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時間管理專家趙教授警告說:“不要以為拖拖拉拉的習慣是無傷大局的,它是個能使你的抱負落空、破壞你的幸福、甚至奪去你的生命的惡棍。”
趙教授對他說:“牛先生,你不該認為你的這種拖拉作風是你固有的個性,或者也許是一種不可救藥的毛病,實際上並不是這樣。這是一種壞習慣,正如所有的別的習慣一樣,它也同樣可以被克服掉。所以,你不應當回避那些棘手的信,應當首先處理它們。你因此而得到的鼓舞會使剩餘的任務迎刃而解的。”
這番警告使牛先生受到震驚。他決心著手解決這個問題,直到徹底戰勝它為止。在趙教授的指導下,牛先生學到一個原則:如果有一件事情要做,立即就幹。最後,終於成功地改掉了拖拉的惡習。
拖延常為“有空再做、明天做、以後做”、“拖”、“等”、“研究、商量”等等找借口,這是一種很壞的工作習慣。由於惰性心理,今天得過且過,今天該做的事拖到明天完成,現在該打的電話等到一兩個小時後才打,這個月該完成的報表拖到下一月,這個季度該達到的進度要等到下一個季度等等。帶著這樣的念頭工作隻會感覺工作壓力越來越大。
拖延是成功的最大敵人。一個企業家可能因為拖延沒能及時做出關鍵性的決策而遭到失敗,一個學生可能拖延沒有及時掌握應有的知識而失去上大學的機會。拖延到頭來隻會導致問題銖積寸累,難上加難。
工作中好的機會往往稍縱即逝,有如曇花一現。如果當時不善加利用,錯過之後就後悔莫及。今天你把事情推到明天,明天你就把事情推到後天,許多機遇就在一而再,再而三的拖延中失去了。我們應當記住,一年中每一天都是珍貴的時光。因此,在工作中要今天的事,今天做完。
生活中的糊塗學
能拖就拖的人心情總不愉快,總覺疲乏。因為應做而未做的工作不斷給他壓迫感。拖延者常感到時間壓力。拖延並不能省下時間和精力,剛好相反,它使你心力交瘁,疲於奔命。不僅於事無補,反而白白浪費了寶貴時間。
加班不虧,反是福
你沒有義務要做自己職責範圍以外的事,但是你也可以選擇自願去做,以驅策自己快速前進。率先主動是一種極珍貴、備受看重的素養,它能使人變得更加敏捷,更加積極。無論你是管理者,還是普通職員,“每天多做一點”的工作態度能使你從競爭中脫穎而出。你的老板、委托人和顧客會關注你、信賴你,從而給你更多的機會。
卡洛·道尼斯先生最初在杜蘭特工作時,職務很低,現在已成為杜蘭特先生的左膀右臂,擔任其下屬一家公司的總裁。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升遷,秘密就在於“每天多幹一點”。
我曾經拜訪道尼斯先生,並且詢問其成功的訣竅。他平靜而簡短地道出了個中原由:
“在為杜蘭特先生工作之初,我就注意到,每天下班後,所有的人都回家了,杜蘭特先生仍然會留在辦公室裏繼續工作到很晚。因此,我決定下班後也留在辦公室裏。是的,的確沒有人要求我這樣做,但我認為自己應該留下來,在需要時為杜蘭特先生提供一些幫助。”
“工作時杜蘭特先生經常找文件、打印材料,最初這些工作都是他自己親自來做。很快,他就發現我隨時在等待他的召喚,並且逐漸養成招呼我的習慣……”
杜蘭特先生為什麼會養成召喚道尼斯先生的習慣呢?因為道尼斯自動留在辦公室,使杜蘭特先生隨時可以看到他,並且誠心誠意為他服務。這樣做獲得了報酬嗎?沒有。但是,他獲得了更多的機會,使自己贏得老板的關注,最終獲得了提升。
社會在發展,公司在成長,個人的職責範圍也隨之擴大。不要總是以“這不是我份內的工作”為由來逃避責任。當額外的工作分配到你頭上時,不妨視之為一種機遇。其實,提前上班,主動加班,別以為沒人注意到,老板可是睜大眼睛在瞧著呢?如果能提早一點到公司,就說明你十分重視這份工作。每天提前一點到達,可以對一天的工作做個規劃,當別人還在考慮當天該做什麼時,你已經走在別人前麵了!
在工作中並不是多做一件事或多幫別人幹一點兒活就是吃虧。其實這是一種福氣,說明領導信任你。比如,領導讓你幫同事一把,這不是吃虧,這是為集體做好事,還加強了同事之間的友誼。假如領導讓你加加班趕趕任務,你不要以為你就吃虧了,你應該感到光榮,因為領導隻叫了你,而沒叫其他人,而且,你還可以從中學到不少新東西,提高自己的能力。正是那句老話“吃虧是福”,這裏說的“吃虧”是一種貢獻精神,你貢獻得越多,得到的回報也就越多。每次你多做一些,別人就欠你一些。多做一些,機會將隨之而來。這個虧,相比下來,是“福”啦。
生活中的糊塗學
加班也是減壓的方式之一。你可以借加班之機,處理那些被一再推遲的瑣碎小事。當你獨自留在辦公室裏,正是絕佳的‘還債’時機,把平時積累下來的工作項目整理出來,對自己的發展隻會有利。
苦幹的金子才發光
放眼當今社會之現狀,埋頭苦幹的人似乎正在受到冷落。君不見,埋頭苦幹的人得到的褒獎和重用越來越少,埋頭苦幹的行為得到的關心和支持越來越少,埋頭苦幹的精神得到的提倡和弘揚越來越少。其實。工作中隻有一件事是最重要的,那就是自己願意埋頭苦幹,至於別人怎麼說怎麼認為反而是一件無足輕重的小事。生活中如此,工作上也一樣,隻要好好幹,是金子總會發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