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市屬院(所、中心、校)衛生工作(三)(1 / 3)

體製改革完成全員聘用簽約,1988人簽訂聘用合同;推進後勤社會化改革,調整後勤結構,安排在職職工轉崗19人,清退臨時工17人;製定《職工著裝及行為規範》,統一著裝標準。

後勤工作投資40萬元對中心模擬電視監控係統進行更新,升級為數字硬盤錄像,增加16個監控部位,監控點48個,保證了畫麵與語音同步,為醫院追繳欠費、處理糾紛,及公安部門處理案件起到重要作用;建成了專屬朝陽醫院的虛擬電話局(8523局),由人工轉接改為直撥電話,提高了通話質量和工作效率;堅持為病人服務,7月起全天24小時供應熱水;參加北京市醫療機構集中招標采購,與中標單位簽訂購銷合同,采購行為規範、公開、透明。

基建工作市計委批複朝陽醫院改擴建一期工程可行性報告,新建門急診樓和擴建病房樓工程處於報審籌建階段。

全年裝修改造項目64項,裝修建築麵積7274.64平米,投入資金7418367元。重點工程:普外科病房裝修,多功能廳裝修,食堂改透析中心,新病房樓消防係統改造,原汽車房改輸液室等。

精神文明建設拍攝的紀錄片《生死之間》獲北京市衛生局“杏林杯”電視片評比一等獎;醫院網站正式開通,含醫療特色、醫院新聞、保健知識、就醫指南及醫療科室診療項目、專家介紹等內容,成為對外宣傳的又一窗口;為弘揚醫院精神,提煉醫院文化,迎接建院45周年,在職工中開展征集院歌院訓和醫院宗旨活動,職工投稿127篇。RICU護士李春燕獲市總工會“首都勞動獎章”,並與外科ICU護士董凱生獲市總工會“經濟技術創新標兵”稱號。召開第13次團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新一屆團委班子。(黃維佳)北京天壇醫院(崇文區天壇西裏6號)

郵編:100050電話:67016611(總機)

E-mail:ttyydas@sohu.com

事業概況職工2040人(含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750人,包括主任醫師64人,副主任醫師133人,主治醫師208人,醫師111人,護理人員760人,其他專業人員474人;行政人員42人,工勤人員248人。編製病床800張,其中神經外科病床300張。萬元以上設備891台(件),其中本年度新購置337台(件)。

醫療工作以創建規範化服務優質醫院和全國醫療優質高效百姓放心醫院為契機,切實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按照標準完善各項服務。堅持以病人為中心,努力提高醫療質量,降低醫療成本,規範醫療服務。門診571158人次,急診59208人次,日平均門診2456人次,急診危重症搶救2382人次,搶救成功率92.19%。入院15261人次,出院15224人次,床位使用率92.86%,床位周轉率19.03,入出院診斷符合率99.48%,7日確診率91.69%。全年手術7562例。

神經外科在腦幹腫瘤手術、脊髓內腫瘤手術、腦動脈瘤手術、腦血管畸形手術、顱底斜坡腫瘤手術、丘腦膠質瘤手術以及腦動脈瘤栓塞、腦血管畸形栓塞、海綿竇瘺栓塞等多項技術方麵繼續保持國際先進水平。積極推廣先進的微創手術,累計完成導航手術505例,采用微骨孔入路治療顱內疾病累計465例,無手術死亡,術後並發症發生率較傳統神經外科手術降低5.3%。開展神經內鏡手術156例,推動了神經外科學科發展,使我國微創神經外科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放射介入共完成腦動脈支架140例,其中完成顱內動脈狹窄40例,數量居世界第一,並發症僅出現1例,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堅持落實《獻血法》,進一步做好臨床用血工作。繼續開展科學、合理、節約用血工作,得到市衛生局血液管理部門的獎勵。

開展新技術、新療法及新項目:動脈支架放置治療、腫瘤介入治療、中空髒器支架放置治療、多發囊腺病硬化治療。成立北京市屍檢中心。檢驗科開展了30餘種新項目,包括D-二聚體、ANA、抗ds-DNA、ENA譜、前S1抗原、血清蛋白電泳等項目。

護理工作不斷更新觀念,鞏固和加強整體護理工作。護理部在全院護士中實行了責任護士競聘上崗。堅持以人為本,將護理服務延伸到患者家中。患者出院當天和出院一周,都會接到病房責任護士的問候,詢問病人康複的情況,提醒病人複查的時間,征求病人對護理服務的意見。在醫院的各個病房設立病人住院期間護理服務內容公示牌,將護理服務的具體內容向病人公示,方便病人監督,開通護理谘詢服務熱線,為出院病人解答各種護理上的疑難問題。有84人參加護理本科學習,300餘人參加護理大專學習。共發表護理論文35篇。

預防保健圓滿完成各項社會醫療預防保健任務。社區傳染病防治管理率、訪視及時率、合格率、疫源地消毒、宣教率均達到100%。院內傳染病報告管理方麵,共檢查門診日誌303969人次,無漏報。完成計劃免疫工作,糖丸、麻疹、乙腦接種率100%;查漏補種方麵,共走訪44236戶次,無漏管、漏種。

本年度寧養院服務2225人次,涉及北京16個城鎮郊區,行程15000餘公裏,受到報紙、電台等媒體的讚譽。完成醫療派出任務4次45人次。谘詢義診共18次,參與專家97人次,發放宣傳材料20000餘份。繼續開展麵向社區群眾的健康教育大課堂,全年安排42講,完成44講,聽課11176人次。在門診、健康教育大課堂、義診谘詢中發放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健康教育處方5000餘份。

科研工作加快學科建設,加強人才引進與培養。本年度科研項目的申請首次突破百項大關。目前在研上級科研課題經費共計3911萬元。科研成果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6項。醫院中標課題17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部級項目2項,市級項目5項,局級項目6項,獲得經費資助681萬元;研究所中標6項,其中國家級3項,部級1項,市級1項,局級1項。發表論文544篇,被SCI收錄論文2篇。

教學工作神經外科於1月23日被國家教育部正式批準為全國高等學校重點學科點。現有博士學位授權專業7個,博士生導師12人;碩士學位授權專業12個,碩士生導師35人。在讀研究生114人,其中博士生27人,碩士生87人。共有32人進行了畢業論文答辯,全部獲得了學位證書。本專科生教育方麵,在院學生合計482人,參加首醫大97級畢業統考和98級四年級統考合格率達100%。在教學管理研究方麵,科教處獲得首醫大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首次參加編寫全國醫學院校統編教材並獲優秀教材三等獎,這是臨床醫學院獲得的最高獎項。護校教育教學工作已全部開展多媒體教學,圓滿結束了98級畢業分配。在職教育方麵,申報協辦了國家級教育項目學習班3個、市級5個,申報2003年繼續醫學教育項目14個,促進了學科發展。10月,有3個科通過了北京市衛生局組織的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的評審(科教處的管理、神經內科、麻醉科),並獲得了好評。全年接受全國各地來院進修人員215人。

神經外科舉辦了第二屆全國中青年神經外科醫師學術研討會、第五屆全國神經外科血管內治療研討會、國際腦血管外科暨腦血管痙攣會議、全國神經外科技術新進展研討會、第三屆全國顱底外科學術研討會、國際癲癇治療進展高級學習班、全國首屆基層醫院神經係統損傷專題研討會、全國神經內鏡學習班、第二屆北京國際微創神經外科技術高級研修班;神經內科舉辦了全國腦血管病危險因素綜合幹預及腦血管病急診介入治療高級研修班,北京市神經病學學術沙龍全市學術活動4次;神經放射科舉辦了亞太介入放射大會、神經介入高級進修班;麻醉科舉辦了全國神經外科腦保護進展學習班;檢驗科主辦了全國乙肝病毒變異的生物芯片技術分析交流會;信息中心承辦了2002年中華醫學論壇醫療信息分論壇。

國際交流接待來自美國、俄羅斯、澳大利亞、德國、荷蘭、日本等國家及台灣的醫療專業人員和醫院管理人員20批,130人。派出12人次赴美國、英國、日本、澳大利亞、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進行考察和學術交流。