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9章 精神放鬆有利於增強記憶(1 / 2)

美國的教育學家阿特沃特曾說:大腦疲勞就是大腦細胞活動過度引起的。如果大腦正處於疲勞階段,不論你怎樣努力,腦細胞的活動能力也要降低,記憶力隨之下降。在這種狀態下勉強工作,久而久之會降低大腦的興奮程度。

可見,大腦不能過度疲勞。每當大腦疲憊時,就應該休息片刻,讓大腦得到充分休息,使記憶經常處於最佳工作狀態。

許多人都知道,睡眠有助於恢複體力和腦力,有兩份醫學報告分別顯示,睡眠有舒緩壓力、放鬆精神,增強記憶力的功效。

1.減壓與發揮記憶力

以色列研究人員上個月發表的研究報告顯示,睡眠是舒緩壓力的好方法。

這項研究是以36名22歲至36歲的學生為調查對象,讓這些學生在壓力高峰期下接受評估,根據他們按對壓力的處理法分成兩組。研究結果顯示,傾向憂慮者會減少睡眠時間,相反,那些懂得疏導情緒者,睡眠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研究人員說,有時睡眠可以幫助舒緩激動神經緊張,使人暫時遠離壓力。

哈佛醫學院也有報告指出,要加強記憶力,必須要有足夠的睡眠。這項研究有24人作為被研究對象,研究人員要他們在1/16秒內確認電腦上閃動的3條斜紋,結果有半數的人當晚呼呼大睡,其餘的則保持清醒,直到第二晚或者第三晚才可入睡。4天後測試這24名人士的記憶力,結果發現,第一晚入睡者,辨認圖案的正確度比不睡者強。研究結果顯示,飽睡一頓,精神放鬆後記憶力才能充分發揮。

2.睡眠不足的後遺症

專家認為,睡眠對於我們白天的表現有很大的作用,睡眠不足會引起一些後遺症,如白天嗜睡、情緒不穩定、憂鬱、壓力、焦慮、失去應變能力、免疫力降低、記憶力減退、失卻邏輯思考力、理解能力降低、工作效率下降等。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生活形態的改變,目前有不少人嚴重睡眠不足,或是患有失眠症。

美國睡眠障礙協會認為,睡眠有量化標準,可鑒別失眠的嚴重程度。各種失眠表現的量化標準如下:

(1)入睡困難:是指從上床到入睡時間不超過30分鍾。

(2)睡眠不充實:是指覺醒的次數過量或時間過長,如整晚覺醒時間每次超過5分鍾,同時覺醒次數有兩次以上;或是整晚的覺醒時間總共超過40分鍾。

(3)淺度睡眠:熟睡或深睡期降低,相反的,入睡期與淺睡期增加,這也顯示睡眠量不夠。

(4)睡眠時數不夠:睡眠時數少於6.5小時。

睡眠專家認為,假若上床30分鍾還無法入睡,或是半夜裏忽然醒過來,不妨幹脆下床,走出臥室,或在黑暗中坐一會兒,或是讀點輕鬆的書,聽點輕快的音樂,甚至做點簡單的家務,以放鬆神經,那麼,再次上床時也許就較易入睡。

專家認為,要確立自己的睡眠量可依照下列步驟:

先定下適合自己的上床時間,除了要容易入睡外,也必須距離起床時間至少8小時。在接下來的一個星期內,在同樣時間上床,並每天記錄起床狀況,由於過去上床時間較晚,習慣睡得較短,在開始的前幾天,你也許會醒得較早,但往後,醒來的時間就會漸漸延後。

專家認為,永遠不必擔心自己睡得太多,而且,遇有空當,可盡量利用時間,多閉雙眼養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