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少年要認清毒品危害
青少年學生要主動接受毒品基本知識和禁毒法律法規教育,了解毒品危害,懂得“吸毒一口,掉入虎口”的道理。毒品帶給人類的隻會是毀滅,吸毒於國、於民、於己百害而無一利,毒品摧毀的不隻是人的肉體,也是人的意誌。翻開中國近代史,170多年前,中華民族深受毒品之害,遭受了巨大的民族恥辱。英國對我國的大量鴉片貿易,使中國人民的健康和國家財力大為削弱。當時因中國人吸食鴉片每年導致白銀外流高達1000萬兩以上,用林則徐的話說:“中原幾無可以禦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中國人被稱作“東亞病夫”。1840年,英國人借口鴉片貿易而發動的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及後來八國聯軍圖謀瓜分中國發動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使中國陷入了關乎民族存亡的嚴重危機。總之,一定要認清毒品的嚴重危害。目前,並不是所有年輕人都對毒品危害有足夠的認識,希望廣大青少年學生主動接受禁毒知識教育,通過各種途徑認清毒品危害,不斷提高對毒品的抵製能力,自覺地與吸毒、販毒等不法行為作鬥爭,珍愛生命,終身遠離毒品,拒絕毒品!
二、青少年要時刻牢記“吸毒毀一生”的忠告
青少年有無限的向往和好奇心,這是求知進取的表現,是獲得新發現、創造新事物的原動力,是值得肯定的優點。但是,對違法犯罪的事,對危害人類社會的行為,對像毒品這樣嚴重摧殘人類的東西,一定要以斬釘截鐵的態度來對待,堅決不要去冒險嚐試,千萬不要以身試毒。如若不然,必將付出沉重的代價,使自己痛悔一生。究其原因,是由於毒品能夠讓人產生強烈的依賴性,一旦沾染是很難戒斷的。正因如此,有相當一批吸毒者,終生都要在戒毒所、勞教所、監獄裏進進出出。“一朝吸毒,終生難戒”,這也是一些吸毒者在悔恨中向社會發出的忠告。一位叫露露(化名)的女大學生,在校期間交了一個男友,發現這個男同學吸毒後,為了找到一種戒毒的方法來拯救男朋友,她竟以身試毒,結果不能自拔,以自殺結束了年輕的生命。她在留給母親的遺書中寫道:“麵對有生的日子,我一天天膽怯,如進入一個恐懼的魔場,我被魔鬼附著,越陷越深,我已經無法自拔了。這個將人往死裏拖的魔鬼就是毒品海洛因。”古人告誡我們:“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何況,毒品這個無情的殺手一旦沾染,又是很難容你再有回首之機的。對毒品,一定要保持高度警覺,在這個關係人的一生前途命運的問題上,絕不能有任何僥幸心理,絕不可越雷池一步。否則,就會斷送自己美好的人生。
三、青少年要學會增強自控能力
自控能力對任何一個年齡段的人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要學會控製自己,懂得能克製自己的人才是生活的強者,能夠保證自己少犯或不犯錯誤,出小錯而不招大禍。人的一生可能多次遇到金錢、財富、權力、美色、享樂等一係列誘惑和考驗,能不能正確對待,關鍵要看你有沒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有沒有戰勝自我、控製自我的能力。禁毒鬥爭的實踐證明,大多數吸毒者在初次沾染毒品時,並不是自覺自願地去尋找毒品,而是在別人的引誘下,受到了諸如“吸毒後非常舒服”“能忘掉一切煩惱”“有飄飄欲仙的感覺”“想什麼就來什麼”這樣的欺騙,擋不住誘惑而嚐試的。調查表明,有92%的人第一次吸毒時都是被引誘的,其中80%以上的人初次吸毒都是別人白送“請客”的。現在,有相當一些毒販子為了擴大地下毒品消費市場,賺取高額利潤,專門暗地裏勾引一些意誌薄弱的青少年,向他們宣揚毒品所謂的“好處”,並贈送毒品讓他們嚐試,等他們一旦上癮,欲罷不能時,再高價販賣,榨取錢財。我們一定要提高識別和自控能力,千萬不要自投羅網,不要認為吸毒是有錢人的標誌,不要把吸毒與享受畫等號。印度詩人泰戈爾有句名言:“頂不住眼前的誘惑,便失掉了未來的幸福。”毒品誘惑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它們往往以善良的麵孔出現在人們的麵前,如童話裏的“狼外婆”,或化作美女的“毒蛇”,以花言巧語等種種手段誘惑你進入圈套。雨果說過:“陷人的深淵有它誘人的地方,要當心它的禮貌。”可以說,提高對毒品危害的認知能力和鑒別能力,不斷增強自控能力,是防止誤入毒品陷阱的關鍵。人類戰勝什麼東西最困難呢?最困難的不是戰勝外部世界,而是戰勝內部世界,即自己的“小我”世界,具體而言,就是戰勝自己的欲望。戰勝自己的欲望不是要消除它,而是要將其納入自己的理性、理智的範圍中,讓欲望聽從自己的調遣。簡單地講,就是讓理性思維轉化為自控能力,讓理智戰勝“小我”、管住“小我”、克製“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