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重要會議報告(三)(1 / 3)

各單位要把衛生行風和職業道德建設與當前的醫療衛生體製改革結合起來,大力開展“迎奧運,創服務一流”活動,推廣同仁醫院建設“文明病房”和友誼醫院“一站式”急診服務等行之有效的做法,努力改善醫患關係。我們要號召廣大醫務人員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以對人民健康高度負責的精神,不斷強化職業責任、職業道德、職業紀律,增強服務意識,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為加強宣傳教育,市衛生局將組織衛生係統的院士、勞模、先進工作者組成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宣講團,到各單位巡回講演,各單位也要以不同的形式和方法開展公民基本道德規範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使“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20字規範深入人心。堅持每年樹立一個先進典型的成功做法,發揮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的功效,用正麵形象教育廣大職工。

規範化服務達標是一項把精神文明建設與醫務工作緊密結合的活動,實踐證明行之有效,今年將繼續開展達標複驗檢查工作,以推動行業作風建設。要繼續抓好糾正醫藥購銷中的不正之風工作,重點是加強對藥品集中招標采購活動的監督管理,對索要、收受回扣者和違反工作規範的單位和人員要按有關規定實行責任追究、嚴肅查處。要嚴格規範醫療服務價格行為,增加收費透明度,建立政府監督、行業監督、群眾監督相結合的價格監督機製,切實加大對亂收費的查處力度。醫療機構必須根據統一規範的醫療服務項目名稱和服務內容收費,建立嚴格的自我約束機製,並繼續開展為患者提供醫療服務價格和費用清單等查詢服務。各醫療機構要繼續針對看病難、看病不方便的問題,製定和增加便民措施,提高群眾滿意度。結合“辦好新奧運,建設新北京”的活動,要有組織地開展醫務人員學習醫療護理英語會話活動,進行醫院形象設計,改善就醫條件,美化就醫環境,建設花園式醫院,為創建文明行業奠定基礎。

同誌們,今年是全麵推進我市衛生三項改革的關鍵一年,醫療衛生體製改革的任務更加艱巨,保護人民健康、維護社會穩定的任務更加繁重。下半年將召開黨的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市委、市政府對我們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讓我們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五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振奮精神,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團結奮鬥,共同推進首都衛生事業的改革與發展,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六大召開。深化改革與時俱進努力開創北京市醫政工作發展的新局麵——北京市衛生局局長金大鵬在2002年北京市醫政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2002年9月4日)

同誌們:

這次醫政工作會議是在北京市衛生事業發展進入到了一個關鍵和重要的曆史時期召開的一次全麵落實“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全麵落實國務院體改辦等八部委《關於城鎮醫藥衛生體製改革的指導意見》,全麵落實市九次黨代會精神,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強對醫療服務的質量管理、價格管理,把尊重病人、關心病人、方便病人體現在醫療、護理、醫技、服務的全過程中,為首都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為北京市衛生事業的發展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而努力奮鬥,是總結過去、統一思想、克服困難、開拓未來的重要會議。

下麵我就2001年的醫政工作和今後一段曆史時期內的醫政工作講幾點意見。

一、2001年醫政工作的進展情況

過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全市衛生係統各級領導和廣大醫務工作者在富有成果地推動北京市衛生事業發展和醫療保險製度的建立方麵作出了積極的努力和不懈的追求。我代表北京市衛生局對同誌們所作出的真誠努力和無私的奉獻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一)實行醫療機構分類管理製度

截止到2002年7月份,在本市轄區內,醫療機構分類管理工作基本結束。按照醫療機構分類的原則,全市6453家醫療機構中,有4531家被核定為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有1922家被核定為營利性醫療機構,並頒發了新的執業許可證。使醫療機構分類管理進入到了一個實質階段。為把這項工作轉移到管理上,建立相關製度,把兩類醫療機構的財政、價格、稅收以及投融資、分配方麵的管理政策和其它相關政策落到實處,為進一步深化在分類管理領域中的改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依法治醫,嚴把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的準入關

2001年,我們依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完成了對204家醫療機構的床位、診療科目、法人等項目的變更和對112家醫療機構的校驗工作。核準報批了6家中外合資醫療機構。受理、審核了3991名醫師資格的考試報名工作,完成了對口腔、公衛、臨床3個類別實踐技能考試的考官培訓;組織了3876名醫師的實踐技能考試和3589名醫師的綜合筆試。到目前為止,我市已經有10073名沒有取得醫學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考生依法取得了醫師資格。同時,完成了5個考點2993名護士執業資格考試任務;為全國第一位外籍護士頒發了《護士執業證書》;全年共完成2220人次護士的首次注冊、變更注冊的審核、注冊工作。

此外,還對53名外籍及港澳台醫師組織了考試,對通過考試的38名醫師頒發了行醫執照;對210人次來京進行學術交流手術演示的國外及港澳台醫師進行了行醫資格審核。為曾經取得在華行醫資格的70名國外及港澳台醫師辦理了延期手續。

(三)淨化醫療市場,打擊非法行醫

2001年,北京市衛生局相繼印發了《關於加強北京地區醫療市場管理、規範醫療行為的通知》、《關於落實衛生係統安全大檢查的緊急通知》等規範性文件。並組織18個區縣衛生局對北京市的醫療服務市場進行了覆蓋式檢查,對非法行醫等嚴重擾亂醫療市場秩序的行為進行了罰沒、取締處理。一年來,共取締非法醫療機構1911個,非法行醫人員2007人次,沒收藥品7391種、醫療設備158種1018件(套),罰款181.11萬元。還依據群眾來信對9家醫療機構的性病治療專科進行了集中調查取證工作。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了清理整頓不規範的醫療機構名稱工作。共清理取消不規範名稱88個,糾正不規範的醫療機構名稱130家。

在這個基礎上,北京市衛生局局長和18個區縣衛生局局長從6月20日至9月20日,用一個季度的時間,對北京地區醫療服務市場進行清理整頓,包括堅決取締轄區內無照行醫的黑醫療點;設立24小時舉報電話;停辦醫療機構內部承包、租賃、轉借的皮膚性病科室以及清理整頓口腔、醫療美容機構;確保轄區內無非法行醫;消滅轄區內因非法行醫而危害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案件,簽訂了目標管理責任書。

(四)積極穩妥、實事求是地做好醫療事故鑒定工作

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工作曆年來備受社會各界的關注,各級衛生行政部門高度重視這一聯係政府與人民群眾之間的窗口工作。依靠鑒定委員會的專家客觀、公正、審慎、科學地做好每一例醫療事故技術鑒定。

2001年,北京市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對55例醫療糾紛進行了技術鑒定。定為各級醫療技術事故的共8例,占鑒定總數的14.55%。鑒定總數較2000年減少了9例,醫療事故數量較2000年降低了7.35個百分點。

8例醫療事故中,一級2例;二級甲等2例,二級乙等1例;三級甲等3例。

值得注意的是,8例醫療事故中,產科占了4例。另4例分屬骨科、普外、泌外、胸科和麻醉科。

醫療事故在各級醫院的分布情況:部屬醫院1例;市屬醫院2例;區屬醫院5例。

在受理鑒定的55例醫療糾紛中,涉及到醫療機構共44家。其中部屬9家14例;市屬9家12例;區屬19家20例;廠礦7家9例。

18個區縣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對228例醫療糾紛進行了鑒定,總例數與2000年基本持平。定為醫療事故12例,占鑒定總數的5.26%。較2000年下降了3.87個百分點。其中9例又提請市級鑒定,結論與區縣鑒定相吻合的有5例,另有3例區縣鑒定“不屬醫療事故”,市級鑒定更正為醫療技術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