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節 股票大師選股經(1 / 2)

股票大師是在股市中叱吒風雲的人物,他們對股市行情的把握是相當準確的,所以股民有必要向他們學習經驗。

詹姆斯·羅傑斯:把賭注壓在國家上

“把賭注押在國家上”這一投資風格源自於羅傑斯少年時期一次失敗的投資經曆。羅傑斯總結自己當年的失利是由於“國家因素”,投資時正處於朝鮮戰爭所引發的漲價狂潮之巔,而戰後的價格回落則將預期的收益完全吞噬。1980年,羅傑斯帶著1400萬美元,開始了他的第一次環球之旅,開始了他的獨立投資人生涯。從葡萄牙、奧地利、德國,到新加坡、巴西,他的腳步遍布世界各地,因此羅傑斯也把他“把賭注押在國家上”的投資風格體現得淋漓盡致。

把投資眼光投向整個世界市場,是現代投資家一個特殊特點。羅傑斯是這方麵的佼佼者。在挑選股票上,他最關心的不是一個企業在下一季度將贏利多少,而是社會、經濟、政治和軍事等宏觀因素將對某一工業的命運產生什麼樣的影響,行業景氣狀況將如何變化。他自有他自己的看法。隻要投資者預測準確,而某一股票的市場與這種預見的價格相差甚遠,那麼這就是最贏利的股票。

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羅傑斯將眼光投向了無人問津的奧地利。許多人對此驚詫不已,因為當時奧地利的股市經曆了慘重的暴跌,資本市場一片蕭條,當地最大的國家銀行裏,甚至隻有一個人負責股票市場交易。羅傑斯到維也納做了一番調查,在經過縝密的調查研究後,他認為奧地利的經濟已經進入相對穩定的發展期,並果斷決策大舉投資奧地利股市,大量購買了奧地利企業的股票、債券,這一舉動在當時引發了國際投資市場有關這一國家投資價值的爭議。隨後,果然不出其所料,奧地利資本市場開始複蘇了!股市指數在一年之內暴漲了145%,因此被人稱為“奧地利股市之父”。

在羅傑斯的第二次環球旅行的時候,他創作了“ADVENTURE

CAPITALIST”這本旅行手記,他用投資家的眼光洞察所到之處的投資機會。他認為進入一個國家後,隻要兌換這個國家的貨幣,使用這個國家的貨幣時沒有問題,在開車的過程中隻要這個國家的道路交通條件良好,那這個國家就是可以投資的。他這種放眼長遠的贏利手段確實令人刮目相看。

他說:“貨幣確實非常重要。很多國家都實行外彙管製,所以我們為了錢的問題傷透了腦筋,有時候出於無奈還必須走私現金,然後在黑市上兌換。這些國家顯然還不太適合投資。”羅傑斯不無感慨地說起他和太太在某國的遭遇——當他在當地的ATM機上取錢時,正準備拿回信用卡的時候,卻不料錢被ATM機鬼神差地“吃”了進去。無處伸冤的羅傑斯最後隻能找到當地的黑手黨,把吃進ATM機裏的錢硬生生地掏了出來。而在非洲的博茨瓦納,他驚訝地發現城市中到處是高級轎車,當地的貨幣可以自由兌換,這個國家有三年的外彙儲備,政府預算和外貿都是順差,而股票市場隻有7名職員和7隻股票,股價很低還有現金紅利。羅傑斯當即購買了全部股票,並委托經紀人買下以後上市的每一隻股票。結果,2002年博茨瓦納被《商業周刊》評為10年來增長最快的國家。

這些事情讓羅傑斯很興奮,旅行也是他人生中具有濃厚色彩的一筆,環遊世界的浪漫夢想就這樣和金融投資考察實現了無縫連接,就像他自己說的,“賺錢和理想融合是最美妙的事情。”而很多賺錢的機會也是在理想中實現的。

巴菲特:把最喜歡的股票放進口袋

巴菲特在投資領域取得的成就是驚人的,總結他的成功之道,他始終堅持“集中原則”。他認為分散投資是愚蠢者為了避免股市的風險所采取的投資方法。真正的專業的投資者是不應該用這樣分散的原則來支配自己的投資的。

在他看來,投資股票應該少而且精,選擇那些最能贏利的,自己喜歡的股票,把他們放入自己的口袋,並且堅持長期地持有這樣的股票,如此,股票投資者就不必擔心在股市的跌宕裏自己隨著股市一起跌宕了。但是這樣選擇股票對於一般投資者來說是有困難的,問題的關鍵在於選擇股票如何做到“精”。

想要做到“精”,在投資之前投資者應該對企業進行財務業績等方麵的綜合調查分析,把自己的股票當作企業來經營,選擇最好的一隻或者幾隻股票,把那些在股市的跌宕裏一定會贏利的好股票收入自己的口袋。這樣的投資對於投資者來說才是最有價值的投資。

從巴菲特的投資實踐看,他的每一次投資決策都是完全建立在企業健康良好的運營和他對這一運營情況全麵深入了解的基礎之上的。他始終強調,成功的投資者購買的應當是公司而不是股票,這是巴菲特股票投資思想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