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科技體製改革重要政策文件(一)(2 / 3)

在強調加強研究機構同企業聯合的同時,要注意生產領域中重大的中長期的研究和開發工作。對於從事這些研究工作的機構和人員,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在經濟上采取某些必要的調節措施給以支持。

企業在充分依靠社會上的科學技術力量的同時,應當積極充實和增強自身的技術開發能力,並且切實發揮熟練技術工人的骨幹作用,廣泛開展群眾性的技術革新活動。大型骨幹企業還要逐步健全自己的技術開發部門或研究機構。有條件的中小企業也可配備必要的技術開發力量。企業的技術開發工作要特別重視新產品試製、中間試驗、生產性試驗以及解決工業化生產中的質量、可靠性、經濟性、成品率等一係列工藝和設備問題。

企業可以按規定把技術開發費用分期攤入成本,也可以向銀行申請技術開發貸款。有特殊需要的,可以按照國家規定在稅前利潤中提取適當的技術開發資金。應當把依靠技術進步增加經濟效益作為考核企業的重要指標。國防科研機構應當建立軍民結合的新體製,在保證完成國防任務的同時,麵向經濟建設,加速軍用技術成果向民用的轉移,大力開展民用產品的開發研究。為加快新興產業的發展,要在全國選擇若幹智力資源密集的地區,采取特殊政策,逐步形成具有不同特色的新興產業開發區。

五、改革農業科學技術體製,使之有利於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推動農村經濟向專業化、商品化、現代化轉變。

各級政府對於重大的農業技術開發項目或區域開發項目,應打破部門、地區的局限,實行公開招標,擇優委托。各地要圍繞農林牧副漁的商品生產基地的建設,積極同各方麵的科學技術力量,發展多種形式的聯合。省以上農業科研機構和農業高等學校要加強合作,用較大的力量進行超前一步的研究和開發工作,並且建立科學技術成果綜合運用的示範基地。

要鼓勵和推動城市各行各業的科學技術人員和科學技術機構向農村提供各種技術成果、信息和技術服務。農業技術推廣機構應同研究機構、高等學校密切合作,加強同鄉鎮企業、各種合作組織以及專業戶、技術示範戶、能工巧匠的結合,以點帶麵,積極做好供、產、儲、運和加工等各方麵的技術服務以及新技術的推廣工作。

要推行聯係經濟效益計算報酬的技術責任製或收取技術服務費的辦法,使技術推廣機構和科學技術人員的收入隨著農民收入的增長而逐步有所增加。技術推廣機構和研究機構可以興辦企業型的經營實體。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和研究機構的事業費,仍可由國家撥給,實行包幹製。應當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單位逐步做到事業費自給。

六、合理部署科學研究的縱深配置,以確保經濟和科學技術發展的後勁。

在大力推進技術開發工作的同時,加強應用研究,並使基礎研究工作得以穩定地持續發展。對於各種不同類型的研究工作,應當采取不同的政策和評價標準。應用研究是把基礎研究成果轉化為實用技術的必要環節,對於開拓新技術、發展新產業和革新現有生產技術具有重要意義。應當選擇可望獲得重大效益的課題作為重點,集中人力物力,爭取盡快取得突破性的成就。當代科學發展的事實表明,基礎研究的重大突破往往為技術發展開辟新的道路,基礎研究的成果轉化為技術的過程正在日益縮短。

要重視有應用前景的基礎研究工作,尤其是針對我國自然條件、自然資源特點的研究工作。對於一時看不出應用前景,但對認識自然現象、自然規律確有價值的工作,也要根據財力的情況給以支持。對基礎研究成果,應著重考察其學術意義和科學水平。高等學校和中國科學院在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方麵擔負著重要的任務。產業部門的研究機構,也要根據需要加強應用研究。各方應當密切合作,人員相互兼職,開展合作研究,聯合建立實驗室或研究機構。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應當同人才的培養密切結合。有條件的高等學校也可以建立一些確有特色的精幹的研究機構。

七、擴大研究機構的自主權,改善政府機構對科學技術工作的宏觀管理。

獨立的研究機構要麵向社會,成為自主的研究開發實體。除國家委托的研究課題,以及由上級任命或聘任的院、所長外,計劃、經費、人事的管理和內部的組織結構等,都由研究機構在國家法令規定範圍內自主決定。研究機構在上級撥給的事業費以外的純收入,應以大部分用於事業的發展,餘下的部分視事業費自立程度核定額度,用於集體福利和獎勵。

已經做到事業費完全自立的機構,可以享受國務院規定的企業自費發放獎金、改革工資的權利。研究所實行所長負責製。在研究機構內部應當充分尊重和發揮科學技術人員的作用,建立和實行各種責任製,並加強民主管理。特別是要相應擴大課題組長的職權。

課題組可以由組長聘請人員或自由組合。研究所的黨組織應該通過思想政治工作,保證、監督各項方針政策的貫徹,支持所長負責製的有效實施,促進科學技術工作的發展。黨委書記應當具有一定的科學文化水平,熱心科學技術事業,認真執行黨的知識分子政策。國務院有關部委要簡政放權,改善科學技術工作的決策程序,運用係統工程和其他現代管理手段,加強宏觀管理。要使科學技術發展計劃與國民經濟計劃互相協調,密切結合。

要研究、分析科學技術的發展動向與經濟、社會的需求,製訂發展戰略和相關的各種政策。要做好重大科學技術攻關項目的組織協調。要加強統計監督,建立信息網絡,溝通信息。允許集體或個人建立科學研究或技術服務機構。地方政府要對它們進行管理,給予指導和幫助。凡是以贏利為目的這類機構,要到工商管理部門申請注冊。

八、對外開放,走向世界,是我國發展科學技術的一項長期的基本政策。

技術開發工作要有一個轉變,把引進技術放在發展生產技術、改造現有企業的重要位置上來。特區和沿海城市要利用有利條件,成為引進技術的先行地區。技術引進要盡可能實行技貿結合、工貿結合,要重視專利、技術訣竅和軟件的引進,還要廣開渠道發展多種形式的國際間的合作開發、合作設計、合作製造。

國內有關的研究與開發工作要同引進技術緊密結合,消化、吸收引進的先進技術,提高開發生產技術的起點,進而發展新的創造,提高自主開發的能力。對具有國際市場競爭潛力的技術開發項目,要采取扶植政策,促其早日取得成果,進入國際市場。積極開展國際學術交流,支持優秀的科學技術人員參加國際合作研究,增加派遣出國學習、進修、實習和考察人員,聘請外國專家、學者來我國工作。

創造條件使那些具有較高水平的研究機構向國外開放,歡迎外國客座研究人員來參加合作研究。積極發展國際間的計算機聯機檢索係統,擴大科學技術圖書的進口規模,加速國際間科學技術信息交流,及時把握世界科學技術發展的動向。

九、改革科學技術人員管理製度,造成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良好環境。

科學技術人員是新的生產力的開拓者。必須造就千百萬有社會主義覺悟、掌握現代科學技術知識和技能的科學技術隊伍,並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老一代科學技術專家為我國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功績。應當積極創造條件,繼續發揮他們在培養人才、指導研究、著書立說、提供谘詢以及各種社會活動方麵的作用。

要放手把大批專業造詣較深又富有朝氣的中青年充實到學術、技術工作的關鍵崗位上來。要充分發揮五十多歲、四十多歲中年科學技術人員承前啟後的骨幹作用。要敢於支持青年拔尖人才脫穎而出。要選拔有組織管理能力和開拓精神的科學技術人員擔任各級領導職務,盡快改變研究機構領導班子嚴重老化的現象,並且采取措施培養大批具有現代科學技術和管理知識的各類新型管理人才。必須改變積壓、浪費人才的狀況,促使科學技術人員合理流動。現在許多中小城市欣欣向榮,廣大農村商品生產蓬勃發展,不少邊疆地區和少數民族聚居地區正在開發。要采取各種政策和優待措施,吸引科學技術人員到那裏去工作。研究、設計機構和高等學校,可以逐步試行聘任製。科學技術人員在做好本職工作的情況下可以適當兼職,以促進知識交流和充分發揮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