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工作進展(六)(1 / 3)

【編譯《美國畢業後教育培訓指南》,確定19個住院醫師培訓基地】編譯了《美國畢業後教育培訓指南》。選擇內科、普外科、婦產科、兒科、眼科、耳鼻喉科、皮膚科、麻醉科、放射診斷學、急診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精神科、病理科等14個專業的美國住院醫師培訓項目規範進行編譯,其內容對我國的住院醫師培訓工作有著很好的借鑒意義。

6月29日~7月13日,邀請美國ACGME(全美畢業後教育認可委員會)的行政總裁Dr.David Leach來北京交流,舉辦了全國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研討會,全國27個省市的237名代表參加研討會。

確定了友誼醫院、宣武醫院、朝陽醫院、同仁醫院、天壇醫院、口腔醫院6家醫院為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的改革試點醫院。初步製定了內科、外科、婦產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麻醉科、醫學影像、急診、神經內科等10個二級學科的《北京市住院醫師培訓基地評審指標》。對這6家醫院的以上10個學科進行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的試點認可工作。按照《北京市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評審指標》,組織專家對6家醫院申報的參加試點的培訓基地實地考察,根據專家組的評審結果,認可了19個培訓基地,其中完全達標的基地3個,達標的基地6個,基本達標的基地10個。這19個培訓基地是宣武醫院的內科、外科、醫學影像和神經內科培訓基地;友誼醫院的內科、外科、婦產科、麻醉科、醫學影像與急診科培訓基地;朝陽醫院的內科、外科、婦產科與急診科培訓基地;同仁醫院的眼科和耳鼻喉科培訓基地;天壇醫院的神經內科和麻醉科培訓基地;口腔醫院的口腔科培訓基地。可以容納的培訓人數為149名。

順義區、房山區、門頭溝區、東城區、西城區、石景山區、海澱區、崇文區、延慶縣等10個區縣選拔的39名住院醫師進入已經認可的培訓基地進行為期3年的培訓。原單位不交培訓費,培訓單位給培訓人員提供一定的補助和獎金。

組織了435名住院醫師的3年理論考試、458名住院醫師的5年臨床技能考核、595名住院醫師的專業英語考試。

頒發北京市第一階段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合格證書296個,頒發衛生部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合格證書360個。(高堅)

【2002年科普工作】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配合北京市科技周,於5月18~19日在朝陽公園科技遊園活動中舉辦了“健康與愛心”為主題的建立流動血庫、征集造血幹細胞及角膜捐獻誌願者宣傳谘詢活動。北京市獻血辦公室、北京市血液中心和北京同仁醫院、北京市糖尿病、腦血管病、腫瘤、口腔疾病防治辦公室、北京市精神衛生保健所的101名具有副高職稱以上的醫學專家和工作人員參與了這項活動。此次活動中,無償獻血9人,登記造血幹細胞誌願者23人,擬登記捐獻角膜121人。共製作了61塊宣傳展板和20餘種宣傳冊。谘詢3980人次,其中檢測血型259人,測血壓520人次,測體重350人次,測血糖200人次。發放宣傳資料28000份。

組織北京協和醫院、北京醫院、北京大學第一、二、三醫院以及北京同仁醫院、朝陽醫院、宣武醫院等14支醫療隊140名具有副高職稱以上的內、外、婦、兒、五官和中醫專業的專家分赴密雲、延慶、懷柔、房山等7個遠郊區縣14個地區進行谘詢義診,開展“對口支農,連手結對子”活動。市衛生局和7個區縣衛生局還分別派4名工作人員陪同醫療隊深入基層,作好服務工作。據統計,此次下鄉共谘詢義診2000人次,發放宣傳資料1萬餘份。

完成北京市科委專項合同—北京市慢病防治科普下鄉進社區係列活動。北京市糖尿病防治辦公室和北京市腦血管病防治辦公室20名具有副高職稱以上的專家分赴兩地,開展慢病防治科普下鄉進社區活動,共發放宣傳資料1000份,谘詢義診200多人次。同時,為基層衛生技術人員舉辦糖尿病和腦血管病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講座4次。(宋玫)藥械管理

【繼續開展北京市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工作】2001年11月~2002年3月,開展了全市社保定點醫療機構抗微生物類藥品集中招標采購。這是繼2001年抗微生物類藥品集中招標采購6個月合同期滿後的第二輪招標采購,采購合同期為12個月(2002年3月~2003年2月底)。

本次招標有6項新規定:①根據《規範》將藥品質量分級由過去的首研發、GMP、非GMP三類,改為專利保護期內藥品、GMP、非GMP三類,首研發產品不在專利保護期內藥品納入GMP類質量層,並給予加分。②全市統一受理投標資質文件,對投標信息進行標準化處理,藥品招標代理機構共享信息。③招標品種囊括所有同類藥品並全部以通用名為準。④醫療機構與企業簽訂購藥合同必須有成交數量。⑤中介收費取消投標保證金,改為按成交額比例收取中介服務費。⑥推行網上交易,每季度定期向衛生部上報藥品集中招標采購統計報表。

本次招標藥品共158個(通用名),藥品信息3093條。全市868家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參加。共分6組,部屬、北醫、市屬、城八、廠礦、遠郊。采購金額36億元,約占醫療機構藥品金額27%。通過集中招標采購,全市抗微生物類藥品平均降價17.5%。

3月19日,北京市衛生局召開多個座談會,在廣泛征求醫療機構、生產經營企業、藥招代理機構意見的基礎上,經北京市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十局聯席會”通過《2002年心腦血管、抗腫瘤、部分中成藥集中招標采購工作方案》。

此次招標品種目錄(315種通用名)覆蓋心腦血管(心145種、腦21種)、抗腫瘤(96種)藥通用名下所有劑型規格,清熱劑(內科用中成藥53種)包括醫保目錄和北京市勞保報銷目錄中相關中成藥劑型的所有規格,藥品信息共計3044條。招標目錄中藥品金額占全市醫療機構藥品銷售金額的25%~28%。(注:2001年全市醫藥收入為163億元,其中:藥87.6億元,比例53%;含部隊、部分廠礦)。

8月1日,全市868家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參加了此次招標,采購合同期為12個月(2002年8月~2003年7月底)。通過集中招標采購,全市心腦血管、抗腫瘤、部分中成藥集中招標采購藥品在2002年7月國家計委降價基礎上,又降低了10%。(杜英榮郝美華)

【開展2002年醫用耗材集中招標采購試點工作】2000年以來,開展全市藥品集中招標采購規範了藥品的購銷行為,降低了不合理的虛高定價,阻遏了收受回扣等不正之風的蔓延發展,並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2001年11月,衛生部等國家六部委在海南召開的“全國推行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工作大會”上,衛生部王隴德副部長提出,今後要把集中招標采購這種形式推廣到醫院使用的所有藥品、醫用耗材、試劑、儀器設備的采購中去。當前,醫用耗材特別是高值耗材,采購不規範、價格虛高、收受回扣的不正之風問題嚴重,傷害了患者的利益。2002年,北京市政府將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招標采購工作列入了為老百姓辦的60件實事之一。為此,北京市市屬20家、房山區41家、朝陽區57家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在北京市衛生局和北京市藥品集中招標采購中心的組織、管理下開展了北京市2002年醫用耗材集中招標采購試點工作。

首次開展醫用耗材招標,招標中介公司召集醫院專家反複研討,針對不同的耗材品種,篩選有效的質量標準,建立評標質量價格體係,編製評標軟件,建立了招、投標網上平台。從2002年8月9日發布招標公告開始,招標工作經曆了資格證明文件遞交和審查、投標、開標、評標議價、定標等過程。招標品種共計7大類、67小類,收到投標信息788條。通過專家評標議價,共有70家投標企業的418個投標品種中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