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貴的隕石(2 / 2)

他提出了一個假設——一個很有遠見的假設,結果證明非常正確,即許多隕石實際上是太陽係早期留下來的建築材料,因此多少保留著原始的內部化學結構。測定了這些四處遊蕩的岩石的年代,你也就(接近於)測定了地球的年齡。

7年後,彼得森終於收集到了可用於測試的隕石。

1953年春,在伊利諾伊州的國家試驗室,在一台新型的質譜儀下,他獲得了正式結果。那一天,他的胸膛裏也像落下了一片隕石雨,他幾乎能聽到激動與喜悅撞擊一塊的爆裂聲。他不敢馬上對外宣布,而是直接驅車回家,要母親趕快送自己去醫院,他以為自己馬上要發心髒病了……

過了幾天,在威斯康星州舉行的一次國際學術會議上,彼得森麵含禪機似地微笑走上講台。他望了台下一會兒,儼然是大雄寶殿上的如來佛祖,已將大千世界十萬江山、百萬魚蟲盡收眼底。然後,他宣布地球的確切年齡是45.5億年,誤差為7000萬年。

經過200年的努力,人類才終於知道了自己居住的家園的年齡。

隕石對科學研究彌足珍貴,要得到隕石卻必須99%地“靠天吃飯”,這剩下的1%,便來自月球取樣。

之前,人類在月球的9個點位上采集了岩石樣本。其中,美國阿波羅登月艙采集到6個點位的共381.7千克岩石,蘇聯通過不載人的機械方式取得了3個點位的共0.3千克的岩石。

既然99%地“靠天吃飯”,那運氣就很重要了。南極,應該說是地球上獨一無二的、運氣好得像青島啤酒泡沫一樣湧上來的“天堂”。

在南極的巨大冰蓋裏,百萬年來落下的隕石被完美地保存下來。冰蓋的運移極其緩慢,無數陡峭的山坡成了它運移的天然障礙。當夏季來臨,冰蓋的前峰消融,積累其中的隕石便逐漸堆積在山坡下。一年過後,在同一個山坡前,都有可能找到一些新暴露出來的隕石。

自1969年以來,世界各國的研究人員在南極洲收集到近兩萬塊隕石。美國卡內吉梅隆大學還專門研製出一種在南極洲複雜惡劣氣候條件下尋找隕石的機器人。鑒於幾乎絕跡的國內隕石研究來源,中國也多次組織南極隕石考察,戰果果然不凡。從1998年12月在南極內陸格羅夫山地區回收到第一塊隕石,到2009年我國總共獲得南極隕石11400塊,其中有2塊火星隕石,收集到一大批珍稀類型的隕石,如灶神星隕石、碳質球粒隕石、石鐵隕石等。相對於國內獲取的途徑,南極的隕石真是“物美價廉”。

中國廣泛分布的大麵積沙漠與荒漠,也是收集與儲藏隕石的寶庫。2013年的夏季,是一個期待豐收與突破的炎熱的夏天。5月,由林揚挺研究員與繆秉魁教授組織一批年輕的隕石專家隊伍,到新疆的哈密—鄯善的荒漠裏尋找與收集隕石,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短短一個星期的野外工作中,他們找到了43塊多種類型的隕石。也是在這個夏天,林揚挺還精心研究了2011年7月18日降落在摩洛哥沙漠裏的Tissist火星隕石。他利用掃描電鏡、激光微區拉曼分析和納米離子探針分析,研究火星隕石衝擊熔融細脈與礦物裂隙細脈中的碳物質顆粒,通過測定碳顆粒的同位素組成:碳-12、碳-13、氫-1、氧-16、氟-19、磷-31、硫-32和氯-35,證實碳顆粒是有機成因的碳,表明火星曾經發育過生命。

歐陽自遠感到高興,林楊挺與繆秉魁都出自他的門下,在歐陽自遠先後指導的幾十名博士生裏,有11名學生的專業方向是隕石,他們分別研究吉林隕石、清鎮隕石、南丹鐵隕石、南極隕石、玻璃隕石、高溫高壓隕石實驗、隕石宇宙成因核素、太陽星雲凝聚與隕石成因和宇宙塵埃的收集與研究等。這支隊伍的人數在增加,研究水平在提高,研究成果的影響在擴大,中國的隕石學與天體化學學科在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