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以科學精神認識世界(2 / 3)

康納脫先生講到化學革命。在十八世紀晚期,有一位了不得的科學大家,就是發現氧氣的拉瓦西埃。他首先打倒火烴老的假設,而建設了一個新的假設。在空氣裏很重要的成分,一個是氮氣,還有一個就是氧氣。沒有氧氣,我們的呼吸就要出毛病了,我們的生物、植物、動物就不能生存,火也燒不起來。當時幾個大科學家都沒有敢提出這個大膽的假設。從前我們中國道士煉金丹,是用朱砂來煉製的,因為朱砂是水銀與氧的化合物。拉瓦西埃利用放大鏡把太陽光的熱能集中在朱砂上,把朱砂燒熱,一部分變成水銀,一部分剛將氧氣還原。他用許許多多的試[驗]品,種種方法證明,來規定他的性質。拉瓦西埃可以說是化學的大祖師,不幸得很,在法國大革命之後,恐怖時期,死在斷頭台上。這是科學家在亂世時代的犧牲者。再舉一個例:十九世紀下半葉,即在一八九二年,我隻有一歲,那時我正在台灣,有一位英國化學家羅普萊利,從事於各種氧氣密度的實驗工作。當時已經有很精密的儀器,精密的程度可以到萬分之一。羅普萊利發現在空氣裏,把氧氣趕掉,再用各種方法提出氮氣,其中有一種方法比其他方法提製密度至少有一千分之一的差別。於是他寫信給化學學會,請他們幫忙找出答案。以後屢次實驗,又發現密度比以前還多,有二百分之一。後來英國有一位有名的化學家藍姍西,他用更精密的儀器把氮氣趕走,還剩下所謂二百分之一的第三種氣體,叫做氬氣。以上舉的例子,說明要戰戰兢兢的小心去求證。

科學大概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曆史科學,一類是實驗科學。曆史科學同樣也要求證,但他的證據是一去不返的。實驗科學是先要有假設,然後根據假設來推想,再在推想之下產生結果。無論對曆史科學也好,對實驗科學也好,總之,第一步必須要提[出]問題,第二步把問題的中心和重點指出,第三步去假設,第四步用演繹的方法把假設某種結果推想出來,第五步去找證據或從實驗中來證實它,這就是科學的方法,也就是“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

科學的人生觀(一)

今天講的題目,就是“科學的人生觀”,研究人是什麼東西?在宇宙中占據什麼地位?人生究竟有何意味?因為少年人近來覺得很煩悶,自殺、頹廢的都有,我比較至少多吃了幾斤鹽,幾擔米,所以來計劃計劃,研究自身人的問題。至於人生觀,各人不同,都隨環境而必變,不可以一個人的人生觀去統理一切;因為公有公理,婆有婆理,我們至少要以科學的立場,去研究它,解決它。“科學的人生觀”有兩個意思:第一拿科學做人生觀的基礎;第二拿科學的態度、精神、方法,做我們生活的態度,生活的方法。

現在先講第一點,就是人生是什麼?人生是啥物事?拿科學的研究結果來講,我在民國十二年發表了十條,這十條就是武昌有一個主教,稱為新的十誡,說我是中華基督教的危險物的。十條內容如下:

一、要知道空間的大。拿天文、物理考察,得著宇宙之大;從前孫行者翻筋鬥,一翻翻到南天門,一翻翻到下界,天的觀念,何等的小?現在從地球到銀河中間的最近的一個星,中間距離,照孫行者一秒鍾翻十萬八千裏的速率計算,恐怕翻一萬萬年也翻不到,宇宙是何等的大?地球是宇宙間的滄海之一粟,九牛之一毛;我們人類,更是小,真是不成東西的東西!以前看得人的地位太重了,以為是萬物之靈,同大地並行,凡是政治不良,就有彗星、地震的征象,這是錯的。從前王充很能見得到,說:“一個虱子不能改變那褲子裏的空氣,和那人類不能改變皇天一樣。”所以我們眼光要大。

二、時間是無窮的長。從地質學、生物學的研究,曉得時間是無窮的長,以前開口五千年,閉口五千年,以為目空一切;不料世界太陽係的存在,有幾萬萬年的曆史,地球也有幾萬萬年,生物至少有幾千萬年,人類也有二三百萬年,所以五千年占很小的地位。明白了時間之長,就可以看見各種進步的演變,不是上帝一刻可以造成的。

三、宇宙間自然的行動。根據了一切科學,知道宇宙、萬物都有一定不變的自然行動。“自然自己,也是如此”,就是自己自然如此,各物自己如此的行動,並沒有一種背後的指示,或是一個主宰去規範他們。明白了這點,對於月食是月亮被天狗所吞的種種迷信,可以打破了。

四、物競天擇的原理。從生物學的知識,可以看到物競天擇的原理。鯽魚下卵有幾百萬個,但是變魚的隻有幾個;否則就要變成“魚世界”了!大的吃小的,小的又吃更小的,人類都是如此。從此曉得人生不受安排,是自己如此的行動;否則要安排起來,為什麼不安排一個完善的世界呢?

五、人是什麼東西。從社會學、生理學、心理學方麵去看,人是什麼東西?吳稚暉先生說:“人是兩手一個大腦的動物,與其他的不同,隻在程度上的區別罷了。”人類的手,與雞、鴨的掌差不多,實是他們的弟兄輩。

六、人類是演進的。根據了人種學來看,人類是演進的;因為要應付環境,所以要慢慢地變;不變不能生存,要滅亡了。所以從下等的動物,慢慢演進到高等的動物,現在還是演進。

七、心理受因果律的支配。根據了心理學、生物學來講,心理現狀是有因果律的。思想、做夢,都受因果律的支配,是心理、生理的現象,和頭痛一般;所以人的心理說是超過一切,是不對的。

八、道德、禮教的變遷。照生理學、社會學來講,人類道德、禮教也變遷的。以前以為腳小是美觀,但是現在腳小要裝大了。所以道德、禮教的觀念,正在改進。以二十年、二百年或兩千年以前的標準,來判斷二十年、二百年、兩千年後的狀況,是格格不相入的。

九、各物都有反應。照物理、化學來講,物質是活的,原子分為電子,是動的。石頭倘然加了化學品,就有反應,像人打了一記,就有反應一樣。不同的,隻在程度不同罷了。

十、人的不朽。根據一切科學知識,人是要死的,物質上的腐敗,和貓死狗死一般。但是個人不朽的工作,是功德:在立德,立功,立言。善惡都是不朽。一塊痰中,有微生物,這菌能散布到空間,使空氣都惡化了;人的言語,也是一樣。凡是功業、思想,都能傳之無窮;匹夫匹婦,都有其不朽的存在。

我們要看破人世間、時間之偉大,曆史的無窮,人是最小的動物,處處都在演進,要去掉那小我的主張,但是那小小的人類,居然現在對於製度、政治各種都有進步。

以前都是拿科學去答複一切,現在要用什麼方法去解決人生,就是哪哼生活?各人有各人的方法,但是,至少要有那科學的方法、精神、態度去做。分四點來講:

一、懷疑。第一點是懷疑。三個弗相信的態度,人生問題就很多。有了懷疑的態度,就不會上當。以前我們幼時的知識,都從阿金、阿狗、阿毛等黃包車夫、娘姨處學來;但是現在自己要反省,問問以前的知識是否靠得住?有此態度,對於什麼主義都不致盲從了。

二、事實。我們要實事求是,現在像貼貼標語,什麼打倒田中義一等,都僅務虛名,像豆腐店裏生意不好,看看“對我生財”泄悶一樣。又像是以前的畫符,一畫符病就好的思想。貼了打倒帝國主義,帝國主義就真個打倒了麼?這不對,我們應做切實的工作,奮力的做去。

三、證據。懷疑以後,相信總要相信,但是相信的條件,就是拿憑據來。有了這一句,論理學諸書,都可以不讀。赫胥爾的兒子死了以後,宗教家去勸他信教,但是他很堅決地說,“拿有上帝的證據來!”有了這種態度,就不會上當。

四、真理。朝夕的去求真理,不一定要成功,因為真理無窮,宇宙無窮;我們去尋求,是盡一點責任,希望在總分上,加上萬萬分之一,勝固是可喜,敗也不足憂。明知賽跑,隻有個人第一,我們還要跑去,不是為我為私,是為大家。發明不是為發財,是為人類。英國有一個醫生,發明了一種治肺的藥。但是因為自秘,就被醫學會開除了。

所以科學家是為求真理。莊子雖有“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逐無涯,殆已”的話頭,但是我們還要向上做去,得一分就是一分,一寸就是一寸,可以有亞基米特氏發現浮力時叫Eureka的快活。有了這種精神,做人就不會失望。所以人生的意味,全靠你自己的工作;你要它圓就圓,方就方,是有意味;因為真理無窮,趣味無窮,進步快活也無窮盡。

(本文係胡適1928年5月在蘇州青年會的演講,原載1928年6月1日、2日上海《民國日報〉副刊《覺悟》)

科學的人生觀(二)

這個題目,自從民國十年夏間我在暨南學校講演以來,前後共講過五次;我因為不敢自信,至今不敢發表。去年我在北京法政專門學校講此題,筆記的共有七份,由原筆記人法專,《晨報副刊》記者三處轉交給我修改,我都壓抑下了,不敢讓他們發表。今年看了科學與玄學戰爭的許多文章之後,我對於這個問題的見解,稍稍有所修正;八月十二日在浙江暑期學校講演此題,力求明顯淺近,不能不刊落一切枝葉,專注重我所認為今日我們必不可不有的幾個要點。山中無書,深感不便。我希望將來有細細修正的機會。

十二,八,廿二,胡適

什麼叫做人生觀?一百天的科學玄學之戰,雖然起於“人生觀”的問題,不幸雙方都不曾給“人生觀”下一個明白清楚的定義。隻有丁在君先生在《努力》五十五號上曾說:

一個人的人生觀是他的知識情感,同他對於知識情感的態度。

又有唐擘黃先生在《努力》五十六號上曾說:

人生觀不過是一個人對於世界萬物同人類的態度。

在內容的方麵,這兩個定義也許是完全一致的,因為一個人的知識是他對於世界萬物和人的知識,情感也隻是對於世界萬物和人的態度。然而從文字和論理方麵說來,唐先生的定義似乎說得更明白些,更淺近些,更不容易引起誤解。所以我們在這裏隻采用唐先生的定義。

從字麵上去看,“人生觀”自然是一個人對於“人生”的意義和價值的見解。但“人生”不是孤立的。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是跟著一個人對於世界萬物和人類的見解決定的。我們平常說人生的價值,其實我們的意思隻是說人生在這天地萬物之中占一個什麼地位,有什麼價值。所以我們可以說,“人生觀”就是我們估計人生在世界萬物裏占何地位,有何意義的種種見解。比如前人說,“人為萬物之靈”,“人受天地之中以生”,“人與天地參”……這都是把人生和宇宙萬物比較來的人生觀。所以唐擘黃先生又說:

人生觀是因知識而變的。例如,柯白尼的太陽居中說,同後來達爾文的人猿同祖說發明以後,世界人類的人生觀起絕大變動。這是無可疑的曆史事實。

這是很不錯的。人生觀是我們對於宇宙萬物和人類的態度;我們對於宇宙萬物有了正當的了解,自然對於人生的意義和價值也有了正當的了解。這是唐先生下的定義的解釋。

怎樣才是科學的人生觀呢?我們所謂“科學的人生觀”,有兩個意思:一是充分采納科學對於宇宙萬物的解釋,使這些科學研究的結果成為我們的人生觀的一部分。一是隨時隨地用科學的態度和方法來應付一切人生問題。

……(缺)都可以用傳記材料來解釋,絲毫沒有什麼可以驚訝的。

今日的最大病根在於一點,就是哲學趕不上科學的進步。科學家在二百年中,已把許多關於世界萬物和人類的問題逐漸解答了。但一班哲學家還在那裏談玄說妙,尋他們所謂“最後之因”,尋他們所謂“絕對的”,尋他們所謂“命根”。這個現象,在西洋固然不免,在中國尤其顯著。張君勱先生說“國人迷信科學”,其實我們的國人隻有迷信,那有科學?舊式的學者,仍舊在那裏高談“太極”、“陰陽”、“精、氣、神”、“理、性”;時髦的學者,或者摭拾佛家的唯識一派的心理學,認為天地間稀有的寶貝,也不睜眼看看現代心理學進步到什麼地位了;或者摭拾西洋幾個反科學的玄學家的餘論,以為人生是超科學的而智慧是不能了解人生真義的,也就認為“天經地義”了。談哲學的人如此,更下一層的普通老百姓自然更不消說了。同善社、悟善社的努力彌漫於全國,濟顛、呂祖的照片公然出售於北京、杭州的市上。我們可以大膽說,今日的中國還隻是迷信的世界,科學的知識還不曾在一般人的人生觀上發生絲毫影響。

換句話說,現在一般中國人的人生觀,全不配稱作二十世紀的人應該有的人生觀,因為這些人雖然生在二十世紀科學昌明的時代,然而他們的人生觀還隻是依據他們的太高祖時代的模糊影響的經驗和信仰,全不曾受著科學的影響,全不曾容納科學的結果。他們為什麼深信濟顛、呂祖的鬼照相呢?因為“鬼”是他們太高祖以來相傳的迷信,是他們懂得的;而“照相”是科學的出產品,是他們不懂得的。他們不懂得照相,隻懂得鬼,所以他們談“鬼照相”,其實隻是談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