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菲奧莉娜成了道·瓊斯30家指數公司中的第一位女CEO,這不僅使她一手帶大的朗訊科技公司發生“大地震”,而且也是保守的惠普公司60年曆史上破天荒的第一次。正式任命的那一天,華爾街沉寂許久的股市終於傳來了笑聲,惠普一直低迷的股價一日之間,從70美元竄升到118美元!從此,菲奧莉娜成了媒介聚光燈下的焦點。
未進惠普之前,菲奧莉娜對惠普就有一種特殊的情感。早在斯坦福大學讀書時,她曾為惠普打工1年。過去10年,她也常和惠普有生意上的往來,惠普一向是她心目中的偶像企業。“偉大的公司不僅僅是建立在他們的頭腦與科技上,同時還建立在他們的靈魂之上。”菲奧莉娜認為惠普的企業文化即是“閃亮的靈魂”。
然而,在菲奧莉娜來到惠普之時,“閃亮的靈魂”已顯暗淡。1997、1998連續兩年,惠普公司的營業收入遠遠落後於市場預期,公司麵臨前所未有的困境。主要問題恰恰歸於惠普分權的企業文化。
如何改變這種困境?什麼是最適合未來的架構?如果時任首席執行官是位激進的改革者,或許會全盤否定惠普的過去,反而可能造成負麵效果。菲奧莉娜不一樣,她並沒有以革命者的姿態否定惠普的一切,而是認為惠普所麵臨的問題是外部競爭環境的改變和內部文化的不適應所造成的。
上任不到2個月,菲奧莉娜就把全球走了一遍,到惠普全球市場的最前線宣揚她的新想法:使惠普公司朝向全麵整合的方向前進。於是公司內部自負盈虧的80多個生產部門整合成了10多個事業部門,統一調配研發經費,投資於未來。
麵對戴爾、IBM這些領先者,菲奧莉娜決定貫徹惠普在網絡時代的新遠景,果斷地實施戰略改革,扭轉電腦硬件廠商的形象,轉型為以服務為導向的公司。她認為網絡經濟的精髓不是科技上的領先,而是提供最佳的服務。惠普為此成立了互聯網事業部,以電子商務為企業中心策略,整合全公司所有軟硬件和服務。“雖然有點亡羊補牢,但關鍵還是速度。”滑水衝浪,你要保持一個速度才站得住,在這個過程中你也許無法精確抓住行進的路線,但不能為了路線,就把速度放慢,互聯網時代抓住速度才能踏入競爭的門檻。
以前,惠普公司的技術人員往往堅持技術而忽略了速度,譬如在產品開發期間,不做到最好不宣布。“以前我們要做到95分才推出,現在我要求他們80分時就該推出,然後慢慢改進。以前是瞄準、準備、開火,在網絡時代裏,瞄準了就要開火,沒有時間準備。”
去年11月,菲奧莉娜在COMDEX電腦展中,宣布惠普的新企業標識。惠普要以2億美元的廣告預算,打造惠普的新風貌。她特意選擇惠普公司創始人起家的車庫為背景,拍攝她現身說法的廣告片,向電視觀眾推銷惠普的車庫文化,宣示惠普繼續改革的決心。由於需求鮮明,加上她的媒體魅力,市場反應很好,華爾街也受到激勵,一個月內,惠普股票上漲了約20%,更重要的意義是,惠普已經重新獲得了成長的動力。根據惠普公司2000年5月16日公布的財政報表,惠普公司在第二季度淨收入增長了15%,達到120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0%。
當1998年《財富》雜誌把菲奧莉娜作為最有權力的婦女放在封麵時,她還鮮為人知。當時45歲的菲奧莉娜是美國20家最大的公司之一的第一位女首席執行官,以其卓越的成就再次成為《財富》雜誌1999年首選的女企業家。
菲奧莉娜對惠普的改革並不是盲無目的。她對惠普的一係列改革與創新,卻是經過詳細而周密的市場調查得出來的。
做生意要果斷,但果斷不等同於冒失或輕率,果斷是經過了深思熟慮,充分估計客觀情況之後迅速做出的有效決定,在條件不足時,善待時機,積極準備,在情況發生變化時,又善於根據新情況,及時調整,製定新的應對策略。
3.
若想賺錢,就得比別人先走一步
中國過去有句名言,叫作“笨鳥先飛早入林”,的確,有時領先別人一步,當若幹年回頭再看時,你也許將別人遠遠地甩在身後了,做生意時,千萬記住要比別人先走一步,“時不我待”對於任何時代,任何個人來說都是不滅的真理,有“心機”的女人能悟透其內涵,並能為自己帶來巨大的財富和榮譽。
曾經流行的“迷你裙”就是起跑時領先了一小步,卻造就了瑪麗·奎恩特“迷你裙之母”的地位,也為她帶來了滾滾的財富。
20世紀50年代,正當英國街頭的時髦青年,身穿奇特的黑色服裝,騎著摩托橫衝直撞時,一位來自威爾士的年輕女子瑪麗·奎恩特的服裝設計使時髦青年的時髦衣著變得微不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