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的成功,一半取決於人際關係的成功。在龍蛇雜處的社交場合裏,表現得太過激烈,容易惹來麻煩;表現得太過柔弱,又無法占有一席之地。聰明的人要運用社交手腕得到好人緣,得到別人的肯定,要學會如何與他人以和為貴地相處。糊塗學認為以和為貴的“宗旨”是一種靈活性,既能夠堅持原則,又能夠靈活應用,不失變通的交際智慧。生意場上和氣能生財,交友社交以和為貴,對待事情心平氣和,“和”是一種態度、一種境界,是一種以柔克剛的力量。
寬容不是害怕,不是懦弱,不是窩囊,不是無能,而是一種豁達,一種度量,一種“將軍額前能跑馬、宰相肚裏可撐船”的寬廣胸懷。寬容並不是對他人的恩賜和無原則的寬恕,而是一種理解,一種將心比心。人要有度量,凡事看得淡一點,不那麼斤斤計較的話,就省去了許多力不從心的煩惱。
得饒人處且饒人
古人雲:冤冤相報何時了,得饒人處且饒人。這是一種寬容,一種博大的胸懷,一種不拘小節的瀟灑,一種偉大的仁慈。為人處世,當以寬大為懷。生活在相互寬容的環境中,是人生的幸福,會使你忘卻煩惱,忘卻痛苦。
寬容是一種處世哲學,寬容也是人的一種較高的思想境界。學會寬容別人,也就懂得了寬容自己。
一位名叫卡爾的賣磚商人,由於另一位對手的競爭而陷入困難之中。對方在他的經銷區域內定期走訪建築師與承包商,告訴他們:卡爾的公司不可靠,他的磚塊不好,其生意也麵臨即將歇業的境地。
卡爾對別人解釋說,他並不認為對手會嚴重傷害到他的生意。但是這件麻煩事使他心中生出無名之火,真想“用一塊磚來敲碎那人肥胖的腦袋作為發泄”。
“有一個星期天的早晨,”卡爾說,“牧師講道的主題是:要施恩給那些故意跟你為難的人。我把每一個字都吸收下來。就在上個星期五,我的競爭者使我失去了一份25萬塊磚的訂單。但是,牧師卻教我們要以德報怨,化敵為友,而且他舉了很多例子來證明他的理論。當天下午,我在安排下周日程表時,發現住在弗吉尼亞州的我的一位顧客,正因為蓋一間辦公大樓而需要一批磚,而所指定的磚的型號卻不是我們公司製造供應的,但與我競爭對手出售的產品很類似。同時,我也確定那位滿嘴胡言的競爭者完全不知道有這筆生意。”
這使卡爾感到為難,是需要遵從牧師的忠告,告訴給對手這項生意,還是按自己的意思去做,讓對方永遠也得不到這筆生意?
那麼到底該怎樣做呢?
卡爾的內心掙紮了一段時間,牧師的忠告一直盤踞在他心裏。最後,也許是因為很想證實牧師是錯的,他拿起電話撥到競爭對手家裏。
接電話的人正是那個對手本人,當時他拿著電話,難堪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但卡爾還是禮貌地直接告訴他有關弗吉尼亞州的那筆生意。結果,那個對手很是感激卡爾。
卡爾說:“我得到了驚人的結果,他不但停止散布有關我的謊言,而且甚至還把他無法處理的一些生意轉給我做。”
卡爾的心裏也比以前感到好多了,他與對手之間的陰霾也獲得了澄清。
糊塗學認為享受寬容的幸福,就應該學會寬容。寬容他人對你的嘲笑,寬容朋友對你的誤解,寬容領導對你的錯怪。寬容一切你該寬容的,你會覺得你的心海寬闊得可以容納山川大海,你會覺得你變得越來越豁達高尚。
每個人都生活在人群之中,有人的地方,自然就有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和衝突,生活中的人是最現實不過的,為了生存,彼此必然含有利益衝突,有利益衝突,就必然有大大小小的矛盾分歧。更進一步說,社會中的人,並非每個人都是聖哲,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懂得寬容,如果每個人都懂得寬容,那麼社會也無需“寬容”這個字眼了。
生活中的糊塗學
寬容是一種財富,擁有寬容,是擁有一顆善良、真誠的心。對於別人的過失,必要的指責無可厚非,但能以博大的胸懷去寬容別人,就會讓世界變得更精彩,以寬容之心度他人之過,做世上精彩之人。
大肚能容天下事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凡有彌勒佛的寺廟裏,我們經常可以見到這幅對聯。這幅對聯,是講度量的,人能達到能容天下萬事萬物的度量,其思想便是進入“禪”的高層境界了。度量,是對他人長處、短處和過錯的一種包容。度量大,能得人心、團結人、納眾謀,以成其強大,對創造和諧的工作環境,十分有益。
統一企業的董事長高清願說:“待人處事,要包容大度。”這個道理人盡皆知,可是這也是最典型知易行難的事,有人就開玩笑的說:“眼睛都容不下一粒沙,更何況是他人對自己的辱罵與毀謗。”
他認為,要能成就一番大事業,就必須要有肚量與氣度,所謂江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大,泰山不捐土壤,故能成其高。他舉了多年前自己的一個例子來說明,多年前,基於道義與情義,他在台南幫投資了一項自己全然陌生的事業,接手時,這個事業已搖搖欲墜,再加上市場開放競爭,百家爭鳴,前景極為黯淡,麵對這個必敗的局麵,他們苦撐多時,虧損連連,最後在兼顧了情理法的情況下,決定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