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工作進展(一)(1 / 3)

公共衛生與疾病防治

【2002年衛生防病工作概況】全市未發生重大傳染病暴發疫情,傳染病發病率較上一年下降了1.98%。麻疹、百日咳、新生兒破傷風、乙腦、流腦等傳染病發病率均已降到曆史最低水平。北京市連續18年無脊髓灰質炎,連續9年無狂犬病,連續7年無白喉病例發生。中小學生營養午餐中未發生食物中毒事故。

本市在市、區縣衛生防疫機構建立了計算機信息網,從區縣到市已實現了傳染病報告計算機網絡化;本市目前已形成較為完善的傳染病監測體係。本年度著重加強外環境衛生學監測,特別是對市場水產品的監測,共檢測10146件,其中包括地表水1087件,遊泳池水532件,水產養殖池水459件,水產品4497件,熟食3070件,對檢測發現的帶有霍亂病菌產品(6件)堅決銷毀。全市開展各類HIV抗體檢測618144人次,查出抗體陽性者428例,其中本市居民66例。為了適應首都處理突發事件需要,進一步推動了衛生防疫應急處理體係建設,在北京市疾病預防控製中心(以下簡稱CDC)建立了計算機大屏幕突發疫情指揮調度室,配備了疫情處理專用車輛、快速檢測儀器、消毒和防護設備,提高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能力。本市已初步形成以市CDC為主、區縣42個公共衛生突發事件處理小分隊為輔的公共衛生應急網絡,擁有應急處理人員600餘人。2002年,本市將乙肝疫苗納入計劃免疫管理,對新生兒實施政府免費接種。

在市財政部門大力支持下,在全國率先設立了新生兒乙肝疫苗專項資金(計劃每年投入150萬元),對2002年7月1日後出生的兒童實行三針全程免費接種。為保證該項工作的落實,市衛生局組織製定了《北京市乙肝疫苗工作管理規範》,組織完成了乙肝疫苗招標和疫苗下發工作。為進一步做好本市結核病防控工作,2002年采取了對本市居民全部新發病人實施不住院的全麵監督免費化療。大力開展並組織了多種形式的全民健康教育活動:有針對預防艾滋病、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的健康大課堂;衛生知識競賽活動和各種健康教育刊物深受廣大市民歡迎,洪昭光教授主編的《健康快車》紅遍全國,人人關注健康。2002年,本市健康促進學校工作取得突破進展,10個區縣有近90所學校通過市衛生局、市教委製定的考核標準,獲得健康促進學校稱號。

積極推進衛生監督體製改革,市、區縣衛生局衛生監督所全部組建完成。本市衛生部門擁有一支1700餘人編製的衛生監督執法隊伍。同時,還擁有一支由衛生防疫部門1000餘人組成的衛生專業檢驗檢測技術隊伍。為市、區縣衛生監督機構裝備了60餘部衛生監督執法專用車,提高了監督執法能力。按照衛生部規定,5月1日起,本市全體衛生監督員更換了新式衛生監督服、佩帶新式肩章上崗。市衛生局對全市近千名衛生監督員分期分批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執法教育和軍事訓練。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市衛生局與政府有關部門密切合作,加強食品衛生安全管理。據統計,2002年為本市食品衛生監管力度最高年,日常衛生監督檢查達397355戶次,總體合格率89.7%;食品監測采樣44185件,平均合格率85.6%;全市開展行政處罰1.5萬件,罰款金額600餘萬元。

加大對學生營養午餐送餐企業日常監督頻次,要求區縣衛生監督部門對學生營養午餐送餐企業堅持每月開展衛生監督一次,並對上述企業中的54家送餐業推行HACCP(危險關鍵控製點)管理試點。今後,本市將企業是否實行和達到了HACCP管理作為學生營養午餐送餐單位資格的必備條件。

本市衛生係統在黨的十六大召開前期,針對集體食堂、中小餐館、高層建築二次供水,開展了3次聯合大檢查,共出動衛生監督員3000人次,車輛401輛次,監督5307戶次,行政處罰1019戶次。十六大期間,衛生、商業部門密切配合,共把質量關,衛生部門共向13家代表駐地、24家食品專供單位派駐了65名衛生監督員,實施24小時全程監控,確保了會議食品衛生萬無一失,圓滿地完成了市領導提出的十六大期間全市及代表駐地不發生一起食物中毒、水汙染事故和傳染病流行的衛生防病保障任務。(趙濤錢淑玉)

衛生防疫組織管理

【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1月7~14日,市衛生局組織開展春節前整頓食品市場經濟秩序“突擊行動周”活動。活動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對大、中型商場和超市的食品進行衛生監督檢查。第二階段對水發食品進行監督檢查,衛生部法監司副司長汪建榮、市衛生局副局長郭積勇參加了檢查。第三階段開展打擊非法製售食品場所的活動。此次活動檢查結果令人滿意。

2月,市衛生監督所和海澱區衛生監督所的衛生監督員在檢查北京同仁堂複興路藥店時,發現有20盒聚安康(威爾浪二代濃縮膠囊),包裝上印有生產廠家為北京泰德利甲殼質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包裝盒內說明書中宣傳提高性功能,且誇大宣傳其保健功能。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的有關規定,市衛生局依法予以收繳。隨後,衛生監督員在北京同仁堂連鎖藥店(總店)進行監督檢查時,發現藥店共進聚安康140盒,市衛生局依法予以封存。在藥店存檔中有該公司的《北京市衛生防疫站衛生檢驗報告》,經北京市疾病預防控製中心證明,未出過此報告。經檢查,北京泰德利甲殼質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生產的聚安康產品,涉嫌非法添加枸櫞酸西地那非,北京市衛生局依法對其進行行政處罰。依據公安部等六部局公通字[2001]79號文件要求,移送市公安局。

5月,市衛生局決定在學生營養餐企業中率先以HACCP為原則,建立衛生保障係統,並將此項工作作為2002年北京市衛生防病重點工作內容之一。5月27~28日,舉辦了“學生營養餐HACCP管理技術培訓班”,全市54家生產學生營養餐的企業負責人及衛生管理人員近80人參加了培訓。

8月20日,根據國家十一部委《關於繼續深入開展食品打假專項鬥爭工作的通知》的精神,市衛生局聯合市工商局、技監局、農業局、公安局及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對集貿市場秩序進行監督檢查。市衛生局負責生鮮水產品的檢查,市技監局負責食品技量器具的檢查,市工商局負責食品無證、無照及假冒產品的檢查,市農業局負責肉類市場檢疫情況的檢查,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負責走私產品的檢查,公安局配合各部門的工作。市衛生局繼2001年11月8日、2002年1月9日兩次對水發食品進行大規模整頓的基礎上,再次對生鮮水產品進行檢查。從檢查情況看,水發食品甲醛陽性率從32.2%到9.3%到5.9%,呈下降趨勢。此次檢查各部門總體情況較好。

10月,市衛生局根據衛生部、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關於開展保健食品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和《衛生部關於檢查〈保健食品良好生產規範〉貫徹執行情況的通知》的精神,下發了《關於整頓和規範保健食品生產經營秩序的通知》。按照《通知》要求,10月8~12日,對保健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進行了培訓,135家保健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的負責人及技術負責人參加了培訓。培訓班上衛生部衛生監督中心黃健生副主任作了《關於保健食品現狀及發展趨勢的報告》;市局疾控處鄧瑛副處長宣講了國家四部委的文件,要求保健食品生產企業在2003年年底前達到GMP的要求;市衛生監督所王義所長公布了規範北京市衛生監督員執法行為的措施和規定;宣講了《北京市衛生許可證發放管理辦法》和《保健食品良好生產規範》;兩個企業的代表介紹了本企業落實《保健食品良好生產規範》的經驗;並實地參觀了GMP示範車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