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主要菜係的經典食譜(六)(1 / 3)

六、閩菜

醉排骨

原料:排骨半斤。

調料:大蒜、蔥、糖、醋、醬油、麻油、澱粉。

做法:1將大蒜和蔥切碎放碗裏,加入糖、醋、醬油、麻油,按自己的口味調成汁。2排骨切小塊,用少許的鹽和澱粉抓勻。3鍋燒熱,倒入一碗的油,油不用燒熱,放入排骨,用中高火炸酥。4撈起放入調好汁的碗裏,蓋住,使勁搖幾下就可以裝盤了。

八寶葫蘆雞

原料:母雞(1200克)、豬肚(500克)、豬裏脊肉(300克)。

輔料:蓮子(50克)、蝦仁(50克)、雞肝(30克)、雞肫(20克)、香菇(鮮)(50克)、冬筍(50克)、幹貝(25克)。

調料:薑(10克)、鹽(15克)、味精(4克)、料酒(20克)。

做法:1嫩母雞宰殺用整雞脫骨的刀法,剔去雞骨和內髒、洗淨,清理好雞的肝、肫、腸;2豬肚洗淨,入鍋煮熟;3蓮子洗淨,入鍋蒸熟;4冬筍削去外皮,洗淨,入水焯熟;5豬肚、蓮子、冬筍、蝦仁、雞肝、肫、香菇、冬筍均切成1 厘米見方的丁塊;6幹貝洗淨,豬裏脊肉切3 片;7將肚尖、蝦肉、肝、肫、幹貝、香菇、冬筍、蓮子調勻裝入雞肚子,用線縫好裂口;8再用雞腸在雞腰部束成葫蘆形,連同豬裏脊肉、雞骨架焯水,去浮汙;9將焯水後的葫蘆雞放進陶鍋,加清水、雞骨架、薑片、豬裏脊肉,封上棉紙入籠屜蒸2 小時;10蒸好的雞取出,揀出雞骨架、薑片、豬肉,用精鹽、料酒調味即成。

壇燒八味

原料:湯雞塊200克、湯鴨塊200克、鴨肫150克、豬肚150克、豬腳尖250克、鮮目魚身150克、於貝75克、水發香菇10朵。

調料:蔥結1根、薑塊10克、醬油、紹酒、白糖適量、上湯1000克、桂皮少許、花生油100克。

做法:1湯雞、湯鴨、豬肚切塊,鴨肫切2 片(大的切4 塊),豬腳尖、目魚身每頭切6 塊,先焯水去浮汙,於貝洗淨入籠屜蒸10 分鍾。薑塊用刀拍一下。2鍋置旺火上,下花生油,入蔥結、薑塊煸出香味時入醬油、白糖、紹酒、桂皮、上湯,再下七件主料(除於貝外)燒開,揀去蔥結、薑片放入壇中,再加幹貝(包括幹貝汁)用荷葉封口加蓋,放在小火上煨,待煨沸後改微火煨2 小時分小壇上席。

肉米魚唇

原料:水發魚唇600克、豬腿肉160克、豬排600克。

調料:蔥1根、薑片、胡椒粉、黃酒、醬油、鹽、醋、菱粉45克、麻油、清湯600克。

做法:1將魚唇切成長1寸半、寬1寸的塊子,放入開水鍋內,加蔥、薑、酒川一下,以拔除腥味;豬排也切成塊,放入開水鍋內氽一下,以拔除血水;將豬腿肉去皮,切塊,剁成肉末。2將魚唇放在碗中,上麵放豬排,上籠蒸約一小時後取下,豬排取去不要。3開熱豬油鍋,將肉末放入鍋內炒一下,隨即將魚唇,醬油,清湯,鹽放入,再下濕菱粉勾薄芡,撒上胡椒粉,澆上麻油和醋即好。

醉糟雞

原料:肥壯淨嫩母雞1隻(1000克左右)、白蘿卜400克、辣椒1個、紅糟75克。

調料:五香粉1克、白糖75克、紹酒125克、高粱酒50克、精鹽10克、白醋50克、味精7.5克、雞湯75克。

做法:1將雞洗淨,去腳爪,在膝部用刀稍拍一下,放入鍋中,加清水1500克,用微火燒十分鍾,水不沸時將雞翻個身再煮10分鍾,待膝部露出腿骨時,撈起晾涼。紅糟剁細,上籠屜蒸透,出取和入雞湯,用淨紗布過濾,取糟汁待用。2將晾涼的雞身切成四塊,留下雞腳,雞頭劈開成二片,翅膀均切成兩段,然後一並放進小盆裏,加入味精3克、精鹽0、5克、高粱酒調勻,密封醃漬一小時後,放蓋,將雞翻麵,再加入味精4、5克、精鹽5克、白糖35克、炳汁、五香粉、紹酒、攪勻,密封再醃一小時後取出。並將雞塊切成0、8厘米長、0、4厘米寬的柳條片,排在盤中,拚上頭,腳、翅膀成全雞形。3在醉糟醃雞的同時,將白蘿卜洗淨,切成寬、高各0.5厘米長條,在各條相對兩麵,一麵剞上斜刀,另一麵剞上橫刀成蓑衣蘿卜,放進鹽水中浸十分鍾去苦汁後,洗淨捏幹,與辣椒(切成細絲)同放在碗裏,加入白糖40克、白醋調勻,醃漬二十分鍾後,取出涅幹汁,放在雞肉的兩邊即成。

七、浙菜

龍井蝦仁

材料:新鮮蝦仁,龍井新茶或者鮮茶葉,雞蛋,味精,紹酒,精鹽,熟豬油。

做法:1蝦仁用清水反複衝洗,盛入碗內,放入鹽和雞蛋清,用筷子輕輕攪拌至有黏性時加入濕澱粉,加味精攪拌,靜置,使蝦仁入味。2將龍井茶用沸水衝泡,1分鍾後倒出部分茶湯,茶葉及剩餘茶湯待用。3將炒鍋用中火燒熱,倒入豬油。豬油四成熱時,將蝦仁倒入油鍋,迅速用筷子劃散。待蝦仁呈玉白色時起鍋,瀝去豬油。將蝦仁倒入油鍋,倒入剩餘的茶葉和茶湯,然後烹入紹酒,翻炒數次,起鍋裝盤。

西湖醋魚

原料:活草魚1條重6O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