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重要會議報告(二)(1 / 3)

二、2002年重點工作

2002年我市衛生工作要以江澤民同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五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深入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衛生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以及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城鎮醫藥衛生體製改革的指導意見》和《農村衛生改革與發展的指導意見》為中心,以“新北京、新奧運”為主題,按照今年全國衛生工作會議的要求,從北京市的實際出發,明確任務,突出重點,狠抓落實。積極推進北京市農村衛生改革與發展;繼續深化城鎮醫療衛生體製改革,確保基本醫療保險製度平穩實施;進一步加強重大疾病預防控製,不斷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加強行業作風建設,保障首都衛生安全和人民群眾健康;努力推進各項衛生工作不斷向前發展,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六大召開。下麵對今年的重點任務和工作提出具體要求:

(一)加快農村衛生改革與發展的步伐

農村衛生工作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是保障廣大農民健康、保護農業生產力、振興農村經濟和維護社會穩定的大事,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直接體現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北京市三分之一的人口在農村,農村地區特別是遠郊和山區的醫療衛生條件和農民健康水平與市區仍存在很大的差距,現行的農村合作醫療製度的保障水平偏低,尚不足以從根本上解決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狀況。當前農民的健康問題已成為黨和國家領導人十分關注的重點,國務院擬召開全國農村衛生工作會議,全麵部署和推動農村衛生改革與發展。我們要抓住機遇、堅定信心、知難而進,切實把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使農村衛生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

1.加快製定《關於北京市農村衛生改革與發展的實施意見》。認真貫徹和學習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務院體改辦等部門《關於農村衛生改革與發展的指導意見》,在去年的農村衛生專題調研基礎上,積極會同體改、計劃、財政、農業、環保、人事等有關部門盡快製定出台我市的《實施意見》和配套文件,包括《農村初級衛生保健“十五”規劃》、《關於鄉鎮衛生院改革與管理的若幹意見》、《鄉村醫生管理辦法》、《衛生支農實施辦法》、《關於農村衛生事業補助政策的意見》、《關於實行農民健康保障辦法的意見》等。根據實施意見和配套文件,各郊區縣要堅持因地製宜、形式多樣、分類指導、實事求是,製定本地區農村衛生改革和發展的行動計劃,在試點的基礎上力求今年在農村衛生改革與發展方麵有所突破。

2.抓好農村衛生體製和運行機製改革。以區域規劃為指導,按照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的規律和需求,對現行的三級醫療衛生機構的功能進行重新定位,實行結構調整,合理布局,優化資源配置。區縣級醫療衛生機構要成為區域醫療衛生中心,並對鄉鎮醫療衛生機構發揮指導、技術支持的功能,鄉鎮衛生院要進一步加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功能,把工作的重點放在鄉鎮範圍內的預防保健和公共衛生服務。調整村衛生室布局,有條件的地區可將村衛生室改建成社區衛生服務站,探討“二級管理、三級服務”的模式,即區縣和鄉鎮二級管理,區縣、鄉鎮和村三級服務,鄉鎮和村實行一體化管理。區縣衛生行政部門要加強轄區內醫療衛生機構的全行業管理,嚴格控製非衛生技術人員的比例。醫療衛生機構要實行院長任期目標責任製,規範區縣和鄉鎮醫療衛生機構院長的選拔和聘用製度,大力加強衛生人員的培訓和衛生管理幹部的培訓,加強醫療衛生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的管理和考核。

3.鞏固和發展農村初級衛生保健。在鞏固“九五”初保成果基礎上,進一步適應新的形勢,提高其內涵,盡快製定和實施新一輪農村初級衛生保健規劃,不斷提高廣大農民享有初級衛生保健的水平。要整合農村衛生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規範政府投入,重點加大農村公共衛生、預防保健和衛生人才培養的投入,健全農村醫療預防保健服務網絡,同時繼續加強農村衛生村建設和改水改廁工作,促進農村經濟與社會發展。

4.探索多種形式的農民健康保障製度。引導和組織農村居民建立以互助共濟、風險共擔、公平受益、政府支持為核心,具有一定社會化程度的醫療保險製度。鞏固和完善現行的農村合作醫療製度,增加政府投入,改革籌資辦法。以減少大病風險為宗旨,探索建立農民大病統籌保險製度,提高農村居民的醫療保健水平和抗風險能力。各農村區縣要選擇一二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較好的鄉鎮進行試點,取得經驗後再逐步推廣,要避免形式主義和一哄而上的傾向,使新的農民醫療保障製度真正讓農村居民受益。

5.全麵開展城市對口支援農村衛生工作和衛生下鄉活動。市和城近郊區衛生局要積極做好城市醫療、預防和保健機構的衛生支農工作,鞏固和發展1997年以來的城市百家醫院與百家農村醫院(鄉鎮衛生院)“手拉手”的結對幫扶關係,從人才、技術、設備等方麵給予支持。要為農民多辦實事,注重實效,不搞形式主義。

各級黨委和政府應把農村衛生改革放到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中統籌謀劃,加強對農村衛生工作的領導,製定政策,增加投入,推動農村衛生事業的全麵發展。

(二)繼續深化醫療衛生體製改革

改革是一個過程,在充分肯定國務院召開的“衛生三項改革”工作會以來衛生體製改革取得成績的基礎上,要清醒地看到我們離“衛生三項改革”總體目標的實現還有很大的差距,充分認識改革的艱巨性、複雜性和長期性,要進一步提高對改革重要性的認識,增強緊迫感,不斷完善政策和措施,不斷把改革引向深入。新的一年裏,我們要根據中央提出的“擴大醫藥衛生體製三項改革的覆蓋麵”的要求,繼續鞏固、落實各項既定的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擴大實施範圍,規範操作;同時,要隨著工作的進展、形勢的變化,進一步深化改革,大膽探索,爭取在一些體製性、結構性和機製性問題上有新的突破。重點要做好如下幾項工作:

1.全麵準確地落實已經製定的各項改革政策。堅定不移地引入競爭機製,增強醫療機構改革的動力和緊迫感,擴大和規範群眾自主選擇醫療機構就醫、選擇醫生和選擇購藥,在醫保製度改革不斷取得經驗和醫保計算機信息係統建設不斷完善的基礎上,擴大群眾選擇定點醫院的數量和範圍,並最終解除群眾選擇醫療機構就醫的數量限製。衛生行政部門要同醫保部門、物價部門不斷製定和完善有利於建立公平有序的競爭機製的政策,醫療機構要進一步完善病人選擇醫生和選擇購藥的辦法,在競爭機製的推動下不斷提高服務質量,降低醫療費用。

2.完善醫療機構補償機製,規範和擴大藥品集中招標采購等措施,進一步降低醫療費用。繼續堅持在非營利性醫療機構中實行基本醫療服務費用“總量控製,結構調整”的政策,降低醫院藥品收入占業務收入的比重。三級綜合醫院藥品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要控製在50%以內,堅持和完善醫院藥品收支兩條線管理辦法。繼續進行單病種費用評估,加大管理力度,力爭單病種平均費用實現零增長。

進一步推動和規範藥品集中招標采購,按照統一、規範、簡化、高效的原則,抓落實、抓監督。今年計劃對抗生素、心腦血管病、抗腫瘤類藥物實行全市統一招標采購,同時開展一次性醫用材料、器材的集中招標采購的試點工作。

積極協調有關部門落實財政補償政策和醫療服務價格政策,調整醫療服務價格,逐步弱化藥品收益對醫院的補償作用,扭轉以藥補醫的運行機製。今年要根據國家計委、衛生部下達的價格文件,結合北京市的實際,進行費用測算,會同物價等部門落實醫療服務收費標準的調整工作,逐步完善醫療服務價格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