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意大利飲食比較實在。它很少上山珍海味,每頓飯一般隻有三道菜,桌上放有麵包,可以自取。在中國請客這是不可想像的。
第一道一般是麵條或其它麵食,上述麵食,確實有其飲食的特色,它有製作形狀上的差異和拌麵調味變化的差異,林林總總有上百個品種。簡單的意大利麵條放點西紅柿醬和肉末,再加點橄欖油即可。高級的則拌以海鮮調味。比薩餅也是意大利獨具特色的食品之一。在意大利有專店經營,屬大眾食品。因為它是往烙的麵上放各種各樣的時鮮蔬菜,如西紅柿、奶酪、蘑茹、火腿等等,所以可以變化出眾多的不同花樣。一般的比薩餅3000裏拉一張(約合人民幣13元左右)小個兒的1500裏拉就可以吃到,就當地的生活水平來看是很便宜的。高級的比薩餅8000裏拉至10000裏拉(約合人民幣36至45元左右)一張。它之所以沒有風靡世界,一是種類太多,沒有像漢堡包、肯德基那樣有一定的配方的統一的製作標準。二是沒有美國人那樣先進的營銷方式。
第二道主菜一般是肉排、牛肉、烤雞、煎魚,上邊加點蔬菜,有時加上的是炸土豆,有時是煮菠菜,煮得爛糊糊的,既不好看,也不爽口,這一點很不符合中國人的吃飯習慣。
第三道是生菜,雖然菜隻有三道,但注重浪漫情調。朋友聚會不在乎吃了什麼,而在乎喝得盡興,聊得開心。吃飯時不勸酒,也不給客人搛菜,隻是創造一種自由自在、寬鬆從容的氛圍,讓大家高談闊論,或娓娓道來。但這種吃法時間長得沒譜。
然後是水果、咖啡。講究的,第一道前麵加個冷盤,水果前麵有甜點。再講究的。上兩個第一道,兩個第二道。有些中國人覺得西餐吃不飽,其實不然,第一道麵食就很飽人,一份不夠可以再添。但第一道不要吃得太飽,以免吃不下後麵的菜。如到第二道還未吃飽,可多吃麵包,不能再回頭要第一道。吃飯不能不吃飽,但不要浪費。尤其是人家在外邊請客,更要注意不能浪費,根據西餐習慣點菜,不要同一道菜重複點。在家裏吃飯,可以根據主人擺的刀叉數量判斷食物多少:第一道菜一般放一把叉子,第二道菜放一把刀、一把叉,水果刀和點心勺放在盤子前麵。如果餐俱放的多,說明主人準備的食物豐盛,每道菜要少吃點,以免後來吃不下了,女主人會誤認為是你不喜歡她做的菜。吃飯時,不可弄得刀叉叮當響,吃麵條要用叉子卷起麵條往嘴裏送,不可用嘴吸出聲音。每一道菜吃過後,要把刀叉並排放在盤裏,表示這道菜已吃畢,即使有剩的服務員也可以撤盤子。
意大利人宴請客人時,通常飯前喝開胃酒,飯時改用白葡萄酒或紅葡萄酒,飯後要喝消化酒。白葡萄酒往往都是清淡的酒,吃魚或海味時喝白葡萄酒能使海味更覺可口。用白葡萄酒,賓主都非常注意白酒的產地和釀酒的年份,主人往往鄭重其事地把酒瓶給客人看,有的宴席菜單上還端正地印著席間用酒的名稱。當餐桌上進禽鳥牲畜等肉食品時,就改用醇香的紅酒。紅酒以越陳越醇厚越得好評。在意大利,揭開紅葡萄酒瓶塞後,要把瓶塞遞給客人看以示保管的程度、質量的好壞,並要把酒先傾注在主人杯裏,主人應舉杯先沾唇,這是表示尊敬而去客疑的遺風。佐餐的酒都是酸酒,吃點心時喝甜酒。喝什麼酒用什麼酒杯,喝葡萄酒用中等的高腳杯,喝啤酒或礦泉水、汽水用大的高腳杯或玻璃杯,喝烈性酒用小高腳杯。
意大利人吃飯時愛講話,席間無話不談。主人要找話與客人談,客人也不能悶著頭吃不與別人講話。與意大利人談話,不要問對方屬於什麼黨派,投誰的票,對女士不要問她多大年齡。意大利人吃完飯後,習慣還要坐在那裏談很長時間。這時喝烈性酒,每次不要倒得太多,喝完了可以再倒,次數不限。晚間在家裏聚餐,往往要談到12點以後。主人當然要堅持到底,客人可以找個理由先走,但不宜過早走。開始吃飯時要說聲祝你胃口好,臨走時要向主人致謝,道晚安。有的人第二天還要打電話給主人表示感謝。如果頭一天因某種原因末給主人帶禮物(一般來說帶瓶酒即可),第二天一定要給主人打個電話致謝。
客人如果晚到,也不必在意,因為意大利人的時間觀念曆來不強,無論是赴約還是開會,遲到是經常的現象。所以,去人家做客,不要早到,稍晚一點好。但男女在公共場所約會,男方一定不要讓女方等候,即男方應該提前一點到,在那裏等候女方。
小費:同其他西方國家一樣,在意大利住旅館,乘出租車、吃飯以後都要付一定的小費。付多少,視情況而定,一般住高級旅館,小費可多付一些。付小費的方式有兩種,一是直接給服務員,二是留在餐桌或客房中適當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