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咬定“高位求進,改革創新”不放鬆。2012年是川航股份公司改製十周年,也是規模翻了五番的輝煌十年,同時進入中國民航前五行列。實踐證明,改革創新就是成功的經驗。“欲窮千裏目,更上一層樓”,“眼界決定世界”,我們必須給自己定一個更高的目標去攀登,高位求進,爬坡上行。我曾說過,看一個人的智慧就看他的眼睛,看一個人的力量就看他的對手。事實證明:“有誌者事竟成。”
四是咬定“美麗文化強企,建設美好家園”不放鬆。“得人心者得市場”,堅持文化強企,建設美好精神家園,應該成為川航新時期發展和追求的目標。“文化強企”和公司戰略是相互依存的。有錢隻能算“富”,隻有有錢之時又有豐富先進的文化,才能真正說強。對“做大做強”這篇大文章來說,我們隻做了一半,需要繼續努力做好另一半。現在,文化之所以被稱為“軟實力”,是與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的“硬實力”相比而言的。文化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不等於“可以沒有”,如果沒有了文化指向,沒有了文化這個根本和基石,這個企業就隻有“軟”
而無“實力”可言了。所以,“軟實力”背後要有“硬要求”,文化一旦為人所真正接受,就會像一隻無形的手,以一種無形的但又是強有力的力量,把人的行為拉入文化價值設定的製度規範的軌道。
文化是一個民族、一個社會、一個企業的“精神家園”。家園都是溫暖和可依賴的,在那裏可以找到精神的安定祥和,川航應該成為這樣的家園。人們追求真善美愛,因為愛是人類社會的最高情感,也是最寶貴的情感,所以任何社會都把愛作為重要的價值觀。中國的愛體現為“仁愛”,雖“仁者愛人”卻愛有差異,向上愛父母,向下愛子孫,愛英雄,愛祖國,愛事業,愛師長。電視劇《闖關東》的主題歌,歌名就叫“家園”,非常優美動聽。從中可以感受到,作為一個精神家園,親情、友情、恩情,一樣也不能少。
文化為川航“美麗”注入新內涵
2012年6月27日,《中國民航報》第四版以整版的篇幅,刊登了該報記者吳勇、何丹采訪川航股份公司總經理李海鷹的文章,通欄大標題是《川航轉型:在變局中謀發展》。文中寫道:
2012年初,榮獲“2011年度四川財經人物”大獎的川航股份公司總經理李海鷹在選擇年度關鍵詞時,把手按在了“轉型”兩個字上。一個詞,概括了川航正在發生的變局。這個變局從表麵上看波瀾不驚,其力量卻持久而深入,浸透到了川航的每一個神經末梢。
通過三年建設,內強實力的川航在2011年初步實現了“四個轉型”,即:從小型航空公司到中型航空公司的轉型,從點對點、線到線的單一運營到網絡化運營的轉型,從外延型到內涵型、從簡單的規模疊加型到向質量要效益的轉型,從傳統銷售模式向新型商業模式的轉型。踏上轉型之路的川航減少了向外界發聲的機會,一切似乎都在平靜中進行,讓人們產生幾分陌生和神秘的感覺。
多年來,川航在社會上贏得了廣泛的認知度和美譽度。旅客在客艙中可以直觀感受到美麗溫馨的服務,品嚐到美味可口的佳肴,欣賞到獨特的四川風情。在這之外,川航在地麵支持方麵也相繼推出了眾多的“美麗”服務。川航對美麗文化的宣傳和推廣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使”美麗”成為一個品牌。
然而,伴隨著以係統、理性、科學為特色的轉型,川航的美麗文化也在嬗變。
他們為美麗文化注入新的內涵——安全、正點。在對旅客提供美麗感受的一貫風格下,川航更加強調安全服務、航班正點。
安全:美麗的第一要義
對於航空公司而言,最大的服務就是把旅客安全地送達目的地。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川航將“安全至上,科學發展”作為新的安全理念,並製定了“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持續改進”的安全方針。
為了確保飛行安全,川航飛行和機務在安全基層文化上下足了工夫。川航機務工程係統建立的基層“天梯文化”,將“三高三精”作為其安全的核心理念:高時效的航線檢查,高質量的維修實施,高責任心的維修決策;精細籌劃飛機維修計劃,精密監控飛機技術狀態,精確實施飛機維修工程管理。它體現出川航機務人的自我追求——出好飛機,多出飛機,出合適的飛機,出有效益的飛機。機務工程係統的下屬科室單位維修支援部有“淨、靜、敬、精”四字經,其中包括:敬能生局,尊重生命,遵循規章;精益求精,提升能力,精密維修。
川航飛行部“天之驕子,美麗心靈”的基層文化,在今年針對飛行員重點開展了“政治品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三德教育,打造職業飛行員隊伍。他們還注重培育關愛文化和家園文化,感召飛行員的安全行為。在大駐站之前,中隊幹部提前給飛行員做工作,讓他們心情愉快地投入飛行;誰家有困難,中隊及時排憂解難;關注老機長的身體狀況,優化他們的飛行時間;舉辦“安全家書”活動,讓家屬理解、支持飛行員的飛行工作。
同時,為增強全員風險意識,川航在推行風險管理時借鑒傳統醫學的“上醫之道”。在川航看來,安全管理是一種“健康”狀態,“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風險管理須采用“上醫之道”,即形成“望聞問切,風險識別;對症下藥,風險評估;藥到病除,風險控製;強身健體,持續安全”的良性循環。
去年,川航飛行、機務、運控等8個生產運行部門共識別危險源221條,製定風險控製措施380條。在“警鍾長鳴,根治頑症”安全治理活動中,川航查找運行“頑疾”,深挖體係缺陷,全麵提高管理水平。
正點:美麗的“零”容忍
受諸多因素影響,航班正點已成為民航頗受社會詬病的熱點問題。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按照機票上的航班時刻,把旅客正點運送到目的地是航空公司的職責所在,也是航空公司始終為之努力的方向。
“任何一次航班不正常,不僅給旅客帶來不好的飛行體驗,航空公司也會蒙受損失。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對人為因素造成的航班延誤實行‘零’容忍。一旦出現人為因素導致的航班延誤,我們要求相關責任人直接去人力資源部報到。”李海鷹表示。
為此,川航各部門齊動員,全力保障航班正常。航站管理部從與代理方的協調溝通上入手,爭取在地麵代理協議的內容上,增加代理費扣減這一處罰條款,加大對機場地服代理的約束力度。航站管理部選擇的試點第一站為新開航線機場,即舟山機場,作為新版地麵代理協議簽訂的突破口。他們協調機場、代理方,最終在新版協議上明確人為原因造成航班不正常的責任歸屬。
對內,航站管理部通過正常率、簽轉率等指標加大對現場人員的考核力度,要求各航站密切與當地指揮中心的聯係,提高航班靠橋率;公共關係室定期梳理航班信息,提出合理化建議。
在川航工程技術分公司,技術支援部建立返廠無故障發現和庫房觀察件監控係統,減少誤送修和誤裝機率;提前安排檢查測試雷達、空調、環路等換季期的重點係統,避免季節性故障集中爆發,加強預防性維修;工程師全麵瀏覽機隊ACARS報文,編製當班航線工作包,一旦發現警告信息或故障報文,立即製訂解決方案,追溯航空器的曆史技術狀態,加強控製重複疑難故障。
品牌:美麗是一種至高境界
川航的安全服務為旅客提供的感受應該是“放心”,正點服務提供給旅客的感受是“順心”。那麼,豐富多彩的特色服務和個性服務則為旅客提供了“舒心”的感受。在確保安全、正點的前提下,川航不斷推出新產品,豐富服務種類,積極謀求與社會公眾的共鳴。2011年,川航繼續將美食、美景、健康、環保等時尚元素與“美麗川航,時尚川航”的川航品牌文化整合,推出蓉京、蓉滬、渝京等精品航線和多項節日特色服務產品,升級服務品牌,打造極具個性和市場競爭力的“中國元素?四川味道”服務品牌。
提起四川,離不開麻、辣、鮮、香的四川味道。搭乘川航的航班,旅客能在第一時間感受到四川的味道、四川的火辣、四川人民擋不住的熱情。在品嚐回鍋肉、辣椒醬、擔擔麵、麻團、鳳爪、蛋烘糕等特色川味美食時,身著蜀繡旗袍的川航空姐,以及美麗的四川風景畫總能令你目不暇接。在川菜風靡全國,乃至世界的今天,川航善用味覺抓住旅客的胃,贏得旅客的心。
今年5月,致力於“美麗”追求的川航正式啟動Skytrax四星評審。他們堅信,通過此次審計,將進一步促進全體幹部員工轉變觀念,強化品質追求,推動川航品牌質量建設再上台階。
川航“美麗”品牌的打造與傳播從未停止,川航人始終持之以恒地付出著。誠如李海鷹所言:“美麗是一種至高境界,我們一直在追求美麗的路上。”
該文的“記者手記”中寫道:
看川航轉型,看到的是機隊規模的壯大、網絡運營的雛形,看到的是以科學的係統、體係建設奠定的安全基石,看到的是被注入安全、正點新內涵的美麗文化。
如果說一切都是有形的存在,那麼,透過這些現象,川航向社會和公眾傳達出的是以責任贏取信任的姿態。
秉承著“真、善、美、愛”的川航,正積極致力於打造“百年老店”。“百年老店”成立的基礎是有大批顧客的信任。信任從何而來?它來自每一次安全、平穩的起降,來自航班延誤後每一個細微服務,來自麵對旅客的每一個微笑,來自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川航的轉型正在為贏得旅客更多的信任加分。
在梳理“四個轉型”的過程中,科學、係統、紮實、可靠,這樣一些具有鮮明理性色彩的詞彙不斷跳入記者的腦海。這樣的色彩是戰略轉型後川航的色彩。這位做技術出身的老總行事低調,出言看似從容隨意,舉重若輕,可細細一想,卻沒有一句話不是源於深思熟慮。在川航領導團隊的帶領下,川航的社會形象正日益顯出沉穩、厚重、務實的新風格。
到“十二五”末,川航機隊規模將達到108架,“四個轉型”將全麵完成。到那時,憑借雄厚的實力、高效的係統和專業的人才,川航不僅會成為一家規範有序、質量內涵型的航空運輸企業,而且按照李海鷹的期望,也將成為一家讓員工感到幸福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