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管理製度一是完善了單本書成本、效益核算製度。大力控製以管理費為主的各環節成本,將編輯成本與個人掛鉤,對其他費用實行指標控製,同時按市場需求計算印數,減少庫存積壓,合理調整定價,大大提高了效益。二是建立了優化圖書選題製度。選題質量大幅度提高。三是建立了全員質量改進製度。發動全體員工人人參與,從查找本崗位、本室組問題入手,研究提出改進措施和對策,大大提高了書刊出版質量。四是完善了員工管理製度。正式建立聘用人員養老、醫療、失業、工傷保險和住房基金,實行帶薪休假,理順聘用人員人事和組織關係接轉等,緩解了聘用人員的後顧之憂,對於吸納和穩定地方高層次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人民軍醫出版社)北京衛戍區
創建“文明衛生軍營”按照全軍《創建“文明衛生軍營”實施辦法及考評標準》的要求,各單位在總結和推廣“文明衛生軍營”試點單位先進經驗的基礎上,積極開展了爭創“文明衛生軍營”活動。經各級推薦,軍區考評組驗收,66284部隊被軍區評為創建“文明衛生軍營”先進單位,66429部隊、66322部隊、66168部隊被軍區命名為“文明衛生軍營”。
開展心理衛生服務為有效預防、控製和降低部隊心理疾病的發生,在借鑒學習友鄰單位經驗的基礎上,衛戍區下發了《關於搞好部隊心理衛生服務的通知》,並在66322部隊抓了心理谘詢室試點工作,投資5萬元購買了部分專用設備,積極為部隊官兵開展心理谘詢服務,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其餘各單位結合自身實際,按照《部隊心理衛生谘詢站、室工作標準》和《部隊心理衛生工作製度》,積極開展工作,受到廣大官兵的稱讚,心理衛生工作已逐步走向正軌。
試行衛勤力量集約使用根據軍區《關於加強基層衛生建設,深化為部隊服務工作若幹問題的決定》精神,按照“集中居住團隊衛勤力量集約使用”的要求,依據“集約使用、人員定崗、責任明確”的原則,衛戍區在66168部隊先行試點,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為今後更好地抓好為部隊服務奠定了基礎。
規範衛生信息管理在軍區衛生信息工作站的幫帶指導下,對部隊衛生信息管理係統中不能正常運轉的模塊進行了調試、升級,並在衛戍區、師兩級機關安裝了彙總分析軟件,為督促各級醫療機構和管理機關加強信息數據深層次應用奠定了基礎,衛生信息管理係統在全區範圍內得到了全麵運用與加強。
組織衛勤領導參觀學習針對形勢發展和任務需要,為進一步提高衛勤領導的科學管理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衛戍區組織了部分衛勤領導到沈陽軍區部隊參觀學習部隊衛生機構建設與管理工作,為今後部隊衛生工作的開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努力改善醫療條件針對幹部醫療保健機構的現狀,在充分調查論證的基礎上,為全區5個幹休所衛生所配發了6套近40萬元保健急救器械,為機關門診部申請解決了彩色B超、300MA X線機、牙科綜合治療機等近80萬元的醫療設備,醫療環境和醫療條件有了較大程度的改善。
設立“康壽基金”為深化“重陽工程”,衛戍區從機動費中拿出24萬元作為老幹部“康壽基金”,全年為11名老幹部審批報銷了近15萬元醫療費用。在軍區老幹部醫療保健工作會議上,衛戍區孫本勝政委作了經驗介紹。
改革衛生員訓練模式針對義務兵服役年限縮短、部分新兵入伍前已經過醫學院校培訓的實際,衛生員的訓練方法改為直選和新訓兩種模式,取得了理想的效果。66055部隊衛訓隊還組織了一期衛生知識競賽,進一步增強了衛生人員愛崗敬業的意識。
加強衛生戰備建設結合部隊擔負的任務和反恐維穩的特點,進一步加強部隊衛生戰備建設,年內為66400部隊和66055部隊醫院申請配發了野戰急救車、野戰麻醉機等裝備,為66114部隊配發了新型野戰防化背囊、衛生包和部分毒劑解毒藥品。
加強駐京部隊獻血管理工作在《獻血法》實施4周年之際,駐京部隊獻血辦公室投資近30萬元,為部隊製作下發了500套小型獻血宣傳展板,4000份宣傳掛曆;組織解放軍總醫院、307醫院、北京軍區總醫院舉辦了大型宣傳、專家谘詢和現場采血活動,全年共有2萬餘名官兵無償獻血,128個單位和113名組織獻血工作者受到了北京市的表彰獎勵。
配合北京市開展了北京軍地醫師現場無償獻血和文藝彙演活動,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解放軍報》等19家新聞媒體進行了專題采訪和報道。
此外,駐京部隊獻血辦公室自行編撰了《獻血與健康》和《獻血管理工作手冊》,其中《獻血與健康》一書已由人民軍醫出版社出版發行。
編寫衛生工作資料為方便基層部隊衛生工作,加強全區部隊衛生機構建設,結合部隊實際,衛生處組織編寫了《部隊衛生工作手冊》、《部隊健康教育教案》、《夏季衛生防病常識》,撰寫了《軍人健康指南》一書,該書已由人民軍醫出版社出版發行。同時投資近3萬元為部隊購買了40套新版《臨床診斷及治愈標準》、《醫療護理技術操作常規》以及部分工具用書。
完成演習任務的衛勤保障工作在軍區組織的反恐怖演習中,衛戍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購買了近10萬元的防疫藥品,確保了演習任務的圓滿完成,受到軍區的表彰。(周斌)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總醫院(海澱區永定路69號)
郵編:100039電話:68212211(總機)
醫療工作圍繞爭創“官兵滿意、百姓放心”醫院和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目標,進一步加大了科技創新和“名牌”學科建設力度,加快了醫院發展步伐,取得了顯著成效。全院門診量達到202284人次,比上年增長24.50%;收治住院病人7707人次,比上年增長13.22%;開展手術2570例,比上年增長42.46%;對外醫療總收入8176萬元,比上年增長29.93%。其中,月收費、日門診量、日收住院病人、一周手術量等主要指標連續創造了曆史新高,並順利通過了全國百姓放心醫院第二主題“醫療優質高效”評比驗收。
成功地引進了肝移植技術,成立了肝移植科。從4月28日開展首例肝移植手術起,年內共開展肝移植手術34例,成為本院的名牌學科,達到軍內先進水平。成立了眼眶病研究所,進一步擴大了眼眶病特色在國內外的影響,收治了多例疑難病症患者,目前已累計開展眼眶病手術490例。成立了肛腸科,自9月份開科以來,已開展各種手術46例,有望形成新的優勢學科。完成了腫瘤中心直線加速器、中子刀、諾力刀、γ刀及模擬定位機的安裝、調試和驗收,11月份直線加速器和中子刀正式投入臨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