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思(1 / 3)

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問遺君?雙珠玳瑁簪,用玉紹繚之。聞君有他心,拉雜摧燒之。摧燒之,當風揚其灰。從今以往,勿複相思!相思與君絕!雞鳴狗吠,兄嫂當知之。妃呼狶!秋風肅肅晨風硔,東方須臾高知之。

上 邪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江 南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敕勒歌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樂府詩集》收集了從不盡可靠的陶唐氏之作到五代時的樂府詩,計分為十二類:(1)郊廟歌辭。是祭祀用的,祀天地、太廟、明堂、籍田、社稷。(2)燕樂歌辭。是宴會用的,以飲食之禮親宗族,以賓射之禮親故舊……(3)鼓吹曲辭。是用短簫、鐃鼓演奏的軍樂。(4)橫吹曲辭。是用鼓角在馬上吹奏的軍樂。(5)相和歌辭。是用絲竹相和,都是漢時的街陌謳謠。(6)清商曲辭。源出於相和三調(平調、清調、瑟調),皆古調及魏曹操、曹丕、曹植所作。(7)舞曲歌辭。分雅舞、雜舞。雅舞用於郊廟等,雜舞用於宴會。(8)琴曲歌辭。有五曲、九引、十二操。(9)雜曲歌辭。雜曲的內容有寫心誌,抒情思,敘宴遊,發怨憤,言征戰行役,或緣於佛老,或出於夷虜。兼收並載,故稱雜曲。(10)近代曲辭。也是雜曲,因隋唐的雜曲,所以稱近代。(11)雜歌謠辭。是徒歌、謠、讖、諺語。(12)新樂府辭。是唐代新歌,辭擬樂府而未配樂,或寓意古題,刺美人事,或即事名篇,無複依傍。其中鼓吹曲辭、橫吹曲辭、相和歌辭、清商曲辭、雜曲歌辭、雜歌謠辭等六類,既有民歌又有文人擬作,堪稱樂府詩的精品。其所反映的社會生活內容較為寬廣,有對窮兵黷武的揭露,有對征役之苦的描寫,有憤怒的反抗,也有對愛情的渴求。

注意以下特點:《樂府詩集》中的作品或長於敘事,或重在抒情,或極盡誇張、鋪陳之能事,或短小而精悍。這些無不對唐及以後的詩詞創作產生深刻的影響。

蕭統(501—531),字德施,南蘭陵人(今江蘇常州西北),梁武帝蕭衍長子。從小聰明睿智,武帝天監元年(520)立為太子,未及即位而卒,諡為昭明太子。所以後人把他招聚文學之士編集的《文選》也稱為《昭明文選》。蕭統在東宮做太子時,東宮藏書近三萬卷,一時“名才並集,文學之盛,晉、宋以來未之有也”(《梁書·昭明太子傳》)。著名文人,如劉孝綽、殷芸、王筠等都聚集在他的周圍,受到他的禮遇。他的著述除《文選》以外,還有《文集》二十卷、《正序》十卷、《文章英華》二十卷,但都已失傳。後人輯有《昭明太子集》。《文選》的編撰究竟有哪些人參加,已很難確考,但有一點是可以加以肯定的,那就是它受到了劉勰《文心雕龍》的影響。《文選》是現在所能見到的最早的也是影響最大的一部詩文總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點校本適合當代讀者閱讀。

以下介紹一些精彩篇章。

《古詩十九首》:《古詩十九首》代表了漢代文人五言詩的最高成就。它不是一時一地之作,作者也都沒有留下姓名。其主要的內容有兩個方麵:一是抒發遊子的羈旅之懷;一是抒發思婦的閨愁之情。從詩作所描寫的內容來看,一般認為它們的作者大都是漂泊在外求取功業的遊子,抒發濃重的思鄉情緒、對功業未成的追戀、對時間的高度敏感以及從對方角度來描寫思念之苦等等。其抒情委曲婉轉、反複低徊,其用語明白曉暢而又句句醇厚,堪稱古代抒情詩的典範。《古詩十九首》對後代文人詩的創作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曹植、陸機、陶淵明等都不同程度學習借鑒了它的風格。

《毛詩序》:漢代傳授《詩經》的有齊、魯、韓、毛四家,但是到了後來隻有毛詩一直流傳至今,其餘三家都失傳了。毛詩每篇之前都有一篇題解,而在全詩的首篇《關雎》的題解之前有一部有關《詩經》的總論,於是後人一般把各篇題解稱為小序,而把總論稱為大序。《文選》所錄《毛詩序》即詩大序。關於詩大序的作者究竟是誰目前還有爭議。不過一般認為它的作者當是漢武帝時代的人。《毛詩序》主要闡發以下幾點思想:一是發揮了“溫柔敦厚”的詩教說,認為詩歌應該“發乎情,止乎禮義”。提倡“主文而譎諫”。二是提出了“六義”說:“故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三是情誌統一說:一方麵認為“詩者,誌之所之也。在心為誌,發言為詩”,另一方麵又說詩歌是“吟詠性情”的。

諸葛亮《出師表》:此表作於建興五年(227)蜀師北伐曹魏之前。身為宰相的諸葛亮主要分析了當時三國鼎立的局麵中蜀國的危急情況,告誡蜀國的幼主劉禪應該繼承先父的遺誌,善於聽從忠臣的意見,並表示了北伐的決心。全文感情真摯,說理透暢,特別是作為一國老臣所表現出的深重的憂患意識,尤能打動後來的讀者。宋代的陸遊在《書憤》一詩中說:“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短歌行(曹操)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輟?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燕,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