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是謠言最多的地方,如果每聽到什麼謠言,就要買進賣出的話,那麼錢再多,也不夠賠。——是川銀藏
回顧2007年的股市中,由於種種不錯的前景體現,展現給股民的,是一副樂觀的、欣欣向榮的畫麵,股指頻頻的翻紅,許多股民散戶跟風進入了股市,其中不乏上班的白領、家庭婦女、退休老人、甚至大學生等,股市越來越趨向低齡化,高齡化,人們普遍的心理就是——錢投進去,就能賺錢。然而對於股票的不甚了解,甚至股民自身的性格、心理素質等,都會影響對於股票的投資盈虧,到了後期,2008年年初,股票的暴跌,更導致不少股民精神崩潰,經濟窘迫,令人無可奈何,其實,這不能全部怪罪於股市,也不能將所有的埋怨都歸結於管理層。任何事情都是雙向形成的,股市也一樣,股市之於股民,股民之於股市,這是一種雙向作用,與其說贏股市,不如說是——贏自己。
跟風就漲行嗎
北京大學心理學係副教授侯玉波說,“趨利避害是人之常情。去年股市收益的確挺高,部分人也賺了錢,因此帶動更多人進入了股市。”因此,形成的一個受眾的感受就是——“進的人越多,‘從眾心理’的作用就越強。別人都這麼做,我也要這麼做。”其實,股民如果能夠理性投資,稍作思考,即可得出疑點問題,大機構莊家會流露出那麼明顯的破綻嗎?如果股票真的能夠跟風就漲瘋的話,莊家又將如何控盤呢?如此明顯的破綻,是不利於大機構的資金利用的。
小張是某公司的業務員,月收入五千元,在一次同學聚會上,一個炒股發了大財的同學勸他也買上幾支股試試。小張於是把積蓄的五萬元買了一支前景看好的股票,並把自己炒股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小張。
在第一年裏股市行情比較平穩,小張輕鬆地賺了五千元,他準備在第二年再接再勵、再創佳績。湊巧的是,第二年小張買的這支股突然飆升,一天之中股指上漲了一百個百分點,有很多股民跟風購買這支股,小張欣喜若狂,他沒有急於賣出手中的股票,還準備再買入一萬元的股票,以圖大賺。
這時小張的同學打電話給小張,告訴他不要盲目跟風,並說這種現象很有可能有幕後莊家在操縱這支股,但是財迷心竅的小張沒有聽從同學的勸告,又買了一萬元的股票。前幾天,小張還沉浸在股指上漲的喜悅之中,可是到了第六天,股指大盤大跌,小張一下賠了三萬元。
看著網上眾多股民的咒罵和悔恨,小張垂首頓胸、悔不當初。
其實,隻要小張稍作思考,就能理性投資,就能避免跟風給自己帶來不利影響。
由此可見,在炒股中跟風就漲是一種錯誤的思維,用這種心態炒股並不會一夜暴富,甚至有可能傾家蕩產。那麼,當股市出現跟風就漲這種現象時,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不急於購買或拋售股票
從眾跟風是人們的普遍心態,尤其是身處股海之中的股民,跟風往往會讓他們損失慘重。因為他們的股票會在高點套牢,因此股民們即使是聽到有人跟風購買股票賺錢,也不要盲目地跟著購買或拋售。
充分了解所買股票的情況
不了解一支股,卻要急著購買,或在他人鼓動之下購買者,雖然也會有“不小心”獲利的可能,可是損失的概率更高。所以股民在麵臨股市跟風時,一定要了解到自己所買股票公司的基本麵,之後再決定是否跟風。
時刻關注股市
有人在整個股市呈現跟風狀態時,采取了回避的態度,這也是錯誤的。因為對跟風熟視無堵,拒絕了解跟風時的指數與基本麵,會造成到股票退市還不知道的情況,最後很有可能血本無歸。
多買幾支股票分散風險
為了避免跟風造成損失,我們可以事先多買幾支股票,這樣可以分散風險。因為我們可以用其中的一支股票跟風,即使操作不當損失大量錢財,我們還有其他股票賺錢,從整體上來說,也不會損失太多。
跟風是人們一種普遍心理,但並不是所以的跟風都能給股民帶來實際收益,因此股民應從實際情況出發決定自己的炒股策略,而不是盲目跟風。
股民通病:恐“高”症
看著當今股市指數,令不少股民唉聲歎氣茫然不已,然而,在去年10月左右,卻又是另外一番景象:2007年國慶長假後4天,大盤連續衝破5600/5700/5800/5900四個整數大關,一直到了2007年10月15日,上證指數收盤報6030.09點,大漲2.15%。
股指的一路走高,股民的心,也跟著一路提到了嗓子眼裏,緊接著股市震蕩加劇,更讓不少股民散戶們憂心忡忡,有人甚至戲說,股民散戶們是患了“恐高”症。2007年5.30以後,股市開始逐漸複蘇走高,5.30年的抄底機會,許多股民往往處於對於股市走高的恐懼心理,均不敢抄底,例如股民老彭就是其中一個,5.30股市暴跌,老彭的股票被套,隨著股市的逐漸走高,老彭一直猶猶豫豫的,想出手又不敢出手,自己手中所持的股票早已經漲被套前的價位了,朋友們都勸老彭繼續持有,但是,股指的逐漸走高,讓老彭對於股市已經有了恐懼心理,漲到略高於被套前的價位的時候,老彭不聽朋友的勸阻,迅速悉數賣出,然後,一直到2007年10月上旬,老彭之前的股票早已是被套前的翻倍了,老彭扼腕歎息。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2007年5.30事件之後,給予不少股民散戶,中小型機構予以沉重的打擊,2008年4月,回顧5.30之後的股市走向,不少股民看著股市股指3000點風雨飄搖,均選擇轉投其他的投資項目,導致一時間,購買金條等其他的投資項目銷售量比平日漲了4至5倍。
其實,應對股市中的“恐高症”,股民隻要自己捫心自問:
究竟有沒有合理的對於自己所持有的股票進行合理的估值?——股票的市值,股民要有一個合理的判斷,如果在股指節節攀升中,股票依然沒有漲到合理的市值,那麼就繼續持有,否反之。
自己所持有的股票,從長遠的投資意義上,有多大的價值?——股票的長遠投資價值,股民應當對於市場的投資環境,市場信息變化,有一個準確的,知根知底的了解,對於所持股票,如果具備長遠投資意義,那麼股指的走高走低,都不應該影響你,對自己的判斷有著自信的態度,才不會錯失良機。
美國投資大師威廉·歐尼爾認為,有98%的人不敢在股價創新高時買進,因為他們擔心股價已經漲得過高,其實,一隻股票是否有投資價值,不能隻根據股價的運行位置,更不能看其絕對價格,隻要它的價格還沒有完全反映出其內在價值,就是值得持有的。
“死了也不賣”
把股票當成是投資才買來……
一漲一跌都不會害怕掉下來……
不理會大盤是看好或看壞……
隻要你翻倍我才賣……
……我不聽別人安排……
憑感覺就買入賺錢就會很愉快……
享受現在別一套牢就怕受失敗……
許多奇跡中國股市永遠存在……
……死了都不賣……
不給我翻倍不痛快……
我們散戶隻有這樣才不被打敗……
死了都不賣……
不漲到心慌不痛快……
投資中國心永在……
……就算深套也不賣……
不等到暴漲不痛快……
你會明白賣會責怪……
心態會變壞……
到頂部都不賣……
做股民就要不搖擺……
不怕套牢或摘牌……
股票終究有未來
這首歌在2007年的股市中一直都很流行,在印花稅上調的利空消息影響下,股指大幅下挫,不少股民的資金市值在幾天時間內縮水一半。這首歌就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在股民中普遍流傳開來。
“死了也不賣”這首歌揭示出股民的固執心態。記得在上一輪大牛市的頂峰,市場流行的是:“不怕套、套不怕、怕不套。”結果最終有相當數量的一批股民在不怕套的心理驅使下,被股市套牢多年,有的股民至今仍然不能解套。這就是盲目投資的心態讓股民陷入了萬劫不複之地。許多股民麵對著震蕩不安的股市,總是感到十分緊張,大盤的高位跳水,對那些心理素質不好的股民來說,是一種煎熬的考驗,那麼到底應該不應該割肉呢?是否真的像歌裏所唱的那樣,“死了都不賣”?
其實,對於股票究竟是選擇堅守還是割肉,不能一概而論,炒股票其實就是考驗人的思維,甚至是考驗著人的心理素質,在股市千軍萬馬大軍征途上,你的思維正確了,你能夠麵對股市的連綿考驗,而立足於身,保持理性的判斷,就會在股市中賺錢。在股市中虧損,其實最大的問題,不是局勢,而是心態,盲目的跟從,錯誤的思維方式,這種錯誤的方式,讓廣大散戶常常身陷股市的囹不可自拔,不是不夠聰明,而是每個人都不是經濟學家,也不是國家證監決策層,更不是預言家,不可能預言股市未來的走向,瞬息萬變的股票,誰能預料每一秒即將發生的事情呢?
股民小A在大學學習期間,跟著其他的同學一起進入股市,自信滿滿的,甚至把自己的學費都挪用去炒股,我們姑且不論他挪用學費的行為正確與否,先看他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
結果就是小A進入股市之後,開始的一段時間如魚得水,然而,股市的瞬息萬變,豈是任何人能預測得到的?股市行情急轉而下,小A不知如何是好,同學們都紛紛的止損清倉,小A卻總夢想著“過幾天就漲回來了”“股市哪那麼快的崩盤,今天跌了明天就漲回來了唄!”對於證券市場的不甚了解,股市由於受各方麵因素影響,持續的暴跌中,小A的資金被越套越深,苦不堪言,而此時,學校也對小A下達警告,要求小A迅速補交學費……
小A的問題出在哪裏?當股民要麵臨著止損的決策的時候,就必須要對炒股的這筆資金做一個謹慎的思考,例如這筆錢是否是閑錢?是否會影響今後的生活?這很重要,之後再來判斷手持股票的市場情況,投資環境如何等。要想避免小A的這種情況,股民應當怎麼做呢?
理性對待割肉,割肉不是對於資金的放棄,而是對於資金的合理估算。
牢記炒股的初始意義——資金最大化的利用,獲利是炒股的根本。
資金套在股票上,不會生利息,相反,越套越深,被套容易解套難,特別是當市場陷入各方麵因素影響的局麵的時候,往往由於種種原因,很難從深淵中出來。要當恰當的時機出手,來回翻動。
設置合理的止損線。每個人都必須對於自己的收益和虧損有一個嚴格的界限,盡可能的不要突破它。
不要孤注一擲,不要用賭博的心態,更不要用投機的心態來麵對股市。
其實,隻有理性對待割肉,才是最為理性的理財方式,畢竟,被套兩三年,若能夠在恰當時機出手,來回翻動,也是一種資金有效利用方式,從另外一個層麵來說,正確理性應對股市投機,持倉持的明白和理性,則也是對於資金的一種保障,盲目的捂著錢袋和盲目的撒錢,都是不明智行為。
股市要靠運氣?
“證券市場最喜歡開玩笑,你一買進它就跌,你一賣出它就暴漲,所以證券市場很幽默。”——花榮
花榮——中國股市的不死鳥,混跡股市17年,是股市的一顆常青樹。
股市到底是不是要靠運氣,這倒是一個值得辯證思考的問題,廣大股民散戶時常有一種懊惱的心態,剛剛買進的某股票,馬上就跌了,而剛一賣出去,這股票馬上就暴漲,這不僅是一個股民盲目跟風的心理作祟,其中還蘊藏著莊家操盤的策略方針。
一份統計數據顯示,股市虧損的占70%,20%是保本的,賺錢的隻是10%的人,有人總是認為運氣在股市之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畢竟股民散戶永遠不如大機構反應靈敏,買股票賺錢,除了靠股民的眼力,剩餘的就是要靠股民的運氣了。而所謂運氣,通常是指超出個人控製能力或者說預測範圍之外,能夠導致結果好壞的成分,雖然不具有共性和普遍性特征,然而是客觀存在的事實。
股民趙女士,是一家理發店發廊的老板,生意紅火,2007年,看好股市的行情,硬是豁出去了,把理發店轉讓,專心炒股,看好中石油,中石油發行的時候,在18元左右買進,然後一直捂倉持有,2007年11月5號,中石油已經漲到了48.62元,趙女士十分高興,而此時,周圍一些朋友,卻對於股市的行情後期走勢做出了相反的判斷,並勸趙女士拋出股票,而此時,陷入中石油帶來豐厚收益的趙女士,卻全然不顧股市中頻頻出現的危險信號,執意繼續持有。
然後,股市後續行情,急轉而下,趙女士心裏十分焦慮,收益減少,朋友們再勸趙女士拋售股票止損,趙女士卻不聽眾人勸阻,認為自己的運氣不會那麼差,股票一定會漲回來的。
朋友卻叫趙女士不要迷信運氣,不要憑著感覺走,要分析大盤走勢,市場環境等,趙女士不信,一直到2008年的4月18日上午10時09分,中石油幾乎是垂直下跌,定海神針破發價16.7元,觸底16元,而滬指1996年以來最大的周跌幅11.4%,A股市場陷入恐慌中,趙女士也後悔莫及,本來到手的豐厚收益也飛了,令人惋惜不已。
這能夠怪趙女士的運氣不好嗎?中石油是一支前景不錯的股票,然而它帶給人們的打擊也是最重的,所以,股市中,運氣的好壞,其實跟股民自身的決策是相關聯的,應對股市的各種突發狀況,股民必須明白:
在股市的每一筆買賣操作中,應該把握好每一次買入的價位和時機,這決定著你的勝負關鍵。對於任何一筆買入,應該把握好時機,特別要考慮好獲利的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