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自強不息,做命運的主人(1)(3 / 3)

在那段舉步維艱的日子裏,書給了酷愛閱讀的麥士很大慰藉。因為患病,麥士深深體會到視力不良者的不便與需要,他決定尋找一種能夠容易閱讀的字體。

經過差不多一年的研究,麥士發現在紙上印有粗線條的斜紋字體,不但對視力有障礙的人大有幫助,也能提高一般人的閱讀速度。於是,麥士把自己僅有的15000元存款從銀行裏取了出來,把這組新研究出來的字體整理妥當,計劃全麵推廣,麥士在加州自設印刷廠,第一部特別印刷而成的書麵市了。一個月內,麥士接到了訂購70萬本的訂單……。

當你遭受損失、挫折的時候。不要把焦點放在你無法挽回的部分,而要把焦點放在“生活裏還有那些值得感謝”“還能為自己做些什麼”的部分。當自己的情緒呈現負麵或消極的時候,要確保自己的意念完全投注在解決辦法上,而非問題全身;學著即使在與不幸共存的時刻,還能夠積極向上、活在此刻。那麼,即使麵對再艱難的境況,我們都還能保持內心的寧靜;在苦難突然降臨的時候,我們能沉著冷靜地應付,從而主宰自己的命運。

規則解讀:別人同情你不要緊,若自己同情自己,就會成為懦夫,而沒有勇氣去奮鬥。

3.丟掉恐懼,向前進

地球上的每個人都害怕某樣東西,大部分恐懼感都是遺傳的。但你必須先克服你的恐懼感,然後才能在你的生命中獲得有價值的成就。

地球上的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受到這些見不到的恐懼感的控製。要想消滅這些敵人,第一步就是找出它們究竟在何處,並認識它們。

它們通過兩個遺傳方式,占據你的身心。第一種是所謂的肉體遺傳(達爾文對此做過很多研究);另一種是所謂的社會遺傳。生存在黑暗時代的人們,用這種遺傳方式,把他們的恐懼、迷信及信仰,一代一代地往下傳,一直傳到現代。

首先,讓我們研究肉體遺傳在創造恐懼時所扮演的角色。從一開始,我們就發現大自然一直是個殘酷的創造者。從最低等的生命到最高級的生命,大自然一向默許較強壯的動物捕食弱小的生物。

魚類捕食蟲;鳥類捕食魚;較高等的動物則捕食鳥類,如此惡性循環上去,一直推展到人類。然而,人類不但捕食其他較低等的動物,甚至還捕食“人類”。

整個進化論就是弱肉強食的最佳例證。難怪比較虛弱的動物都會“恐懼”強壯的動物。“恐懼”的意識,天生就存在於每一個生物的腦海中。

大多數的恐懼本能,都是經由肉體遺傳到我們人類身上的。

現在,讓我們來研究社會遺傳,並找出它所扮演的角色。“社會遺傳”這個名詞指我們所學習的任何事項,也就是我們從其他人那兒觀察到或經曆到的每一件事。

你須先把自己的所有偏見拋開,那麼你也許就能夠知道有關於你的“六個最危險敵人”的真相:

一、恐懼貧窮:要述說這個人類大敵的曆史真相,是需要勇氣的,而要聽取這個真相,更需要勇氣。貧窮的恐懼起源於人們習慣在經濟上捕食他們的同伴。隻有本能,而沒有思想能力的動物,隻會在肉體上捕食其他動物。人類擁有高度的感覺,並具有更具力量的武器——思想,因此,並不吃其同伴的身體:他從經濟方麵“吃掉”同伴,可獲得更大的樂趣。

因此,社會上才會出現經濟犯罪,為了保護其中的受害者,每個國家也都出台了相應的法律措施。

二、恐懼衰老:造成這項恐懼感有兩個主要的原因:第一,人們認為,衰老會帶來貧窮。第二個原因,則是來自神學方麵的一些教誨。教導人們認識地獄的可怕情形,使人們認為,人在衰老之後,等於接近了另一個更可怕的世界,因此導致人們對衰老產生恐懼。

三、恐懼生病:這項恐懼是經由肉體及社會遺傳而來,每個人天生就有這種恐懼感。從出生到死亡,每個人的肉體內部即不斷進行永恒的戰鬥——細胞群之間的戰爭。一群細胞是所謂有利的“身體建造者”,另一群則是破壞者,或稱之為“病菌”。恐懼的種子誕生在人類肉體中,造成這種結果的是大自然的殘酷計劃:允許強壯的細胞生命捕食較弱的細胞,因此,生病在人的一生中不可避免。

四、恐懼失去心愛的人:這項恐懼使瘋人院中充滿瘋狂的嫉妒,因為嫉妒本身就是一種瘋狂的衍生物。它可能會導致離婚及其他形式的殘酷懲罰。它是上一代經由社會遺傳方式所傳下來的,因為,在石器時代,人類往往以武力搶走同伴的伴侶,使他人遭受到沉重的心靈打擊。這項方法到目前已有所改變,但其實施方式則沒有太大的變化。人們不再強行奪走他人心愛的人,而改以五顏六色的漂亮緞帶、快速跑車、醇酒、閃閃發亮的寶石,以及宏偉的住宅。

人類確實大有進步。以前強取豪奪的方式,現在改為“利誘”。在這種“利誘”麵前,人們恐懼自己心愛的人抵不住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