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說:“豬在汙泥中找樂,驢子找到草料吃是最幸福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觀,對幸福內涵的理解各不相同,但把幸福機械簡單地建築在金錢的根基之上,錯誤地認為擁有了金錢就獲得了幸福,卻是不足取的。誠然,幸福需要物質保證,但更重要的是要有精神支柱,倘若沒有它來支撐,再多的金錢也隻不過是一堆廢紙罷了。金錢並不是幸福的源泉,幸福也不會是金錢的產物。隻有以崇高的精神和勤奮的雙手為基礎,才能建起人生真正的幸福大廈。

請記住,金錢並不等於幸福。

這是一篇關係型的議論文,論題“金錢與幸福”看似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可是,越是這樣的論題,越是讓人難以冷靜、理性處理這樣一組關係。本文作者卻表現得異常冷靜和理智。作者以具體事實為論據進行說理,或引用,或概括,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人信服。其次,文章還有一個引人注目的特點就是引用十分恰當:“價值用貢獻來計算。從物質的消耗中謀求歡樂,才是人生真正的悲哀。”“豬在汙泥中找樂,驢子找到草料吃是最幸福的。”另外大量反語的運用,如“瀟灑人生”、“闊綽”得“一文不名”,“大方”得“一毛不拔”等詞句的運用,形象、貼切,增強了文章的情趣。

生命的色彩

隻有於鄉村,於田野,你才會明白“色彩”是一種怎樣的生動與美麗;也隻有那些呼吸著的花草、樹木和莊稼,才能負載得起這些華美。

也許,城市的飛速發展能讓人感覺到生命的上升,但它同時又可能一點點荒蕪著人類的精神家園。或許,因為人類本來就是來自大自然,對自然的依戀和回歸是永恒的。

與山川相比,城市是蒼白的,即使誇張到了燈紅酒綠也無法擁有它美麗的色彩。

色彩,隻屬於大地,屬於大地上那些亙古常新的生命。

總是想起春天,大塊小塊的新綠鋪排在天地之間,溫潤、柔軟,讓人忍不住想摸一把,采一束,做成環掛在窗前,讓柔風輕輕地吹,心中也頓時變得綠意蕩漾……

春末夏初,門外的櫻桃一夜間繁花滿枝,將白色渲染到迷人的境界。夏天,是色彩最豐富的季節,紅、綠、紫、黃的大地與那些拔節成長的植物融為一體時,你會發現這才是天地間最濃烈的繁華。每一種色彩都極盡鋪陳,在田野上流淌。在這如花的季節,當我行走在蔥蘢的草徑,當我坐在蓮葉相間的荷塘岸,當我穿過花滿枝椏的果樹林園,總能看見那一片充滿活力,富有生命氣息的色彩,我感覺自己在一點點被消融,被化解。

秋天,搖出記憶中滿天落葉與飛花。穀垛是田野中永遠的童話,一如那忠誠而善良的稻草人,站在被收割的背景前,一如情人草帽永久的沉香。我迷戀那高高的飛鳥停棲的穀垛,就像我沉醉於秋天怒放的菊花。漫山遍野全是燦爛而明媚的金色光波,陽光灑落,天與地之間所有的空間,都染上了閃亮的金色。漸漸地,我便有些迷離,有些醉意,生命是永不消亡的。

冬天來臨,一切都脫去了華麗的外衣,一切又回歸到最初的形狀:土地是黑褐色的,樹幹是黑褐色的。偶然的一場雪,則把它們裹得嚴嚴實實。冬日的陽光除了耀目的金色外,還帶著極淡的粉色。你可知道,這不是色彩死亡的季節,冰雪消融之日,便是姹紫嫣紅的世界到來之時。

鄉村的四季啊,屬於生命的色彩……

朋友,要找到生命的色彩,請隨我一同投入大自然的懷抱。

“生命的色彩”,頗帶有點哲學的味道。作為一名初中生,要寫好關於“生命”的文章實屬不易,作者將其化難為易,巧妙地將“生命的色彩”與鄉村的四季聯係起來,通過鄉村一年四季色彩的變化、大地萬物生命的輪回,最後求證出隻有投身大自然,才能找到生命的色彩,表現出了作者對生命的思考和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色彩

周末,是閑暇的日子。我拿起畫筆,在彩色的紙上漫無目的地畫著。或許,每種色彩亦是不同生活的寫照。

綠色

我想起了我的樂園和那滿園的綠色。我的樂園是我家後麵的一片菜地。地裏種滿一畦畦碧綠的菠菜、油菜和韭菜……地頭種著一棵棵綠陰濃濃的桑樹和槐樹。每當節假日,我會在菜園的小路上和空地上歡快地飛奔,與鄰舍的孩子們追逐打鬧;每當煩惱來臨,我便來到菜地散步,與那些綠油油的蔬菜拉呱兒、談心……此時,那滿目的綠色啊,就像一把把綠色的巨傘,遮住了夏日的驕陽,擋住了炙人的南風……假如你問我什麼是幸福,此時的心境便是最好的回答。

白色

我想起了熱騰騰的豆漿。那天一大早,姥姥就招呼我喝她自己親手做的豆漿。我便和鄰居家的夥伴一起排排坐,享受著豆漿那淡淡的清香。看著熱氣升騰、蔓延,我看到了姥姥那眯成一條縫的眼睛和那飽經風霜的臉。“好喝嗎?”“好喝!姥姥做的豆漿最好喝!”“好喝,多喝點,喝完了才有精神上學!”我又看到了姥姥的笑臉。喝著一直甜到我心底的豆漿,我似乎明白了幸福是什麼………

紅色

我想起了我的紅房子。我的紅房子可夠氣派的!曾幾何時,地板被我弄得咯咯叫;曾幾何時,我坐在門檻上背唐詩三百首,青蛙蟋蟀們也來湊熱鬧;曾幾何時,房子裏傳出深情動聽的歌聲……看著心目中神聖的紅色,我懂得了什麼是幸福。

看著我信手塗鴉的色彩,有藍色、黃色、橙色,或許未來等待我的是蔚藍的天空、金色的太陽與美麗的鮮花……我體味到了幸福。

體味到平凡的幸福才是真的。過去是,現在是,未來也是……

作者從色彩的角度入手描寫心中的幸福,立意很高。文章用小標題的形式加以敘述,使主題和中心思想更加明確,一目了然。文章富有創新,選材新穎,在看似樸實無華的評議敘述中能給人以強烈的感染。以色彩的角度描寫幸福使幸福的含義更加淺顯、通俗易懂,這種構思頗為巧妙。

標點家會

標點一家繁衍至今,已有近百年曆史,雖不能說人丁興旺,但也有十來個成員了。他們各在其位,但是否各盡其職?標點家長憂心忡忡,深感一種潛在危機,惟恐有哪一個被人類以瀆職罪斬首勿赦甚至株連全家。於是他發號施令:為我家庭成員生存大計,召開百年一度的家庭會議。眾標點乃不辭勞頓,日夜兼程,紛紛從各自的崗位準時趕回家來。鈴聲響過,他們開始了述職彙報。

首先是年紀最長、資格最老的句號發言。他老成持重,字正腔圓:“我被人類最早啟用,立下的汗馬功勞,有目共睹。沒有我,他們一句話說到海枯石爛也沒完沒了。因此,人類把我當作‘結束’的代名詞,每完成一件事都說‘圈了句號’,特別是遇到不吉利的事,比如戰爭、天災,都想到派遣我去製止。”句號環視四周,一臉自豪。

不等句號坐下,逗號霍地站起,真個聲如洪鍾,振聾發聵:“若論功勞,我並不亞於你句號老兄。沒有我,人們說那些長句不說得窒息才怪呢!若記考勤,我幾乎是陣陣不離的穆桂英。當然,我很榮幸地成了人類不斷進取的象征,比如科學研究,理論探索,他們都說應該永遠派上我,而決不允許你仁兄染指!”逗號蹺起拇指。標點家長微微一笑。

感歎號忍俊不禁,按住肚皮,赫然而立,侃侃而談:“本人不善自吹自擂,不過,我總認為我恰似某個寓言中的神鳥——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我雖不及二位仁兄上陣頻繁,但是人們一旦用上,就會激情噴發,如怒濤排壑。諸君不信,問問大文豪魯迅,不是我,他那篇《“友邦驚詫”論》能大氣磅礴嗎?我還是人類告警的標誌,看那交通險要處,或者某種危險品上,我將安危置之度外,無時無刻不堅守在那裏,這種獻身精神夠偉大吧?”標點家長大笑頷首。

“三位兄長功不可沒,值得人類高唱讚歌。但是我難道就是個廢物?”一個渾厚的聲音把大家的眼光吸引過去,原來是問號不甘示弱,“人類是會思考的動物,他們頭腦中的多少疑問就憑著我來表達。大家都參與過大科學家愛因斯坦的論文寫作,哪一篇不是首先由我衝鋒陷陣,然後才讓諸君各執其事。我被人類視為探索的法寶,誰要開拓思維、提高能力,誰就得拿起我。”問號高昂起蜷曲的頭,乜斜著鏡片後的眼睛,驕態可掬,贏得一片掌聲與喝彩。

全場嘩然,沸沸揚揚。標點家長看看表,揮手示意:“大家靜一靜,下麵的發言隻限一句話。”

“因為有了我,人類才能把話說得層次分明!”分號一語破的。

“因為有了我,人類才能說出他們想要說的話!”冒號言簡意賅。

“因為有了我,人類才結識了卷帙浩繁的圖書朋友!”書名號快言快語。

引號、破折號、省略號等都相繼用精練語言概括了他們為人類文明傳播作出的巨大貢獻。隻有頓號沉默著,緘口不語。“說吧!”標點家長親切地看著頓號。“我人微言輕,不想說長論短,隻知道隨時聽從人類的命令,在他們語言的並列事物間安寨駐守,做維和部隊的一個小卒!”“好!”全場又是一陣暴風雨式的掌聲。

鈴聲響起,會議結束。標點家長滿懷愜意地作最後總結:“我十分欣慰,大家都能立足自己平凡的位置,全力釋放出生命的能量,從而贏得了自身的價值。希望一如既往地奮鬥下去,我們這個家庭就能永葆青春。好,散會!”

文章圍繞“位置”展開敘述,通過標點家會的述職報告,各標點成員爭相表功,以突顯自己位置的故事,從而喻示人隻有立足自己平凡的位置,全力釋放出生命的能量,才能贏得自身的價值。這樣的構思可謂新巧精致。文章行文質樸自然,語言精練優美。

曆史日記二則

曆史的日記是歲月長河中最閃亮的水滴,國運的興衰被折射得十分透明。

——題記

1895年12月11日陰

空中彤雲密布,雪花亂舞;海上陰風怒號,濁浪狂奔。上午馬關和談又歸失敗,下午我便怏怏啟程。孤獨的客艦頂著風雪在歸途中顛簸,痛苦的心靈載著屈辱在回憶裏破碎……

哎,我又給“老佛爺”當了一次替罪羊!東洋倭寇實在欺人太甚,那荷槍實彈的場麵,那殺氣騰騰的嗬斥,真叫人不寒而栗。與其說是談判,不如說是審訊。去年甲午海戰,折艦喪師的是我大清國;今日談判席上,割地賠款的也是我大清國!大清國的位置在哪裏?不就是一隻任人宰割的羔羊嗎?是啊,“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人家要把我們怎麼樣就怎麼樣。多災多難的弱小民族,再也經受不起這許許多多的折磨了。為了這大清弱國能苟延殘喘,我不得不恭恭敬敬地遵從“老佛爺”的密旨:“想盡一切辦法,不惜一切代價,早日結束這場戰爭。”忍讓,遷就;再忍讓,再遷就。天知道,東洋倭寇是一條貪得無厭的狼,往後能不對我大清國包藏禍心?“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我今日又上演了這樣難堪的一幕慘劇。國人能理解我嗎?我是無力回天,才背上了“賣國”的千古罪名!

遙想盛唐當年,民殷國富,四夷誰不臣服?然而歲月不古,風華不再,看河山滿目瘡痍,人民流離失所,令我心酸欲絕。“師夷長技以製夷”,大清國的位置才不致淪入海底。

咬著牙寫下這些,老淚縱橫,痛苦擲筆,我連聲長歎:“無奈!無奈!”——李鴻章

2001年12月11日晴

今天是炎黃子孫又一個揚眉吐氣的美好日子,世界貿易組織一直緊閉著的大門終於向我中國隆隆洞開。

時令雖是寒冬,但和暖如同春天;地方雖是異國,但舒心如同故園;人物雖是老外,但溫情如同同胞。當我邁著矯健的步伐走向世貿大會的主席台,代表中國人民在世貿協定書上鄭重簽字,給漫漫十五年的談判畫上一個圓滿句號的時候,耀眼的鎂光燈朝我頻頻閃亮,熱烈的掌聲為我久久爆響,善意的目光把我重重包圍。我豪情激蕩,熱血沸騰。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裏的土地畢竟雄壯地奏出了東方大國的強音,十二億中國人民畢竟自豪地屹立於世界民族的叢林!沒有誰能阻擋得住我們前進的步伐,沒有誰能抹殺得掉我們顯赫的位置!因為我們的經濟發展一日千裏,因為我們的綜合國力空前強大。我盡情地向與會者報以答謝的掌聲,然而淹沒在一片盛大的火熱的聲浪裏。我看到那一張張不同膚色的燦爛的笑臉,彙成了偌大的笑的海洋。笑吧,可愛的朋友們,感謝你們為中華喝彩。往後的歲月,中國人民將與你們在平等的位置上進行市場交易,彼此並不存在著爾虞我詐、弱肉強食。驀地,我的思緒飛向了那風雨如磐的黑暗時代——雄獅沉睡,萬馬齊喑,閉關鎖國,備受欺淩,多少不平等條約在刺刀尖下簽訂,多少秦磚漢瓦、黃金白銀流入侵略者的庫房,炎黃子孫與“東亞病夫”連在一起……乾旋坤轉,物換星移,如今巨龍騰飛,中華崛起,看世界誰敢橫加蹂躪!眼前的這一幕也將定格史冊,成為永恒。

狂喜地寫下這些,情猶難盡,不忍擱筆,我拊掌大喊:“痛快!痛快!”——龍永圖

“發展才是硬道理。”民族的位置因發展而強大。

——後記

作者以日記的形式,通過兩則小故事,用不同曆史人物所經曆的不同故事告訴讀者“民族的位置因發展而強大”的思想。兩則日記一正一反,對於曆史人物的不同結局,作者沒有簡單地完全歸咎於人物本身,而是看到了曆史現象下的社會根源,體現出作者分析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