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佘族文化研究會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籌備組:

欣聞召開浙江省佘族文化研究會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我謹代表省文化廳社文處致以熱烈的祝賀!

佘族是個古老的民族,在滄桑變幻的曆史長河中,創造了極富特色的民族民間文化。傳統的佘族民間文化是中華民族民間文化之苑中的一朵奇葩,絢爛多彩。近年來,我省采取有力措施,繼承與創新並舉,使成批的佘族音樂、舞蹈、民歌等民族民間傳統文化得到發掘、整理和創新。《浙江省少數民族誌》、《景寧佘族民間文學三大集成》的編纂出版;佘族民歌、舞蹈200多首(個)入選有關大型誌書;大型歌舞劇《佘山風》兩次晉京演出,榮獲創作、表演雙金獎;佘族服飾在全國首屆民族服飾博覽會上展演,獲民族服飾設計和表演金獎;佘族的民間藝術走出國門參加日本福井國際藝術節;景寧民族文化工作隊走村串寨為基層演出;景寧、雲和等地設立佘族文物館,建立佘族文化村;一些民族鄉鎮舉辦“三月三”佘族文化節;等等。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下,在各有關方麵的大力支持下,佘族傳統文化得到了有效保護和弘揚。

在看到傳統的佘族民間文化得到搶救保護的同時,不可否認,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佘民生活習俗的變化,佘族民間文化藝術也在不斷地流失。如佘族傳統的祭祖活動,有很多地方已經失傳;佘族山歌過去到處都有,但現在年輕人很多不會傳唱;年輕一代的佘民有許多不會說佘語,不穿戴佘族服飾;如今還健在的年老歌手已是寥寥無幾,青黃不接;珍貴的佘族歌舞資料將隨著一個個民間老歌手、老藝人的辭世而消失……加強對佘族民間文化遺產的搶救和保護工作,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浙江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視包括佘族在內的浙江民族民間藝術保護工作。省政府在《關於加強基層文化工作的若幹意見》和《浙江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要保護民族民間藝術,並自2002年至2005年每年拿出500萬元用於民族民間藝術搶救、保護工作,省文化廳會同省財政廳建立了浙江省民族民間藝術保護工程領導小組和專家委員會;召開了民族民間藝術保護工程工作會議,在全省範圍內部署民族民間藝術普查工作;開展了兩批民族民間藝術保護項目的評審工作,近期將公布浙江省首批民族民間藝術保護名錄;並將繼續開展命名民族民間藝術之鄉、民間藝術家活動;逐步推進民族民間文化生態保護區、民間藝術產業園區建設;等等。有計劃有步驟地切實抓好浙江省民族民間藝術搶救和保護工作。

做好佘族民間藝術保護工作,要遵循“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工作原則,要積極發揮各地、各方的積極性。佘族文化,是我省民族民間文化保護的重點之一。在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加強佘族文化搶救保護工作的同時,要進一步重視發揮佘族文化研究會等民間機構和社會力量的作用,為推進浙江佘族文化和各民族民間藝術的繁榮和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因第七屆中國藝術節各項群文活動正按預定計劃緊張有序地進行,我參與其中各有關工作,實在無法分身,無法與會,謹此致歉!

最後,祝浙江省第三屆佘族文化研究會會員代表大會取得圓滿成功!並祝各位與會代表工作順利,事業成功!

2005年1月27日在浙江省民族民間藝術保護工程專家辦會議上的講話。

抓住機遇勤實踐憑借舞台創新業

民族民間藝術保護工作意義重大,使命光榮。這項工作富有開拓性,很鍛煉人,從事這項工作很有成就感,也很有樂趣。希望我們專家辦的各位同誌,進一步熟悉和熱愛這項工作。這裏我提幾點要求。

一、善於學習,提高能力

民族民間藝術保護,是群眾文化的傳統領域,又是新時期的新課題。不管是老同誌還是新成員,都有加強學習的需要和責任,隻有不斷學習,不斷充實和更新知識,才能適應工作的需要。專家辦中有兩位同誌20多年前搞過普查和集成工作,要對新同誌和新接觸這項工作的同誌做好“傳、幫、帶”,同時,老革命碰到的新問題,也要加強學習。新時期、新形勢下的民間藝術保護工作,有新的特征,需要我們與時俱進,接受新觀念,充實新的知識。我們要注重學習,善於學習,多學習有關文件,多讀業務書,多向專家討教,多實踐,多思考,研究規律,提高工作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