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二(1 / 3)

衛瑾觀之再三,始終還是不明白她詩中的意思。

將要上船渡過洞庭湖之時,小白突然取下自己頸上那串貝殼,上麵那三枚灰色貝殼竟隻餘一枚,也不知另外一枚在何時被她用掉。她鄭重贈給衛瑾,說道:“這貝殼原不是凡品,而是海中的蜃族。打開雙殼時能騰出蜃煙,隻要你心神凝注,蜃煙便能幻化出你心中最思念的景象。我眼熱心跳,仿佛將有不祥之兆,故將此贈與公子留念。”她又取出裝有金錢的錦囊,囑咐道:“囊中金錢雖薄,總算是對家中有所交待,請公子仔細收好,勿使丟失。”

衛瑾嗔怪她話語不吉,卻也並不在意。

誰知船過洞庭之際,突然平地刮起大風,湖上巨浪翻湧,似有魚龍出沒。船上眾人恐懼失色,皆緊抓桅杆纜繩之屬,方得以不跌入水中。衛瑾也攀在桅杆之上,隻覺船身有如一葉,在風浪中起伏不定,大是驚怖。候得風平浪靜,卻突然發現小白已不知所蹤。

衛瑾驚惶莫名,眾人也隨他一起尋找。但找遍全船,但見包袱行李完好,唯獨小白不見蹤跡。此時四麵皆水,她無路可去,料想是方才被怪風吹入湖中遇難了。

小白落水之後,衛瑾悲痛欲絕,幾乎不願獨生。請人在湖中打撈屍體,也一

無所獲,隻得返回故裏。父母親族經年不見,聞訊都來看望,衛瑾將一路奇遇全都略過不談,隻說小白身亡一事,眾人都十分嗟歎。衛瑾又問及陳子龍,家人告說不久前已辭館而去,還帶走了小白最愛的那隻名叫黃童的大貓,至今杳無音訊。

家人要為衛瑾提親,但衛瑾已心灰意冷,婉辭拒絕。舅舅見他無娶妻之意,回去找人給他買了一個美妾,據聞才貌雙絕,且隨身囊資頗富。衛瑾推辭,舅舅卻堅持要將妾送過來,相見之時,雙方都大吃一驚,原來那妾竟然是蓮筠。衛瑾大驚,忙向舅舅說明海上遇仙一事,說凡人不宜冒犯仙人,焉敢以妾室待她?舅舅大笑道:“什麼仙人?這女郎是平陽裏的□□,後來從良,嫁給布商張某□□妾,現在張某病死,無所依傍,才想再嫁人為妾。哪有真正的仙人,卻托牙婆為媒,嫁人作妾的道理?”

衛瑾講出前事,家人覺得蹊蹺,都來逼問蓮筠。她無奈之下,隻得坦承相告。她果然是平陽裏的□□從良嫁入張家,張某病死後,她去閩州探望親戚,恰好遇見衛瑾,誤將她當作海神;她也素性以此騙財,到衛瑾潦倒之時便假托回歸仙道,抽身離去。誰知天理循環,終於還是被衛家買來。檢查她的隨身篋笥箱籠,裏麵裝的全都是當初衛瑾所置衣物首飾。原來那時蓮筠假作拿去丟棄,實則都偷偷收在一邊。蓮筠身份揭穿,羞愧欲死,隻好拜求衛家不要送官,願意終生以婢女的身份服侍衛瑾。衛家收回那些財物,並沒有多加追究,衛瑾回想五彩雲霧中海神的容貌,確與蓮筠十分相似,問過蓮筠,她也茫然無解,隻好認為是一種天意的巧合。

衛瑾取出小白留下的錦囊,奉給父母,表示這是小白織資所積,自己經商並未獲利。囊身頗輕,大如巴掌,原以為裏麵不過百錢之數。誰知往外倒錢時,金錢源源不絕,最後連桌麵都堆積不下,一直堆到了地上。粗略清點,竟有數萬之多,家人都驚歎不已,也不知道這小小一隻錦囊,怎麼能將這些金錢全部容納。

半月之後,又有人找上門來,說是奉令送上稻粟各十車,以履先前之諾。衛瑾心知正是那鼠精所送,本來不想接收,但來者將稻粟送至,人便不知去向,也隻好收下來。

如此一來,先前所耗費的資財不但全部收回,還有一些盈餘。一番江湖遊曆後,種種求仙之念,都已經煙消雲散。衛瑾打開那枚蜃貝,果有煙霧騰出,漸漸幻作五色雲霞,中間雲暈如鏡,鏡中化出小白的身形來:紅綃紗衣,鑲玉繡履,秀發上綰有金環,妝束華麗,姿容秀美更甚生前。她飄然前行,袖袂披拂,如同仙子一般,偶然凝睇微笑,更是栩栩如生。而四周碧波粼粼,竟然似乎在某處水底深處。

可惜隻是片刻,景象便消失不見。但衛瑾卻深信她身懷異術,或許並未喪生,竟然重又趕赴洞庭,終日在水邊徘徊呆望,企盼著她能從湖底出來,與自己相見。隨行家人苦勸他也充耳不聞,思念逾垣,形銷骨立。

洞庭方圓百裏的人家,漸漸都知聞此事,被衛瑾的誠心所打動。有一個湖邊打漁的老者,悄悄對衛瑾道:“你的心上人既然落入湖中,靈魂一定會歸屬洞庭龍宮管轄。二月初二,是洞庭龍君的生辰,傳說這一日洞庭湖中,有道路與龍宮相通,如果有人穿青衣白袍躍入湖中,就能順利進入龍宮,一定會有相逢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