起飛。

其實,川航乘務培訓的升級早就在進行。10月24日,四川電視台到川航客艙部錄製節目,主題就是“背影的美麗”。麵對麵的微笑和端莊儀態,是乘務員一種專業的美麗,而不在人前展現的一麵——背影美麗,則是一種職業化的美。

10月23日,客艙部召開以“夯實服務基礎,追求精益求精,致力品質提升,用心傳承美麗”為主題的服務工作會,總結管理體係升級、服務品質提升工作,從乘務長管理、手冊建設、監察體係改進、培訓完善等方麵,努力提升客艙形象。此外,她們還精心梳理了旅客乘機的全流程,編製了有33項服務內容的標準手冊。手冊包括迎客服務、毛毯服務、交流服務、蹲式服務等,甚至細到站走蹲坐不同儀態時手的擺放位置。她們還將安全風險管理引入服務管理,全麵推行三級監察與改進製度,建立部門級、分部科室級、班組級的三級監察體係。她們優化了原有的頭等艙培訓、國際線培訓、廣播員培訓、精品航線培訓、英語培訓等20餘門課程,在乘務員的技能提升與應急能力處置等方麵進行內部培訓課件的開發與培訓。

在客艙部現有的乘務長中,年限不足兩年的占70%,80後占85%。乘務長隊伍年輕化已成為乘務隊伍的突出特點。在公司戰略轉型中,乘務長管理怎樣與時俱進?她們連續召開乘務長管理工作提升會,“集”中生智,麵對“新問題”實施技巧管理和體係建設成為其攻關的“新思維”。她們將以管理技巧為突破口,健全乘務長管理體係,強化執行力,在“會管”、“善管”上下功夫。

2012年10月18日,地麵服務部青年人才庫首期46名學員培訓班開班。該班把工作需要與個人需求、理論學習與輪崗實踐相結合,鍛造技能,彌補短板,采用多種方式為人才成長開啟知識大門。

新形象增輝川航時尚品牌

如果說,川航邁入中型航企規模的過程是“強身健體”,那麼,VI建設則是美麗川航品牌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企業發展深化轉型的必經階段。

2013年1月1日起,川航在實施多年品牌建設之後正式實行VI規範,重新修飾、定義美麗川航的係列標識,這標誌著美麗川航的VI規範化將全麵落地,也預示著美麗川航的發展開始了一個嶄新的起點。

川航的VI由管理規定和規範兩部分組成,其管理規定從職責權限、崗位設置、使用規範、應用申報審核程序及監察考核等方麵為VI使用建立起製度化保障;規範則是驗證VI應用準確性的唯一標準。前者已於2012年10月15日進入試運行;後者分9個批次提交設計成果,曆經88批次的校稿和修改,最終確認基礎係統6個部分、應用係統10大類、150個細分小類的全部設計成果。為滿足現場生產運營,品牌質量管理部已提前將新標識應用於個人證件、機上餐盒、車輛噴塗、公司屬下新址裝修等項目。

為了美化川航航徽,他們圍繞四川航空的“川”字形態和標誌中的河流進行了創意設計。“川”字有三層屬性:一是四川的簡稱,體現了川航誕生於鍾靈毓秀的四川,把巴蜀之地雄秀奇險的自然景觀和天府之國閑適安逸的人文氛圍融為一體,豐富其文化內涵;二是“川”字有貫穿流通、彙聚八方的含義,寓意著從事航空飛行事業的川航心懷五洲,海納百川,以搭建中國西部通往世界的橋梁、融彙天下為企業願景;三是以川流不息、奮進不止的河流寓意川航咬定青山、逆風翱翔的企業精神。川航的輔圖創意來自彩虹,他們以天空最美的彩虹形態,模擬飛機扶搖向上、白虹貫日的景象,強調了川航拚搏成長的企業價值取向。

短期融資券是企業依照規定的條件和程序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並約定在一定期限內還本付息的有價證券,具備成本低、發行條件嚴格、能夠提升企業知名度的特點。川航2002年股份製改造完成以來,長期依賴傳統的銀行貸款,融資渠道單一,成本高,靈活性不足,抗風險能力弱。隨著公司的穩健發展急需開辟新的融資渠道,同時公司的治理結構和經營管理逐步成熟和完善,也為公司開辟直接融資渠道奠定了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