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5日下午,川航集團和股份公司召開年度工作會暨職工代表大會。會上,集團公司總經理王鳳朝、黨委書記兼股份公司總經理李海鷹分別作了工作報告。
王鳳朝在報告中指出,集團公司2012年實現營業收入5.11億元,利潤總額3.06億元,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約為129.6%,較好地完成了年度生產經營目標。全體幹部職工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強化安全管控,安全形勢總體平穩;上下全力攻堅,確保良好經營效益;全麵提升管理,築牢可持續發展根基;強化發展戰略,著力企業長遠發展;狠抓服務質量,推動服務品質穩中有升;全麵加強黨的建設,為集團科學發展提供了堅強保證。集團安全、效益、服務、品牌均取得了較好的業績。
李海鷹在報告中指出,2012年,川航以穩健的步伐和隻爭朝夕的拚搏精神,創造著一個又一個奇跡——全年完成運輸總周轉量22.87億噸公裏,居全國民航第六,西南第一位;旅客運輸量1444.5萬人次,貨郵運輸量17.4萬噸,分別增長15.2%、11.6%和2.1%;全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53億元,同比增長18.1%,向民航交納發展基金2.8億元,平均每天75.5萬元;向四川省交納11.5億元的稅金,平均每天315萬元;公司盈利占全國行業比重達3%。全年空中服務滿意度90.68%,地麵服務滿意度88.70%,銷售服務滿意度87.74%,較去年均穩步提升,實現了持續安全、穩健發展、效益優質、管理進步、品牌升級、文化創新、政治和諧的全年目標,以改製10年的輝煌跨入中型航企!
川航人說,這是美麗川航的光榮,更是川航8151名員工的光榮!
2013年是全麵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十二五”承上啟下的“中堅年”。做好全年工作,事關“十二五”下半程後勁,決定著“十二五”是“前進”還是“轉折”。按照這個總體要求,川航將集中力量過好“五關”:一是做實體係基礎,狠抓安全管理,築牢持續安全關;二是做寬資源厚度,緊跟戰略步伐,跨越較快發展關;三是做強盈利能力,嚴控經營風險,攻堅效益增長關;四是做優職能建設,力促品牌服務,打通管理能力關;五是做大政治優勢,深挖文化內涵,堅守黨政清明關。
李海鷹在報告中特別強調,回顧近三年,黨政和諧為公司發展提供了強大能量,集中體現在“三個字”:一是“和”,明大勢,識大體,顧大局,積極妥善處理各類矛盾關係,在迅猛的發展態勢下確保了平和的隊伍心態。二是“情”,發動員工情係公司前途,情牽發展目標,增進公司關愛員工的“人情味”,在員工和企業間搭建了真摯的情誼。三是“幫”,圍繞中心工作,發揮各級黨組織作用,黨政相互補台,齊心協力助發展。這是近年政治工作的成功做法,也是十分寶貴的經驗,更是我們不可替代的政治優勢,要在“十二五”乃至更長時期堅持不懈地發揚光大。
2月22日,川航股份公司2013年工作目標解碼會召開,地點從青城山改到公司五樓多功能廳,晚餐也從星級酒店移到機關食堂,意在通過這種簡樸簡潔、莊重嚴肅的方式,向與會的幹部和職工代表傳遞一種危機感和緊迫感。
會議突出了2013年的八個關鍵詞,即:工作報告、六個關鍵、戰略轉型、商業模式、資源管控、結構優化、管理聯動、文化建設。會議安排了12名公司分管各方麵工作的領導發言,要求8分鍾限時解碼,少一些形容詞,多一些動詞;少一些空話,多一些舉措;少一些成績,多一些問題……這是自2011年以來工作目標解碼會一直保持的特色。12位領導的發言內容豐富、重點突出、思路清晰、解碼簡潔,獲得130多位參會者的陣陣掌聲。還有7位公司高管提交了書麵發言。
會上,李海鷹、張桂龍分別與相關責任部門簽訂2013年度“壹號工程”、航班正常管理、經營效益、精神文明建設、黨風廉政目標等共15份責任書。
會議由黨委書記張桂龍主持並講話。他講話的題目為《掙更多的錢,走更寬的路,努力完成公司全年各項目標任務》。他指出,川航的發展需要幹部主動作為,讓業績說話。領導幹部要心胸豁達、勤勉樸實,和班子成員搞好團結不折騰,和普通群眾打成一片不傲慢,和相關單位協調順暢不拆台。要戒驕戒躁心中有術,邊學邊提高,邊幹邊完善,不斷總結經驗,用成果來體現個人價值。要風清氣正帶好頭,促進隊伍建設,凝聚全員力量,上下一心謀正事、做實事、幹有益於川航發展的事。他要求大家在過好“五關”的同時認真做到三點:
一是思想上增強憂患意識,推行節約文化。在“和”、“情”、“幫”的基礎上,重點關注一個“節”字,即厲行節約為公。黨政部門要牽頭,紀工青婦要密切配合,加強宣傳引導,培育厲行節約、勤儉持家的思想土壤。節約要主動,要把節約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管控製度,優化流程、完善製度,建立完備的考核監督機製和獎懲機製。
二是從領導幹部做起,反對鋪張浪費。有句成語叫“上行下效”,這個詞義褒貶皆有。當領導幹部要待遇、比規格、圖享受,迎來送往,觥籌交錯,揮霍公款和公共資源時,浪費陋習就會一級一級傳染下去,何談令行禁止。我們要把這個詞用成褒義,“禮,與其奢也,寧儉”,要深刻認識到“浪費也是腐敗”,把勤儉節約作為政德標準。公司取消小食堂、更改開會地點倡導的正是“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風氣,希望各級領導幹部都能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讀懂、做實這12個字。
三是花好錢當好家,家才能興旺發達。今年各部門費用強壓15%,但“少花”
並不是“不花”,而是把錢花在有益於企業發展的實處,這對我們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技巧也是一種考驗。我們倡行節約,並不是狹義上的節約,是要用好錢、會花錢,把錢用在該花的地方,用在公司的發展建設、員工福利上,而不是用在吃喝玩樂上。目前公司生產經營方麵的節約很有成效,但仍大有潛力可挖,紀檢、人力資源和財務等部門要切實幫助各部門細致梳理風險點和浪費點,堵住腐敗和浪費源頭,為公司增收增效、減少人為浪費創造更多的條件。
李海鷹在主題發言中特別強調“問道”二字,並從道路、道理、道義三個方麵回答了三個問題:搞清楚走什麼樣的道,以什麼樣的方式走這樣的道,如何才能走好這樣的道。他指出,不管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人努力”始終是工作的主要方麵,因為企業的前途掌握在自己手中。走什麼樣的道?戰略轉型是主線,效益增長是任務,持續發展是關鍵,又好又快是目標。以什麼樣的方式走這樣的道?實施安全嚴管年,做寬資源的厚度,向結構要效益,突出執行能力的落實,黨政清明強調“和”、“情”、“幫”、“補”。如何才能走好這樣的道?川航的道義紮根在普通基層文化當中,這裏的利益選擇與工作狀態,決定了企業的價值觀念和做派,要堅持提煉,引導全員形成步調一致的企業行動。
他結合重點闡述了四個詞,即:創新、執行力、幹部作風、以人為本。他指出,一方麵創新就是堅持在航空主業上的切實創新,不因循守舊也不超前躍進。比如從實際出發,現在盲目上A380、大飛機機隊,大刀闊斧開國際,建物流大企業集團還不可行。另一方麵,創新還要避免穿新鞋走老路,要堅持以我為主的創新,打破單基地思維的束縛,突破西南地域界限的局限,走好網絡等轉型道路,讓川航在我們手上一步步走好。
他在闡述“執行力”一詞時強調,工作報告指出了幾個“不適應”的問題,集中反映為去年安全執行力的層層衰減,淡旺季收入的巨大波動,外站保障的顧此失彼,重點工作決策與推進執行的疏離滯後,工作線不通、指令不暢、支持不夠,內控管理事後補救多、事前預判少,仍然依靠“救急式管理”,從領導到員工疲於充當“救火隊員”。問題的發生,離不開各種類型的“不執行”,還有對管理理念和要求的傳達有斷層。今年的重中之重就是抓落實,抓執行力,抓從嚴治企,慈不掌兵是管理的基本要義。
他在講解“幹部作風”時強調,工作報告提出了“六要六不要”的作風,要堅定不移地抓發展、創增長、落實規劃、關愛員工、深入基層、帶好隊伍。他特別提醒幹部要注意一種傾向,在企業規模逐漸擴大後坐而論道多,誇誇其談洋洋灑灑,嘴巧手懶,所言所論隻在天上飛從不落地。他強調,這種傾向在新形勢下危害很大,將直接影響對發展態勢的研判,不能及時地掌握隊伍的狀態,無法準確地把握危機勢態,從而造成工作失誤,影響企業全局利益,全體幹部對此要保持警醒。
他在闡釋“以人為本”時說,今年工作總的來看是“骨頭多肉少”,挑戰更大,責任更重,任務更艱巨,唯有“人努力”一條路可走。在具體工作中,要“量力而行,盡力而為”,“有所為有所不為”,絕不逞強貪大,蠻幹硬幹,違背經濟發展規律,超越企業承受能力。要針對不同階段,把握好員工需求規律,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靈活應對,苦幹實幹加巧幹,抓住機會,全力以赴,言必行,行必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