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認為這值得同情,所有的選擇,都源於人物本心。
玉雪簫性格,在前世是吸引了白晝,在今生的最初引發了他強烈的摧毀欲望,是造成這段悲劇的重要成因之一。
優點與缺點,集合於一點。【參考章節,彼之心念】
對於沈凝語的態度,應該是玉雪簫對人最大的溫柔了。至於為什麼沈凝語作為玉寧的女兒都可以得到女主的溫柔對待,理由簡單而純粹,稚子無辜。沈凝語從來沒有做錯過什麼事,除了她無法選擇的出身以外。她對女主的依戀之情,非常明顯。論原因,可以說是玉寧的不成熟,對孩子的態度不夠認真和溫暖。【參考章節,意外相逢】
我將其認為是大度,因為平心而論,一般人做不到這一點。在聽完玉寧肆無忌憚的鄙夷和詆毀之後,更少有人能夠擁有平和的心態來對待其女兒,雖然,誰都知曉,孩子是無辜的。
玉雪簫對沈凝語說的話,並不是我單純寫著玩的。
單從玉雪簫的心態出發的話,她是後悔自己因為偏見而錯怪了哥哥二十多年,忽視他了二十多年的溫情對待,甚至不屑一顧。因而,不願意再有人同她一般了。
以女主內斂的性格,說出這些話之前,這番掙紮感受會有多痛,自行體會。
======
關於玉家人
看起來好像除了哥哥玉安琛以外,其餘的都不像人的樣子。【我沒有在故意虐女主,設定原本就是這樣的,故意虐犯不著】
一直都有一句話在流傳,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這句話,應該有著一定性的誤讀存在。在此不想多說,隻想說,這天下狼心狗肺豬狗不如的父母,往往都冠冕堂皇地穿著一身很完美的人皮,擁有這句最完美的無懈可擊的說辭,打遍天下無敵手,嗬嗬。
身為子女者,很少有人願意去反抗自己的父母,自然有限於這句話的原因,一個不小心就會被人扣上一個不孝的大帽子,於是便忍了吧。
關於父親玉孤,應該沒人對他有好感吧。事實上,他說出女主叛國的話,自然有他的道理,因為在那個時代裏,流傳的觀念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在他眼中,女主確實是個大逆不道的人,這點應該肯定。然而這並不能改變他不配為人父的事實,在他眼中,其實並沒有將子女當成子女,都隻是一個可以利用的工具而已。他心裏,最重要的是家族的傳承和發展,其餘的都不重要,以及他作為家主所掌握的權柄,才是最重要的。
他對女主這個女兒,不算是完全的當作棋子,但是在取舍的時候還是會選擇舍棄,是為人性【參考章節,恩斷義絕】
關於玉寧,可以算是聖母白蓮花了,應該也是很招人厭棄的角色。不過,除去她對於女主在男主心裏地位的猜測之外,她說的其餘的話,都算是大眾所看到的事實,不算特別造謠【參考章節,舊情如冰】雖然說她的作為讓人覺得很反感,不過作為一個長期被嫡出姐姐光芒所籠罩的孩子來說,她心裏有恨其實是很正常的現象,找準機會打擊報複,也屬於正常範圍。
另,這姑娘對沈羽是真愛,然而沈羽對她沒感覺。
不過,沈羽對玉雪簫未必是愛,因為曾經的可能而後的失去,所以產生了一種惋惜的感覺應該是可能性更大的。
關於玉安琛,應該算是全書最溫暖的人了吧。風流浪蕩都是表象,實質渴望自由生性瀟灑。【這麼寫,大概算是給女主的一種補償吧。不然真是成長得一點溫暖都沒有了】
他是一個好哥哥,因為懂得,所以守護。他明白真正的保護不是建成完美的避風港,而是在必要的時候能夠給予溫暖和安慰。【參考章節,血緣親情】
寫文過程中難得讓我有點心酸的地方之一【血緣親情章】。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注意到,女主有落淚的衝動,而上一次類似的劇情出現是在【彼之心念裏,因為憤怒和害怕】
傳言可謂是完美得無懈可擊,然而玉安琛卻還是無條件地相信她的話,將兩族恩怨都暫且拋卻,隻認下眼前的人,是他一直以來都希望疼惜寵愛卻堅決勇敢的妹妹。
這一份相信,彌足珍貴。世人向來說得多,做得少,許下諾言時是輕易的,辜負起來一樣容易得很。如他一般,無條件地選擇相信,少之又少,未許諾言而珍之重之放在心上,更是罕見。
越是親近的人說的話,越容易在意,也越容易受傷。由此,兄妹二人初次交鋒,終究是玉雪簫心中一道傷。【參考章節,血緣親情,兄妹見麵後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