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節 不斷聳起的豐碑(2 / 2)

統計結果很快就出來了,一共有75個外國科學團體授予達爾文榮譽成員的資格。在偉大的艾薩克·牛頓逝世以後的一百年來,還沒有任何一位學者或科學家獲得過這麼多的國際榮譽。

隨著達爾文主義被普遍承認,達爾文本人也受到人們的普遍尊敬和仰慕。在科學的豐碑不斷聳起的同時,各種榮譽也接踵而來,劍橋大學最先做出表率,授予達爾文法學博士的稱號。在為他授予稱號而舉行的隆重大會上,校方代表用拉丁文宣讀了賀詞:“願您這位以淵博的學問向我們深刻說明自然法則的人,成為我們的法學博士。”這一天是難忘的,事情過去了很久,達爾文還記得當時的驚人場麵,會議廳二層樓的兩側擠得滿滿的,底層大部分是學生,人山人海,有些沒座位的人爬到雕像上,還有些人站在窗台上,歡呼聲此起彼伏。達爾文穿著紅色的博士外衣一走進會場,就有一隻猴子跳上拴在兩側樓座上的繩子,搖搖晃晃地走來走去,弄得大家哈哈大笑。大學生們以這種“惡作劇”式的方式向達爾文表達他們由衷的敬意……

校委會還撥款400英鎊,為達爾文繪製了肖像。

在劍橋哲學學會為達爾文舉行的慶賀宴會上,赫胥黎發表了熱情莊重的賀詞:“我願意在此表示一個深刻地信念,不管人們如何評價達爾文的學說,其成就都是空前的。自從古希臘的亞裏士多德對生物知識進行總結以來,兩千多年來,還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與《物種起源》相比。因為這本書表達了生命的各種現象的連貫性的概念,這種概念從頭到尾都貫穿著一個統一的思想,全書顯現出生機勃勃的麵貌。”

接著,達爾文又被法國科學院植物學部和柏林科學院相繼選為通訊院士。

麵對這麼多的榮譽和讚揚,達爾文表明了他謙虛誠摯的態度。他寫信給赫胥黎,說:“你們在我這個蒼老的頭上堆滿了又高又厚的榮譽,我不能全部承受。我清清楚楚地記得你在牛津大論戰時發表的那篇偉大的演說,它在傳播進化論方麵的巨大作用才是值得大書特書的。”

達爾文是一個很有愛心的人,這種愛心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高尚品德。

達爾文是愛的化身。他的愛遠遠超出了家庭的範圍,他對科學事業的捐贈是非常多的,僅僅通過出版商默裏,就捐贈了5000多英鎊,其中包括把國外一些科學家的重要著作譯成英文、購買大量的科學書籍送給所屬各學會的圖書館、為大學添置必要的科研設備等。

他還從自己的獎金中拿出一部分資助他的朋友和年輕的科學家。有一次,赫胥黎勞累過度,健康有徹底垮掉的危險,但他還要為生計奔波,不能長期休養。達爾文想送他一筆錢,可是又知道他是個自尊心極強的人,肯定不會接受。於是,達爾文寫了一封精心措辭的信,告訴赫胥黎,說有一筆2100英鎊的錢已存進了他的銀行賬戶,說這是“為了公眾的利益”。信的結尾是這樣的:

“你應該理解我的心情,我對待你的感情和對待自己的親兄弟沒有什麼兩樣。你不也是這樣對我的嗎?請你給我這個平等的表達心意的機會吧,這將是我終生都感到高興的事!”

這樣懇切的一番話,說得赫胥黎沒法推辭,他隻是大聲地說了一句:“我究竟做了什麼,竟然值得查爾斯對我如此厚愛!”他最終還是接受了那筆錢。

就這樣,達爾文不僅在科學史上豎起了一座豐碑,也為世人營造了一座“愛”的豐碑。

1879年2月,達爾文70歲壽辰的時候,德文雜誌《宇宙》為給他祝壽出版了專號,還刊登了一篇達爾文的小傳。這個小傳是根據達爾文提供的那份材料寫成的,這份材料的後麵還附了他發表的所有著作的清單。

達爾文的最後一部巨著是關於蚯蚓的,書名叫《蚯蚓作用下表層沃土的形成》,1881年10月10日出版。這本書在出版後的3年裏共賣出了7500冊,比同一時期《物種起源》的銷售數還高。這倒不是由於達爾文的名氣,而是由於這本書寫得特別通俗。他長期以來一直想寫一本能讓所有識字的人都能讀懂的書,如今,這個願望實現了。

通過這本書,達爾文徹底改變了人們對蚯蚓的印象……蚯蚓不再是一種瞎眼的、遲鈍的、沒有感覺的、黏黏糊糊的令人討厭的環節動物,而是有理智的、起有益作用的動物。它能造成巨大的地質變更,能挖平山坡,它不但是人類的朋友,還是當之無愧的“古跡保護協會的一名會員”呢。

在達爾文一生的最後幾年中,他做的最主要的一件事就是再版和充實他已經出版的著作。不論在健康多麼惡劣的情況下,他都在不停地寫作、寫作……

付出終將得到回報,我們不能隻看到成功者閃光的一麵,更要看到他們背後付出的艱苦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