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是川還是默默以低承接了該公司的大部分股票,最終成了該公司的最大股東。雖然這次的交易因為是川的不小心謹慎而損失近300億日圓,但是從是川的這兩次收購來說,不難看出,是川銀藏都是以默默地吃進所謂的“爛股”,堅信自己的判斷,耐心地等待,結合他的其他炒股原則和方法,在股票市場上大顯身手,進而贏利!不管是做什麼事情都有自己的技巧,而是川的炒股技巧就在於此吧。
約翰·坦伯頓投資價值被低估的股票
坦伯頓在投資領域馳騁多年,贏得了豐厚的財富。在他的書中,他總結自己的投資經驗,認為他的操作哲學可以用一句話來說明:“在全球市場中尋找市價較真正價值為低的公司”。
這決不是說他隻是投資便宜的股票,實際上他並不滿足於隻買便宜貨,當他注意到一支股票時,他會再三的研究,周密地考察這個股票的各個方麵,而且隻在他相信真的具有投資價值時才會去買它,在投資中他秉持的操作策略乃承襲老師班傑明·葛拉罕(Benjamin
Graham)的“價值投資法”,他們都在市場中找尋“物美價廉”的股票。
他認為最值得投資的股票通常是被低估的股票,由於股票市場的特殊環境和運作模式,往往會有很多股票的價值被低估。這些被低估的股票雖然最具投資價值,但是卻常常被人們所忽略。因此,他的投資組合中常有一些不知名的股票。從他最初的投資就可以看出他的這個觀點的正確性,二戰初期,他購買了人人棄之如弊履的股票,但是四年之後卻大獲其利。這個例子正是他這個理論的體現和證明。
坦伯頓說:“投資價值低估股票的挑戰,在於判斷股票是被低估還是它的價值就隻有這樣,或者它是具有潛力的超值股。”這也就是說,有些股票即使已經滑落為水餃股、雞蛋股可能還太貴,因為它的價值隻有這些,甚至已經可以說是毫無價值可言了。而有些股票雖然居於百元俱樂部中,卻仍覺得太過便宜,因為它的價值遠遠不止於此,還有很大的升值空間,這樣的股票是真正的有價值的股票,因為它的價值被低估了,因此還有潛力可以挖掘,投資者應該看準市場,選擇這樣的潛力股。
由此可知,坦伯頓操作管理的投資重點乃在於“物美”,“價廉”並不是關鍵。隻有在“物超所值”下,才能賺取豐厚的投資報酬,而如何得知該標的物已過於高估或是物超所值呢?這當中衡量的重點應回歸到基本麵,了解股票的真正價值所在,方可知道這個股票是“物美價廉”,還是就隻是“價廉股票”。
就我國當前的投資環境看,目前我們正處在科技泡沫後另一個新時代的開端,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也創造了各行各業龐大的商機,因此選股思路應深入細節,接近市場,尋找那種在長期經濟發展中有內在發展動力的企業投資,尋找那些長期、穩定地創造不斷增長的現金流的企業,這樣的企業是極具潛力的企業,一旦選定並投資以後,不會受短期市場波動的影響。因此未來具有投資價值的潛力股將可能出現在任一產業,唯有用心觀察時代的脈動,並積極尋找能抓住時代脈動的公司投資,才能與趨勢一起成長。
殷保華的七不買原則
殷保華被譽為民間股神,讀一讀殷保華的故事,也許新股民們能學到一些東西。殷保華有一個七不買的炒股原則,被人們津津樂道。
成交量上的誤區。
不要以為成交量不會騙人,其實,成交量是現在股市最會騙人的一種方法,對倒放量騙散戶就是莊家法派的最好方法。從周線圖上我們可以看出,任何股票哪一次天亮不是頂,坐莊的隻要拿20萬股,自己買進賣出,對倒20分鍾,就足以吸引大量的股民去追漲,而且效果特好。所以,成交量也不能完全相信。
技術分析上的誤區。
技術分析非常重要,但投資者也不能完全按照公開的統一指標買賣股票,金叉買、死叉賣不都是正確的。技術分析,投資者首先想到的就是KDJ,RSI,MACD等常見的技術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