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作品集》
金庸的作品廣受歡迎,比較而言最出名的是《鹿鼎記》《笑傲江湖》《天龍八部》《射雕英雄傳》等幾部。
《射雕英雄傳》以郭靖的成長為主線,書寫了“為國為民,俠之大者”的主題。郭靖本是水滸英雄郭盛的後人,自幼流落蒙古荒漠。因機緣得以在成吉思汗身邊長大。因全真派丘處機與江南七怪的一場豪賭而成為七怪的徒弟,成年後為複仇及與楊康比武來到中原,與聰明伶俐的東邪之女黃蓉傾心相愛,並蒙北丐洪七公收為徒弟,學得“降龍十八掌”。在與黃蓉一起闖蕩江湖中,為保護《武穆遺書》,屢經艱險,後隨成吉思汗大軍東征西討。成長中漸明“為國為民,俠之大者”,毅然與黃蓉一起趕赴襄陽抵抗蒙古大軍。其間,江湖中人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丐幫、全真教、鐵掌幫等更因金兵南侵及《九陰真經》、華山論劍發生許多恩怨情仇的故事。
《笑傲江湖》是一部以描述江湖人物生活而寫的“政治鬥爭”的寓言小說。主人公令狐衝是所謂名門正派“華山派”的首徒,他放任不羈,靈活通透,至情至性,倜儻灑脫。然而因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及師傅“君子劍”嶽不群的栽贓被迫卷入宗派爭鬥之中,經曆了被逐出華山派、摯愛的小師妹另嫁他人、做了恒山派眾女尼的掌門、與魔教“聖姑”任盈盈相愛並最終相攜歸隱的傳奇人生。
《鹿鼎記》是金庸的封筆之作。
韋小寶自幼在揚州妓院中長大,把溜須拍馬、見風使舵、攀親認戚、拜師乞命、厚顏無恥、巧舌如簧等功夫都練到了天下無敵的地步。偶然來到皇宮後,與小皇帝康熙成了莫逆之交,助其殺了權臣鼇拜。後被天地會掠去,卻又當了青木堂香主。其後,周旋於皇帝和天地會之間。在五台山,保護老皇帝順治;在神龍教平息內訌,任白龍使;拜獨臂女尼長平公主為師;護送建寧公主遠嫁雲南;在莫斯科幫助索菲亞公主發動政變,被封為伯爵;領兵對俄作戰,簽下《尼布楚條約》……在皇帝麵前固然屢建奇功,官越做越大,在其他一切皇帝管得了的及管不了的場所和人群中同樣福大命大,如魚得水。並且使用各種卑劣手段騙到了七個如花似玉的老婆,又把藏有滿洲藏寶圖的八部《四十二章經》搞到了手。最後因皇帝讓他返回天地會,天地會讓他殺皇帝,顧炎武、黃宗羲等勸他當皇帝而左右為難,帶著七個老婆隱居。
其他如《神雕俠侶》以楊過與小龍女這一對情侶間的重重波折,誤會,曲折坎坷,合少離多的經曆為主線,抒寫了“問世間情為何物”的主題。
本段選自《鹿鼎記》第三十二回《歌喉欲斷從弦續 舞袖能長聽客誇》,寫韋小寶見陳圓圓的情形。運用調侃的語言,將韋小寶的機靈、油滑以及無賴的本色表現得淋漓盡致。陳圓圓一代美女的絕世容光和獨特遭遇形成的獨特心理也寫得不落俗套。
韋小寶不明她話中所指,但見她微笑時神光離合,愁苦時楚楚動人,不由得滿腔都是憐惜之意,也不知她是什麼來曆,胸口熱血上湧,隻覺得就算為她粉身碎骨,也是甘之如飴,一拍胸膛,站起身來,慷慨激昂的道:“有誰欺侮了你,我這就去為你拚命。你有什麼為難的事兒,盡管交在我手裏,倘若辦不到,我韋小寶割下這顆腦袋來給你。”說著伸出右掌,在自己後頸重重一斬。如此大丈夫氣概,生平殊所罕有,這時卻半點不是做作。
那麗人向他凝望半晌,嗚咽道:“韋大人雲天高義,小女子不知如何報答才是。”忽然雙膝下跪,盈盈拜倒。
韋小寶叫道:“不對,不對。”也即拜倒,向著她咚咚咚的磕了幾個響頭,說道:“你是仙人下凡,觀音菩薩轉世,該當我向你磕頭才是。”那麗人低聲道:“這可折殺我了。”
伸手托住他雙臂,輕輕扶住。兩人同時站起。
韋小寶見她臉頰上掛著幾滴淚水,晶瑩如珠,忙伸出衣袖,給她輕輕擦去,柔聲安慰:“別哭,別哭,便有天大的事兒,咱們也非給辦個妥妥當當不可。”以那麗人年紀,盡可做得他母親,但她容色舉止、言語神態之間,天生一股嬌媚婉孌,令人不自禁的心生憐惜,韋小寶又問:“你到底為什麼難過?”
那麗人道:“韋大人見信之後,立即駕到,小女子實是感激……”
韋小寶“啊喲”一聲,伸手在自己額頭一擊,說道:“糊塗透頂,那是為了阿珂……”雙眼呆呆的瞪著那麗人,突然恍然大悟,大聲道:“你是阿珂的媽媽!”
那麗人低聲道:“韋大人好聰明,我本待不說,可是你自己猜到了。”
韋小寶道:“這容易猜。你兩人相貌很像,不過……不過阿珂師姊不及……你美麗。”
那麗人臉上微微一紅,光潤白膩的肌膚上滲出一片嬌紅,便如是白玉上抹了一層胭脂,低聲問道:“你叫阿珂做師姊?”
韋小寶道:“是,她是我師姊。”當下毫不隱瞞,將如何和阿珂初識、如何給她打脫了臂骨、如何拜九難為師、如何同來昆明的經過一一說了,自己對阿珂如何傾慕,而她對自己又如何絲毫不瞧在眼裏,種種情由,也是坦然直陳。隻是九難的身世,以及自己意欲不利於吳三桂的圖謀,畢竟事關重大,略過不提。
那麗人靜靜的聽著,待他說完,輕歎一聲,低吟道:“妻子豈應關大計?英雄無奈是多情。紅顏禍水,眼前的事,再明白也沒有了。韋大人前途遠大……”
韋小寶搖頭道:“不對,不對。‘紅顏禍水’這句話,我倒也曾聽說書先生說過,什麼妲己,什麼楊貴妃,說這些美女害了國家。其實呢,天下倘若沒這些糟男人、糟皇帝,美女再美,也害不了國家。大家說平西王為了陳圓圓,這才投降清朝,依我瞧哪,要是吳三桂當真忠於明朝,便有十八個陳圓圓,他奶奶的吳三桂也不會投降大清啊。”
那麗人站起身來,盈盈下拜,說道:“多謝韋大人明見,為賤妾分辨千古不白之冤。”
韋小寶急忙回禮,奇道:“你……你……啊……啊喲,是了,我當真混蛋透頂,你若不是陳圓圓,天下哪……哪……有第二個這樣的美人?不過,唉,我可越來越糊塗了,你不是平西王的王妃嗎?怎麼會在這裏搞什麼帶發修行?阿珂師姊怎麼又……又是你的女兒?”
那麗人站起身來,說道:“賤妾正是陳圓圓。這中間的經過,說來話長。賤妾一來有求於韋大人,諸事不敢隱瞞;二來聽得適才大人為賤妾辯冤的話,心裏感激。這二十多年來,賤妾受盡天下人唾罵,把亡國的大罪名加在賤妾頭上。當世隻有兩位大才子,才明白賤妾的冤屈。一位是大詩人吳梅村吳才子,另一位便是韋大人。”
其實韋小寶於國家大事,渾渾噩噩,糊裏糊塗,哪知道陳圓圓冤枉不冤枉,隻是一見到她驚才絕豔的容色,大為傾倒,對吳三桂又十分痛恨,何況她又是阿珂的母親,她便有千般不是,萬般過錯,這些不是與過錯,也一古腦兒、半絲不剩的都派到了吳三桂頭上。聽她稱自己為“大才子”,這件事他倒頗有自知之明,急忙搖手,說道:“我西瓜大的字識不上一擔,你要稱我為才子,不如在這稱呼上再加‘狗屁’兩字。這叫做狗屁才子韋小寶。”
陳圓圓微微一笑,說道:“詩詞文章做得好,不過是小才子。有見識、有擔當,方是大才子。”
韋小寶聽了這兩句奉承,不禁全身骨頭都酥了,心想:“這位天下第一美人,居然說我是大才子。哈哈,原來老子的才情還真不低。他媽的,老子自出娘胎,倒是第一次聽見。”
(選自三聯書店1994年版)
金庸的小說之所以受歡迎首先在於他的故事好看而又耐看。他的小說,哪是曆史、哪是傳奇幾乎實不可分,小說的敘事場景“半在江湖,半在江山”,即不純是關於江湖,綠林,武林間的傳奇故事,也有著有關江山、王朝曆史內容的深刻展現。如《射雕英雄傳》,通過郭靖這一完全虛構的人物跟隨成吉思汗東征西討這一虛構情節。與曆史上的成吉思汗這一真實人物發生聯係,化虛為實,使傳奇故事讀來可信。《鹿鼎記》中,韋小寶和康熙之間也存在著這種曆史與傳奇化在一處的虛實關係。雖然這種寫法再現的不是曆史真實,卻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了曆史本質的真實及其真實的精神風貌。金庸小說的寓言性體現在對人文主題的表現上。《書劍恩仇錄》通過乾隆與陳家洛兄弟手足相互殘殺的故事寓言了滿漢之間的手足關係。《射雕英雄傳》和《天龍八部》之中,更通過郭靖、蕭峰、段譽等主人公的遭遇完成了各民族間兄弟情誼和矛盾的寓言。《連城訣》寫了人性的貪婪;《白馬嘯西風》寫了愛情的寓言;《笑傲江湖》以純粹的江湖故事成為最深刻的政治鬥爭的寓言。
武功的描寫是武俠小說的一大重要支柱,也是武俠小說吸引人的重要因素。金庸小說中的武功描寫花樣翻新、不拘一格,信手拈來都是妙招。他將中國文化藝術中的琴、棋、書、畫、詩、舞都寫入了武功技擊之中。如《笑傲江湖》中杭州孤山梅莊的四位莊主就是以琴棋書畫為名,也是以琴棋筆為兵器,把武功融入其中。其他如東邪西毒和北丐以簫聲、箏聲和嘯聲比拚內力;木桑道長用棋子打出滿天花雨;《連城訣》中有“唐詩劍法”,《俠客行》中李白的詩包藏著武學奧秘等等不一而足。不僅如此,金庸還將武功與人物的性格結合起來。樸拙的郭靖打的是陽剛實在正大雄渾的“降龍十八掌”;油滑的韋小寶隻能學會“神行百變”的逃跑功夫;而瀟灑的令狐衝學起不拘一格的“獨孤九劍”來則揮灑自如……更進一步,金庸在武功描寫中還表達了“博采百家業方成”、“高手未必出名門”以及“學藝還需大胸襟”等深刻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