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特性
中小學生好奇心極強而自製力較弱,往往會在網絡上通過各種途徑觀看在現實中很難看到的暴力、色情信息等來滿足他們好奇心及對刺激的渴望,也會沉迷於驚險、刺激的網絡遊戲中流連忘返。
中小學生個體意識逐步形成,竭力想擺脫家長、教師的管教,自己管理自己。但由於認識水平的限製,他們看問題常常帶有明顯的表麵性和片麵性,在缺乏有效引導的情況下,容易受到網絡的不良影響。
中小學生性意識已經開始覺醒,對異性充滿了好奇與興趣。有了網絡,青少年可以在網上聊天、戀愛,但由於他們比較單純,沒有成年人那樣理智和冷靜,往往難以控製住自己的激情,以至影響正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有的甚至因為被網上戀人拒絕而走向自殺、殺人的也大有人在。
中小學生網絡安全觀念和自我保護意識不強,對網上魚目混珠的複雜狀況及危險性認識不足,容易上當受騙。
三、社會的複雜性
當今世界許多敵對勢力通過網絡來與我們爭奪新一代,他們在網上散布顛倒是非、混淆黑白的信息,對中小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以達到“西化”“分化”我們的戰略目標,妄圖實現“不戰而勝”的政治圖謀。
中小學生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還未完全成熟,優秀的民族文化還未在其思想中紮根,對許多觀點缺乏辨別能力,整日接觸這些信息會出現“西化”的傾向。
黑社會組織通過網絡,大肆渲染暴力、恐怖信息。中小學生喜歡模仿,網絡暴力信息極易誘發他們使用暴力的衝動而走向犯罪。
一些邪教組織也通過網絡宣揚邪教理念,如散布“法輪功”,致使許多人包括大量的中小學生執迷不悟,危害社會。
四、家庭、學校教育引導不力
家庭和學校教育是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關鍵因素。但當前麵對網絡,一些家庭和學校教育引導不力的問題卻嚴重存在著。
許多家長對網絡一無所知,卻錯誤地認為上網是學知識,比看電視、玩兒好多了,而不加任何限製。當出現問題時,家長又強行將孩子與計算機分開,以為那樣可以保護孩子免受網絡的影響,但結果往往事與願違。
五、網絡控製手段不健全
網絡發展帶來的社會問題,已引起了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但由於網絡本身所具有的虛擬性、全球性、瞬時性、異地性等特點,對網絡社會問題還沒有有效的手段加以控製。
在我國,現實社會中常用且有效的道德、法製、管理等手段,在網絡社會中也都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網絡所產生的許多問題,使傳統的法律製度顯得無能為力。隨著網絡的發展,針對出現的問題,我國製定了一些法規,但從總體上講,網絡立法還相對滯後,人們的網絡法製觀念也還很薄弱。
中小學生上網的安全防範
一、中小學生身心發展的原因
中小學生時期是一個非常特殊的階段,從小學進入初中、高中階段,其身心發展起了重大的變化。
這些變化使中小學生心理產生了成人感,出現了強烈的獨立性需求。這些身心發展特點就勢必導致了他們容易受網絡信息的幹擾。
二、互聯網本身的原因
互聯網具有全球性、互動性、信息資源及表現形式豐富和使用方便等特點,這為以盈利為目的色情服務業提供了難得的營業場所。
這些網站為吸引顧客,往往在主頁上張貼色情圖片,使任何在網上衝浪的人有意無意地就能看到,中小學生當然也不例外。心智尚未成熟的中小學生一旦接觸這些內容,受到的影響可想而知。
國家曾經對網絡公共信息安全進行了大規模的整治,但是仍然有不良網站為吸引客戶大打黃色暴力牌,一些網站的登錄首頁就會自動彈出有關色情、賭博、暴力的宣傳。
一方麵在直觀上造成對學生好奇心理的特別吸引;另一方麵,這些網站本身就是以贏利為目的誘惑學生花錢來瀏覽這些不健康的內容;更有甚者,有一部分網站甚至直接將一些不健康內容惡意捆綁(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流氓軟件),如果我們稍不留神,或者缺乏對網絡安全知識的把握,很輕易就會被這些不良商家鑽了空子。
三、家長和學校的原因
當今社會,中小學生家長將大量的時間放在了工作上,很少有大人陪伴的中小學生都用上網來消磨時間。學校作為中小學生最為集中並接受教育的場所,是中小學生受教育中的最重要一環。但是有的學校忽視對學生的網絡道德教育,忽視我們的傳統教育,往往回避的青春期教育問題,導致中小學生缺乏正確的引導和網絡道德意識。
網絡的普及是社會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這就要求家長或者教師也要跟上這種發展趨勢。除了適應社會的進步環境之外,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保持跟孩子和學生的正常溝通不會脫節。
很多學生開始上網遊戲僅僅是出於好奇,從好奇到沉迷這個階段,如果恰好有人給予正確的引導和疏通,很多悲劇是可以在萌芽之前避免的。
另外由於中小學生個性成長的需要,他們在溝通的時候更喜歡以他們自己認可的感興趣的方式與人交流,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家長和老師缺乏對相關網絡知識的掌握的話,很可能就會被學生拒之門外,同時,這也意味著把他們自己推到了一個危險的環境之中,一旦形成惡果,追悔莫及。
四、社會的原因
目前網吧經營競爭激烈,致使一些業戶出於營利目的,不顧法律和道德,投中小學生好奇心之所好,專搞不正當競爭。同時,通信、公安、文化和工商在對網吧的管理上應諧調一致,“三證”不全的網吧要堅決取締。
很多網吧中都有虛擬裝備和虛擬財產的出售服務,這在一定程度上為中小學生沉迷網絡的行為創造了方便條件,我們的真金白銀嘩嘩地流進經營者的口袋,寶貴的時間和精力也同時消耗在無意義的沉迷之中。
套用一句大家都知道的俗話說就是:受傷的總是我們,而真正的獲益者,是那些開網吧的經營者。他們對我們所受的傷害不承擔一點責任,從這個意義上講,這也是我們沉迷網絡的悲哀。
中小學生上網的安全教育
一、加強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加大網絡普及力度
網絡的發展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因此,我們必須緊跟世界進步潮流,充分發揮網絡對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積極作用。
首先,搞好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為此,要充分發揮政府、社會和企業“三駕馬車”的作用,全麵規劃,統一建設標準,采用先進的信息網絡技術整合現有資源,實現網絡由單點應用向“相互共享、共同應用、互聯互動”多點應用的根本轉變。
其次,加大中小學校園網建設。中小學生在逐步走向成熟的過程中,攝取知識、學習做人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校園中度過的。因此,我們要為他們在校園裏提供一個良好的網絡環境,建設高質量的校園網。
為此,要保證大中小學校計算機的配置數量;解決好校園網絡硬件設施建設問題;正確處理好硬件、軟件和潛件的關係,立足於功能與效益的發揮,在“用”字上下工夫,認真實施“校校通”工程。
二、盡快建立一批適合青少年瀏覽的網站
互聯網上的網站浩如煙海,各式各樣的網站都在努力吸引中小學生的注意力,形形色色的網站都有他們忠實的“網蟲”。有人曾經把互聯網的競爭稱為“爭奪眼球的戰爭”。為了中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我們必須牢牢掌握網上育人的主動權。
首先,建設一批適合中小學生瀏覽的網站,全麵推進“中小學生綠色上網工程”。
其次,在網上廣泛開展各種有意義的、豐富多彩的活動。比如,我們可以開展網上作文大擂台,讓廣大中小學生參與作文比擂;開展網上論壇,對近期跟青少年有關的話題進行討論;開展網上活動建設方案征集活動,讓中小學生參與建設網站等等。
三、加強對中小學生信息素養的培育
信息素養是處在信息時代的青少年應當具備的基本素質。加強對青少年信息素養的培育,應注重培養五種能力:
1快捷、高效地獲取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